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电影《罗马假日》里有一句话: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要么旅行,要么读书。上周单位组织出差日本游学,说实话我对日本这个国家没有一点点好感,在去的途中,没有任何期待和欢喜,只当是例行公事。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此行却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到底发生了哪些什么事,让我有所感悟,请紧跟随我的笔触去探寻究竟。
收获一:客观认识日本
日本这个曾经屠杀过我们3000万同胞的小国,曾经在中国放下滔天罪行,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要牢记在心的。而今天我想以一个游客公正的视角,不带感情色彩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在日本的一些所见所闻。
走在他们的大街上,无论是东京还是大阪,并没有我想象中的繁华,大街上人并不是特别多,车流也不拥挤。(除了中央区的银座商业街,类似于上海的南京路。)早晨的时候,能看见一些匆匆忙忙上班的男女,大多是西装革履,走路到写字楼,一般不与旁边的人说笑交谈,一副严肃呆板的表情。导游说日本人做事特别死板,不够灵活,给他们交代问题,必须特别详尽才行,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有工匠精神,做事一丝不苟。我在东京博物馆和免税店里面买的食品,有不少就是上百年的老店,由此看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到今天,很多行业已经没有机会,需要我们把事情做精做细,在针尖大的地方做到极致在,才能够脱颖而出。
日本的大街上很少看到交警和保洁人员,路上的垃圾桶也很少,地面也比较干净,据说垃圾分类特别祥细,分了500多种,家庭主妇光处理垃圾就要费很多时间。虽然没有交警,但交通还算通畅,井然有序,说明大家的规则意识已基本养成,我觉得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另外在日本歧视胖人和抽烟的人,所以对抽烟有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必须到指定的地方,即便在家里也不行。而胖人呢,往往不受待见,所以我看到的胖人并不多。在他们的便利店,蔬菜水果不多,而甜点料理却非常丰富,摆满了整整几个货架,由此看来,日本是个物质匮乏的国度,很多东西都需要进口。居住的房子大多比较矮小,房间也并不大,与地大物博的祖国比起来简直就是天上地下,在那边生活了几天,我很不适应。
日本的地震特别多,平均每年有1000多次,几乎每天都有地震,我们去的那几天都地震过,当时候我还挺惊吓的,但当地人都习惯了,我想即便这个国家福利制度再好,这种不安全感如影随形,物资又匮乏,人民的幸福感应该不会太高,这也让我明白他们为什么有野心一直想往外侵略扩展,因为一旦发生灾害,他们真的无处可逃。
收获二:自我突破
到了日本之后,为了不虚此行,我给自己每日设置一个功课践行。
第一天是放下民族仇恨和厌恶,以平等客观的视角去观察学习,取长补短,在这个过程中我要不断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提醒自己保持中立和觉知。
第二天克服困难,打卡修身三宝,并且我早早提交当日功课。尤其是修身三宝,因房间太小,最后两天我都是在电梯旁的走廊完成的,克服了自我演绎和恐惧,是一次难得的体会和经历。
第三天主动与团队每一个伙伴去链接,甚至是一些陌生的人,一个微笑,一个问候,增加了解,同时突破自己的社交惰性。
第四天的课题是吃自己不想吃,不敢吃的食物。比如喝清酒,生吃鸡肉等,博仁老师说怕什么,做什么,我就它当人生的一种体验和突破吧。
第五天突破对金钱的恐惧,特意买了一些稍贵但又很小,又没有实用价值的物品,自我安慰有些时候钱就是拿来浪费和体验的。不过这次是我所有出国以来花费最少的一次,一则不想为日本做贡献。二则现在物流确实方便。三则是我要践行断舍离。
第五天主动去和本地人沟通和交流,虽然语言有障碍,通过软件基本上也能达到顺畅交流,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一些普通老百姓的善良和美好,他们会对我微笑,给我指路,表达善意,其实抛开历史民族仇恨,普通的老百姓并没有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有恶意。
第六天、第七天……
收获三:惊诧东洋馆
在游学过程中有一天是自由活动,不去购物,也没去游玩,我特意安排去了东京国立博物馆,目的就想看看中国的文物有没有在这个博物馆里面。主馆一番游览下来,并没有发现什么。可就在大门左侧,有一幢不起眼略破旧的小楼,叫东洋馆,当时我想可能就是他们日本人的一些小古董吧,可进去之后一下子让我惊艳到了。
整整一幢楼里面全都是中国的国宝,只有极少一部分是朝鲜和其他国家的。从石器、字画,佛像、和氏璧到唐三彩等,从夏商、唐宋、明清到民国,成千上万件,如果不是亲自来,我根本不相信有这么多文物流失在这里。每一个精美稀缺的国宝旁分别用中日英三国语言介绍名称,出处来源,历史年代及相关介绍,可谓详尽。
当时我是越看越生气,越看越难受,义愤填膺,如此多的宝物,除了极个别是捐赠的以外,试问其他那么多国宝的从何而来?不言而喻,我想每一个国宝后面都是一个血泪故事,他们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堂而皇之的在博物馆展览,是何等的厚颜无耻。这段血泪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被侵略,国人当自强。我想有一天我们一定让这些文物都回到家。
收获四:影响他人
日本与中国的时差是一个小时,与我同住的是一位同事,每天我需要四点起床完成修身三宝、传家书等事才能赶得上出行团队的节奏,去之前我给自己要求笃定做到的念,不能因为出国不方便就给自己放水。
第一天我悄悄早起,做完平心静气就去餐厅就餐和读《教条》《大学》,等她去吃饭的时候我完成了全身运动,第二天我想这样不是个长久之计,于是我向室友坦诚,每天早上要打卡,需要早睡早起,期待她的理解和支持。室友欣然允许,可是她却跟我说特别不解,为什么要这么早打卡;自己默默学习完成即可,为什么要加入平台学习受约束。我给她分享了平台、团队的作用和意义。
以后几天,我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各项学习打卡,晚上时间,因要完成各项读书功课打卡,我们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八卦吐槽单位的各种事情。我觉得这样挺好,非常的充实,也减少了负能量。到了第三天,我这个同事受了我的影响,开始看我带去的书《杀死一只知更鸟》,她说看我学习,她都不好意思懈怠。第四天她则说我们这样的学习团队真好,相互滋养砥砺,全然没有以前的评判了,并且还要让我把修身三宝视频和报名链接分享给她,她也想参加学习。第五天就对我的坚持和做到赞不绝口。
这件事对我的启发特别大,让我看到对的事情坚持做到,就能对别人产生影响,在做到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一束光,照亮他人,影响到别人,坚定了我学习和做到的信念。
其实此行的收获很多,因篇幅所至,无法在家书中一一赘述。时光荏苒,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我们可以从过去的回忆中寻找温暖和力量,同时也不断为自己的未来添砖加瓦。回国后我很少向别人提及去日本的一些事情,朋友们也建议我不要向别人诉说,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但我觉得所有的经历都值得纪念,那曾是我们走过的脚印,于是我还是非常用心的梳理出来,也是想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收获。我认为任何事情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我们的认知不同而已,最主要是从这一段经历中是否有所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