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类存在一种普遍的心理原型,称之为“无敌的童神”,通俗地说,就是小屁孩有大能耐。
大多数孩子很小的时候都有一种无所不能的牛×感觉,可以算是这种心理原型的体现。
比较登峰造极的是关于佛陀的传说:一出生就会走路,而且步步生莲,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开口说话:“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我当安之”。这么大派头婴儿,当然是对佛陀崇拜的结果。不过,我实在想像不出,佛陀说这话的时候,是声若洪钟,还是奶声奶气,亦或兼而有之。
中国本土的童神形象更接近于心理学原型的,莫过于哪吒。
传说哪吒是怀胎三年六个月生下来的,先是从一个象征混沌的肉球中跳了出来,拿着乾坤圈和混天绫,生来就自带战斗模式。三岁就打抱不平,下海捉龙,抽筋剥鳞。闯下大祸后,迫于天庭压力,一人做事一人当,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英武而惨烈。只是后来经太乙真人借莲花将其复活后,便成了一个替朝庭冲锋陷阵的先锋官,再没有了原来的性情。
无敌的童神终究不能永远无敌,最终还是归顺曾经反抗的对立面,神话的结局大体如此。红孩儿昄依了菩萨,成了善财童子;沉香劈山救母后,也跟天庭和解,封了仙官。
还是现代人比较聪明,让七个葫芦娃变成一座山,永远定格在善恶平衡的那一个瞬间。
神话所象征的,都是我们的现实。
如果我们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的理想,是不是都挺伟大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极积的自我期待就开始消退,我们会不断地修正对未来的希望。最终,我们都变得的韬光养晦、和光同尘。
无敌的童神是传说,但全能感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石,也是未来拥有幸福感的基石。
童神迟早会变成现实的个体,只是这个过程,父母让他发生的慢一点,自然一点,不要去轻易地打败那个全能的儿童。
根据大量的临床观察,心理学家们认为婴儿在刚出生时,自我和外在还没有界限,是处于一种全能的幻想状态,也就是说,婴儿认为自己控制着世界,只要通过简单地想象,自己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比如说,当他感觉饿了,只要哭一下,就会有乳汁流进嘴里,因此他认为自己控制着乳房。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父母应该在儿童全能感时期给予“足够好的照顾”,就是对婴儿的需求及时地作出回应。并且保持一段“足够长的时间”,以使儿童形成完整的自体感,随着慢慢长大,才可以自信地放弃全能幻想,逐渐建立起自我与外在的意识边界,与现实产生良性的互动关系。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对未来充满希望是人拥有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希望的人生必然是黯淡的人生。
仅就儿童而言,具有高希望的儿童能够更好、更恰当地应对生活的压力,在遇到意外的挫折时,高希望的儿童更容易进行自我调整,灵活应对,摆脱困境。
社会上有一种误解,认为智力好的孩子与比智力差的孩子更容易充满希望。
但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孩子与智力的高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有没有积极的自我期待,却与学习成绩有一定的相关性。
高希望比低希望的孩子消极情绪少、性格更开朗,更不容易被忧郁情绪困扰,也会产生更高的自尊。相应的,也能更多地进行积极的自我要求和暗示,会更容易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
儿童的自我期许水平,几乎是和年龄成正比。年龄越小的孩子,他对未来所抱持的希望就越偏向于积极,对自我的期许就越高。年龄越大的孩子,自我期许水平就越低,对未来的希望就越偏于消极。
毫无疑问,这是教育的结果。孩子从小就会不断地受到成年人告诫:你不完美,你还有很多不足,你要谦虚等等。这样做的出发点,显然是为了避免孩子太过于自大,太以自我为中心,变得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甚至变成自恋狂和自大狂。
但不恰当的压抑,也打击了儿童的积极性。再加上碰到挫折和失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处理,于是,儿童在与坚硬的现实不断触碰的过程中,不得不一次次地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变得对未来不再有期待,生活也不再那么令人感到乐观。
儿童对自我能力的期许其实是十分脆弱的。
一方面,他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另一方面,当受到惊吓时,他会迅速退缩,跑到父母的怀抱里寻求保护和安慰。
这与“无敌童神”的原型特质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他要多大有多大,他要多小有多小。”
面对带着全能幻想的儿童,父母在精神上应给予孩子绝对的支持。而在具体事情上,应该帮助孩子坦诚地接受现实的不完美和自己的不足,并向外大胆地探索,寻找可以实现自我的方向。
一个孩子高兴的时候,会宣称自己是世界之王,但突然之间窜出一只蟑螂,孩子会大惊失色,忙不迭地往父母怀里钻。
在这种情境下,父母的回应可以体现出包容和智慧。
当孩子宣布自己是世界之王的时候,父母应当给予积极的回应:“是的,你是世界之王”。而不是哂笑说:“我看你只是个小屁孩”,或者训斥为“夜郞自大”。
而当孩子被蟑螂吓到时,父母也应该抱住他,给以支持性的语言,告诉他没关系,只是一个小虫子而已。而不是揶揄说:“你不是世界之王吗?怎么被小小蟑螂吓到了。”
我们承认孩子是世界之王,但也同时也承认,世界之王也需要修正错误和不断学习,也需要不断进步。
高希望与接纳现实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我们是可以让“无敌的童神”与现实相融洽,而不需要像神话传说当中,发生的那样惨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