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文科生,学历史的第一课就会看到那个棱角分明的面孔,这便是“北京人”复原雕塑。而我更愿意称呼他为“最老、最正宗的老北京人”,在他面前,我们都是小字辈。因为喜爱历史兼或好奇心强烈,在我的“忽悠”下好兄弟从首都机场赶过来,决定一起去看一看我们的老祖先,用北京话讲叫做“老家儿”。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距北京市区约50公里,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赶着周末和煦的阳光,从军事博物馆站出发沿9号线约个把小时才到了郭公庄。从地底下钻出了地面,接下来便是乘坐房山线地铁,坐在车厢中,沿途可见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组成的良乡大学城等新建筑,一派田园风光。到阎村东站继续换乘燕房线地铁,至终点站。又转出租车二十几分钟,才看到那块写有“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的巨石碑。历时两个多小时可谓“跋山涉水、意志坚定”。
下车伊始(知道这个词用的不对,只是为了更形象),照例是掏钱、买票、检票。步入序厅有组巨大的铜质雕塑,一个手持木棍的“北京人”正扛着猎物行进,他的身后,则又有两组“山顶洞人”雕塑出现,一男一女均在从事生产劳动。
随着参观脚步的行进,从第一展厅的周口店遗址的发现、发掘历程,到第二展厅距今70万到20万年前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再到第三展厅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一幕幕历史大剧拉开依次呈现在眼前。在“北京人”用火”展区中,一系列反映“北京人”原始生活、劳动的群塑,映衬着展柜中他们制造的旧石器,使人倍感人类进化和改造大自然的不胜艰辛。在各种猛兽的强敌环伺中,老祖们跑不及鹿马、凶不及虎、跃不及鹿,能绵延不息的原因,与能用火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这,大概就是知识的力量!
出展厅,用过午餐被告知“北京人遗址洞穴”相距博物馆不远,出馆绕行500余米,就走到了。必须吐槽,明明是一个景区,竟然要求分别买票,各需要30元大洋,不可谓心不黑!典型的吃祖宗饭、砸子孙碗。为这次愉快的探寻之旅蒙上了一层不太友好的小黑点,罢了罢了,用骆驼祥子的精神胜利法说,大爷我不和你这帮人一般见识。
远眺龙骨山,其背靠太行山脉、面临华北平原、山脚溪流潺潺,可谓风水绝佳。我们的老祖先买下了这片产权50万年的不动产,并且一直生活在这里,便利之极、可见一斑。
入山门,拾阶而上,两侧依次为人类进化阶段不同时期,各具代表的猿人雕塑。上行50余米,见一洞,洞即周口店第1地点——猿人洞。这是遗址的核心区,那国宝级的头盖骨便是这里出土的。该洞东西长140米,南北宽最宽处40米,高约40米。一入洞,视野顿时开阔,同时感觉气温骤降,仿佛进入历史的隧道、听到远古的呐喊。细细看去,能看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的发掘地点、那厚厚的灰烬堆积层和那被火烧红色的岩石。心里想着,当时间的年轮用数十万来计算,是多么漫长、又多么迅速的历史一瞬,此时此刻与几十万年前的先祖同处一个空间,多么奇妙的一件事情,心里不胜感慨出岁月流逝,沧海桑田。李白诗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其言得之。
经鸽子堂出猿人洞,沿左边栈道开始往上爬,分别看过第15、4、3地点和顶盖堆积,便绕到了“山顶洞人”栖身的那个山顶洞。肉眼直视山顶洞,里面并无任何实物。你只有站在栏前望洞凭吊,放任思绪去超级想象,才能体会到我们祖先向现代人进化时所经历的无穷艰辛。
可惜的是除了上世纪60年代发现的北京人头盖骨的枕骨以外,其余的北京人头盖骨及山顶洞人的全部资料均在二战中遗失,至今没有消息。不仅暗暗心痛,幻想着如果能够再晚发现几十年,等国家和平了才被发现该多好啊,可历史不容假设。我想,老祖先们一定是一群好诙谐的机灵鬼,和我们躲猫猫呢,藏在某个角落,等着我们再次去发现他们。我们既然已经等了70万年,就愿意再花10年,20年还是100年再去把他们找回家。
过山顶洞,及半山腰便见周口店遗址科普体验馆。其以穿越远古为主题,通过原始采摘打制石器,远古狩猎等互动,使我等愚人学习知识、启迪智慧,更多的了解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伟大与艰辛,甚是奇妙有趣。绕至馆后,可见裴文中、贾兰坡等前辈陵园,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一生的守护着这片中华民族的文明之火。小子不才、一一鞠躬、以示敬意。
时值午后申时,但见日头偏西,步下龙骨山,又花费两个小时乘公交回到市区。一路同行,唯吾共家胜两人耳。王安石有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是为记。
游周口店遗址记 游周口店遗址记 游周口店遗址记 游周口店遗址记 游周口店遗址记 游周口店遗址记 游周口店遗址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