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叫我来巡山(中)》(之九)

作者: 抱儿石 | 来源:发表于2017-07-12 07:34 被阅读6次
《大王叫我来巡山(中)》(之九)

当晚,小王也宿于李医生家,吾正求之不得,正好有机会与他探讨颜家台出人才之谜。

小王说:“风水之说大不可信,依我看,主要是颜家台有一种风气,那就是崇尚读书。养儿不读书,不如喂头猪,这是村民的口头语。早在清朝,有前辈邓洪俊为道光年间拔贡,子辈邓宪周为同治年间廪生。邓宪周在颜家台设馆任教,咏六艺之文,披百家之编,培养了一大批秀才,桃李芬芳,誉满乡里。孙辈邓启阳于1904年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考,名列前茅,一次获得兩项桂冠一一秀才,廪生。他也设馆,教书育人。

其实,不仅是颜家台人,与之相邻的小太坪人,也有崇尚耕读的风气。特別值得一提的有一人,一景。其人为谭正班,其景为文笔塔。"

在小王的详尽述说下,其人其景渐见明晰。

先说人。谭正班,字辅臣,清道光年十八年(1838年)生于秭归县两河口小太坪。他一生尽瘁教育,口不绝六艺之文,手不停披百家之编,于其学堂亲笔题联云:艺成礼乐西厢管弦冀来者,言开大雅东壁图书望后生。他为人师表,温恭处世,正直为人。他甘居淡泊,洁身自好,龙城乡曾推选他为首士,众意难违,回家同夫人郑氏言之,郑夫人宽厚仁和,温良恭俭,乃贤妇也。闻夫君言,切切言道:“老爷在地方也算一代名士,应谨守耕读为本,恃重自爱,官场尔虞我诈,好官自难为之。如有冤屈百姓事,则损阴德,还望老爷三思。"谭正班思妻之言有理,乃毅然恳辞,终不膺命。

他虽不为官,但对民间疾苦,尤为关切。村民谭正秀,妻早亡,与独女相依为命。女儿及笄之年,稚态楚楚,颇有姿色,被强人抢去,带至兴山。父失爱女,痛不欲生。谭正班闻之,义愤填膺,不辞辛劳,风尘仆仆赶到兴山县衙鸣冤。大老爷问:“汝远道而来,为名乎为利乎?"谭正班正色道:“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大老爷乃朝廷命官,首在维护风化,强人抢劫民女,如不严究,所关地方治化匪小也,于大人之官声亦不利也。望大老爷为民作主,明镜高悬。"终將那女子带回家乡,使得父女团聚。

从此,谭正班之名,蜚声乡里。马家坝贡生,首士王猷轩特赠“品重三才"金字匾额,以示敬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王叫我来巡山(中)》(之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gm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