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秋季开学的第一个周末,想起了我的童年。
昨天上午11:00,自己送一个学生回家。
秋天的雨说下就是连阴雨。好几天的雨,让人的心情都发霉。
我们刚下楼梯,噼哩啪啦雨就如同倒下的水。
我们两个都各自撑起了伞,地面上的雨水如小河一样。
进馆,我们沿着高处或者雨水浅的路面上行走,虽然我们走了不到100米的路,小诗穿的网鞋已经全部被雨水浸湿透了。
一路上雨越下越大,她家就在马路的对面也最多有200米远。
“这双鞋是有没有事,妈妈给我买了一双运动鞋,让我上学的时候穿上这双新鞋。”小时好像看出了我的歉意。
她这样一解释,我心里不由得嘀咕:
这个上初一的小姑娘挺懂事儿的。
我自己离开学校,已经有整整30多年了。以前我们上学校都是这样的:
上学前,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上新衣服新鞋。或者爸爸妈妈没有给孩子们买或者延迟买,这就成了我们买新鞋新衣服的理由:
要上学,就是要穿新衣服,新鞋了。
生活的确需要仪式感。
这是满足孩子的视觉效应。
也可以满足孩子的味觉效应。
准备上幼儿园的小宝宝呢,马上要上一年级的小可爱们,家长给小孩来一顿美味可口的大餐,满足孩子的位置效应。
准备步入初中或者高中的朝气蓬勃的学生党,是不是给孩子来一场电影,或者家长也陪孩子打一场让孩子高兴家长快乐的游戏体验。
“让孩子高兴快乐”这是时代的主旋律。
我们的那个年代,那时我们的童年是一个物质上的匮乏的时代,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但是人人都是这样的:精神上是丰盈的。
现在是一个物质丰盈的高光时代。如何不让精神匮乏?
那就来一个仪式十足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