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和楚老三吓了一跳,赶紧站了起来,陈氏在腰间的布巾上搓了搓手,有些无措的看向楚老三。
楚老三不算年迈的脸上皴起了深深的丘壑,满是愁容,“云姐儿啊,咱不缺这点钱。”
陈氏也大概是这样想的,看着她点了点头。
但是实际上,家里怕是这个月的饭钱都没有了。仅靠着出老三这里打打工那里卖卖菜。万一有个事儿都来不及张罗。更何况楚山的束脩这两日便要交了。他这个弟弟好不容易考去了那个好学院,眼看着就是一条康庄大道,可不能在这毁了。
其实楚云倒不是很反感这件事,他们刚刚说的人她有印象,会读书,有礼貌,家里没有长辈,家贫如洗,除了本村的陈通没有旁人了。
陈通这人她是知道的,在她过去的记忆里占了不大不小一块地儿,他是村里唯二的读书人,还有一个已经去县里读书了。
陈通读了好些年书,只过了童试,在大字不识一个的村里人看来已经算是顶顶有学问的了,可惜陈通父母双亡,家里田地虽还好,但到底因他忙于学业而荒废了,他拿不出钱去参加乡试,便错过了。
同村学习的同窗早就考去了县里,据说年后也要做官了,被遗落下的陈通便成了村妇们饭余的话料,村里人提到他总是会在最后唏嘘道,到底是穷。
这一耽搁就是四五年,他也不只埋头读书了,挽了袖子下了地,做起了读书人看不起的过活事。
既然家里穷的要死,那么……
“他如何来的钱提亲呢?”楚云问出了这一疑惑。
楚老三摇了摇头,
“大概是他爹娘留给他的。”
“那他有为何要娶我?”
这件事才是楚云最为奇怪的,从前她家里也算过得去,但现在因她的病连冬衣都做不起了,她的姿色在镇上虽然不是最差的,但也不是最好的,陈通读过书,以前也算是出门见过世面,怎么会看上原身呢?
这件事楚老三和陈氏也摸不着头脑。
只模糊不清着“大概是看上了云姐儿了。”
他们是说是看上了云姐儿,但是,陈通拿着这些钱为何不去考试呢?
这边楚云正奇怪着,她不知的是这世上不止有穿越一事。
楚云也不知道在他睁眼之前还有另外一个人也重新睁开了眼,这人便是陈通。
太阳正晒着热的很,也没有什么树阴凉,陈通躬身耕作着。他家的地并不少。他也没有什么家人了,自己做难免会难一些。
陈通熟练的用着手中的工具,他已经是活过一世的人了,上辈子他拿着他爹娘给的钱寒窗苦读,官拜尚书,算是没有没了他祖宗的教诲,却死于本不该波及到他的政界风云。
那一年他慌忙逃出京都,误打误撞之下闯入了一家农院,在农院夫妇的帮助下躲过了一劫。
救命之恩生死难报,陈通感激夫妇二人的帮助,道他若复位,定来相报。
夫妻二人却笑了。那个老妇人眯着眼睛说,陈哥儿怕是忘了我们吧?我们是同村的人,还记得吗?后街的楚家。
陈通这才知道这救命恩人竟是自己同乡。
老妇人又絮絮叨叨的说他们是为何从江北州来到了京都附近。
原来他们的大女儿楚云,在天下刚乱之时便是失了消息,楚云嫁去了远地的村,那杀千刀的夫婿却偷偷带了别人跑了,临了了还把楚云给带去了不知何处。
老妇人的儿子已经做了官,在永褚县做了个小小的县官儿。夫妻二人看他成了家成了业,便出门来寻他女儿了。只是一晃七八年过去,竟再无他女儿的消息。
陈通想到他女儿怕是不大好了,大概是被他那个夫婿给卖去了,想到这里他又恨得牙痒痒。
他向来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更何况此次受难的是他的救命恩人,就算不是救命恩人也是相识的同乡。
那个女孩儿他还记得,长得还算是清秀,身高普普通通,性格颇为平和,身材也平平常常。他在京都里见多了美人,这样的女孩儿实在是常见。
但他又依稀记得她和平常人不一样。她向来是个有主意的,只是不知道为何会跟了那样一个夫婿。
陈通只想着尽力来帮他们一把,说不定通过他的关系,他的人脉,他的力量可以找到那个女孩儿,只是他没有想到他竟死在了那个冬季的大狱里。
上任的新皇荒淫无道,连征暴税,诛杀了所有劝谏的大臣。在新皇本是皇子的时候,他们关系就不好,何况他还成了皇帝。
陈通这一生无妻无子,临死前惦念的竟是那个女孩儿。他想着若再有一世……
若再有一世,他便保护那个女孩儿,不让她再受劫难了。
他看着手里的锄头,也不知道楚云知道了他提亲的消息后是怎么想的,本来只是想报一世恩情,便想着等他成了官便护着她罢,却没想到在某一日看到了她之后,鬼使神差的并转了想法。
他颇有些无耻的想到,我娶了她便可护着她了。
于是便有了这么一出。
他将自己上学的钱通通拿来娶她,他并不后悔,他也知道他家现在正缺钱,这些钱够他们运转很长一段时间了,他们拒绝不了,这个媳妇儿算是他买来的。
他家还有地,他还能自自己给自己挣上学的钱。这些个钱娶个媳妇儿有什么不好呢?
陈通想着那个女孩儿手里的锄头忽然变轻了,他仿佛浑身起了动力,喜滋滋的想,我定要有出息,好好保护他。又不要脸的想,这也是为了报那救命的恩情。
这边楚云和楚老三定下了,陈氏也要去张罗这件事。她特别的不安,看着楚云的眼光也充满了愧疚。
楚云安慰她,说:“我虽是因为这些钱才嫁他,但陈通这个人你们知道,是有大出息的。女儿肯定不会吃了亏。”
况且
“女儿总是要嫁人的,嫁什么人不是嫁,能自己选一个会读书,有前途的也更好呀!陈通他一表人才,非池中物,这次是他主动前来提亲,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是定会对女儿好的,母亲且放下心吧。”
陈氏的眼泪唰唰便落了下来。
:“云姐儿,你不必说,你为了谁我们都知道。我和你弟弟在心里记着,等你弟弟有了出息,我定让他回报与你。”
又絮絮叨叨着说,
“你若嫁过去也不必避讳,随时回来便是,若他对你不好,母亲在这里等着你。”
楚云笑着应下了。
等楚山下了学,欢欢快快的跑回家里,便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他震惊地失了语,又突然的红了眼眶。
小小的人儿端端正正的给楚云行了个礼。
又说,
“姐姐的恩情,弟弟记着了。弟弟以后定把长姐当做亲生母亲奉养,姐姐等着看就是了。”
年方五六岁的小孩儿做这个动作又是圆滚滚的,滑稽的可爱。
楚云他们笑得不行,不知楚山它是从哪儿学的,还总像是那么一回事。
楚云很欣慰,她觉得她的付出,还算是有回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