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分享一些想法,回忆一下我高三的心路历程,以及我是怎么从300多分,到最后高考超过一本线的。想鼓励一下,当初和我一样,不知道努力的意义在哪的孩子。我考全国卷3,文科,2017年广西考生。
我小学是个好好学生,刚升初中的时候也乖乖的,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变得不爱学习,超级叛逆,成绩也一直下滑。还记得初三快中考的时候班主任跟我说,“有什么好的职校我到时候推荐给你。”…没意外的,我中考考得很差,压线上了一个我们这里很小也很差的高中。差到什么地步,参加高考的三四百个人,最多十几个能上本一。学校经常有考试作弊的,打架的,谈恋爱在教室里打啵的…乱七八糟什么都有。
高一高二也是浑浑噩噩度过。上课除了睡觉,就是跟同桌瞎bb,换座位如果换到最后一排就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
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我选了文科,因为没有初中的基础,理科上手太难了…还记得高中物理考过8分…高一的时候,我天天迟到,上课睡觉,上课玩手机,班主任找我谈话,我也不想理他,他说,“你这样能考上个三本就不错了。”
一直这样到高三刚开学,我好像也没什么紧迫感,对高考完全没有概念。
有一天高三放学了去吃饭,就差两步走到排队的地方了,突然走我后面的几个男生,直接很快跑过来,插队站到我前面。顿时翻了个巨大的白眼。那天晚上我就反思了我身边的环境和人,和在这样的环境下碰到的讨厌的事。我感觉,要是这么一直下去,我的大学,我人生的以后,周围碰到的人,可能都是这样素质低下的垃圾。呆在一个普遍没有学习氛围的地方,这种恶劣的氛围,会潜移默化地,慢慢把人毁掉。我绝对不要在这样的环境下继续呆下去。
重新审视了自己之后,那时的我是下了决心,一定要摆脱这样差劲的环境。这时候是高三上学期,11月份了。
因为高中不是好学校,教育资源也不是很好。反正当时我觉得,教我们班的老师,除了数学老师,其他都不行…所以从此以后,我上课只听数学课,其他课我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他的,我在下面学我自己的。一开始,很多老师都很看不惯我,老喜欢来挑我刺,冷嘲热讽。时间久了,他们就不理我了。我也用一次比一次高的成绩堵住了他们的嘴…
那段日子,我早上7.25到学校,开始学习,到中午12点多放学,我也不走,学到1点去吃个午饭,然后回教室睡半个小时,继续学习一直到下午5点多放学,去吃个饭,回来又继续学到晚自习放学,回到家10点,背点单词,睡觉。为了省出时间,我每次吃饭时间都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怕玩手机分心,后来手机我基本上不带去学校了。
有几个月,我每天都是凌晨5点起床学英语。因为我英语很差,没基础,高三的人连字母到底是24个还是26个都搞不清你敢想吗…单词好像也没几个认识的…初中高中的英语考试从来都是蒙完选择题然后睡觉,一直考50来分。后来强迫自己,一天写8篇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和做错的题就记到本子上,每天看,高考前一个月,每天固定写一套完整的英语卷子。作文写了自己也不知道好坏,就死皮赖脸让班上英语好的同学帮我改。最后高考是120分。可以说我的英语完全靠刷题提高的,这样其实也有一个弊端,就是掌握的不是实际有用的英语能力。但是当时的眼下,怎么学会应试拿到高分,就是高三最重要的任务了。

截止高考那天,一共335个短文改错+选词填空的错题和1400+个单词。

我的数学是我所有科目中学得最吃力,花时间最多的,但是也是起色最慢的,最后收获最少的。没有初中和高一高二的基础,高三捡起来真的太难太难了。刚开始真的什么都不懂,翻书,理解概念,从书上例题开始,慢慢做题,然后刷近5年的高考题。遇到问题,就去问数学老师,问同学,一直到问懂为止。刚开始那段日子真的太艰难了,每一天我都想放弃,可是又不能放弃。那时候是我的数学老师一直在给我力量,因为跟其他老师关系不好,我每次遇到瓶颈都去找数学老师去倾诉,经常说着说着就哭了,是她一直安慰我,鼓励我,耐心的解答所有我不会的问题。没有我的数学老师,我的数学不可能坚持学下来,我的高三不可能坚持到最后。可能我真的对数学没天赋有限,也没有像别人一样积累下来的计算能力,有时候碰到的题目,会做,但是算不出来…整个高中我数学也只及格过一次,可惜不是高考…一直到现在学高等数学,我也觉得非常吃力…但是还是比当初提高了几十分,不算非常非常拖后腿了。
语文没什么好说的,我分数一直都没什么变化,差的时候考100出头,好的时候也能考120,高考也算是正常水平发挥。当初要提高的太多了,语文提分的空间也小,分不了心去管它了。
文综题目变化花样很多,特别是选择题,还喜欢玩文字游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再怎么变还是不会脱离考点。一定要多刷题,见的题多了才有想法。
历史最重要的是熟悉课本。历史差的,先把书反复认真的看个八遍十遍,哪个时间段大致发生了什么事,在脑子里要有个底。其次是要刷题,可以多刷选择题。历史的选择题应该让很多人头痛,经常错了之后看答案解析,感觉题目和答案没有联系点。但是做多了就能有一种题感,我也描述不上来……反正到最后,看到题目一眼就能知道哪个答案正确率最高,实在不行刁难的题也能看出哪些答案一定错,先排除,在剩下的两个里纠结,正确率也有一半。
地理要多看地图,地图册要经常翻,没事就翻翻。经常考的地图要记,比如气候分布、洋流流向等等,但是这些死记不好,应该理解性的记,比如非洲为什么沙漠气候多,为什么两端又是地中海气候…这些在记忆时都要联想到。经纬度要非常熟悉,给你一张图没有地名只有经纬度,要能立马反应这是哪里。我当时是每天看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沿着每一条经纬线用手去指,看这个经纬线上有什么东西。
政治,背吧,我文综政治最差了因为我讨厌背书……
距离高考前两三个月的时候,我心里想,要是这次没考上一本,我就复读,当时连复读的学校都打听好了……
高考的前一天,我超级紧张,晚上一直翻来覆去,感觉凌晨三四点才迷迷糊糊睡着的。考完语文心情平静,下午考完数学,我差点没崩溃。数学开考前20分钟我发现准考证身份证文具一样没带!!!虽然最后按时考了试,但是心情起伏,很影响后面的发挥…全国卷3的大题第一题 ,这几年向来一年考数列,一年考三角函数。16年考数列,我就把复习重点放在了三角函数,结果试卷下来一看竟然又考数列,我整个人都慌掉了,最后写得乱七八糟。这件事告诉我们一定不能有惯性思维!!!还好后来考的文综和英语让我找回了点信心…
高考考完一直到出成绩的前一天我都挺平静的。查到成绩的那一秒还是挺激动的,我第一反应是,我不用复读了……然后告诉爸爸妈妈,他们也很开心,因为从我初中以后他们就对我的学习不抱什么希望了……
然后打电话告诉我的数学老师,也超开心的一直在祝福我。去年文科一本线535,我546,虽然说没高出一本线很多,但是大半年能达到这样的成绩,我很知足了。我是去年我高中文科唯一的一个一本…能了解我高中有多差了吗……
现在很怀念当初那么努力的自己,那段日子虽然很辛苦,但是全心全意为未来努力着,是真的太有意义了。那段时间的我,一定是我人生中,最闪闪发光的。也是这样的经历让我知道,原来我也可以这么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