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见,2008 第1章

再见,2008 第1章

作者: 音召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16:32 被阅读0次
    前言:去年,萌生了写点什么的想法,于是就在某个时刻开始了在键盘上的敲敲打打,不知不觉到除夕夜的时候竟也敲打出6万多字,完成了计划中《十年》这部叙事体小说的上篇"再见,2008"的草稿。今天起,边修改边在这里发表出来,它就像一本流水账,记录着文中几位主人公身边发生的鲜活的事儿,不过读者朋友不必认真,其中的人物和事件您当成虚构的就好,无需对号入座。

    一、死讯

    2019年5月4号晚上11点钟,方心明照例在睡前翻了翻朋友圈。有三条新消息,其中一条是林若童发的。林若童是方心明十年前供职的那家公司唯一还保持联系的同事,因为他们更是朋友,是价值观相近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可能几个周甚至几个月不联系,但一旦见面必须一醉方休。要不是林若童那条“五&四死了,青年死了”,方心明甚至都忘了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当天的电视和网络上也没什么青年&节的新闻,方心明觉得林若童这样说也没什么错,也符合林若童一贯的风格, 他笑了笑,关了手机,睡了。

    星期三下午,方心明正在公司会议室和顾客洽谈项目,手机响了 ,京都太阳报副主编鲁速打来的。鲁速本名鲁苏阳,高中时为表达对鲁迅的敬意给自己起笔名鲁速,是两个人为数不多的共同好友之一。电话里,鲁速就撂下五个字:林若童死了。这五个字让方心明一直发呆到下班。林若童确切的死亡时间是5月5日凌晨,也就是他发完那条“五&四死了,青年死了”信息之后不久。原来,他就是那个死了的青年!“傻缺”,方心明忿忿地骂道,“你他妈都四十多的人了,混充什么青年!”

    二、同事

    时下形容男人关系老铁有个顺口溜,叫做“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林若童和方心明这四样都不占,即使曾同在一个公司,但他们并不在同一个部门工作,方心明那时在市场部,林若童则在技术部,所以严格意义上他们两个甚至都不能算一起共过事。他们都是在2006年被招聘进这家红三代子弟开的手机增值业务公司。

    (此处删减241个字的政经评论)

    彼时,塞班系统雄踞天下,苹果一代产品才问世一年,诺基亚还牢牢占据着手机市场一哥的位置。林若童和方心明所在的红三代公司当年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提供证券行情信息和在线交易功能,向用户收取所谓的使用月费。之所以说所谓的使用月费,是因为其中一多半的用户是并没有使用该功能而被强行扣费的,做过sp业务的同学应该能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

    实际上,在几大通讯公司里都有一类用户被称为白名单用户,这类用户共同的特点就是每月通讯费比较高(一般两百以上),而且多数都是费用能够报销的用户,所以他们对被扣费并不敏感或者并不CARE,因此这个白名单用户行业内形象地称作白痴用户。每个用户每个月15元的行情信息费和10元的交易功能费,仅此一项每个月可为公司贡献近5000万的纯利润。一直到离职前,方心明才听说这个公司仅仅是红三代控制的7家公司之一。

    林若童最让方心明佩服的一点是逻辑思维非常强大,凭借这一点,这个半路出家的IT经理人领导技术部的兄弟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与当时全国大多数券商实现了交易系统的对接。那个时候,林若童经常与部门测试组的同事一起熬夜加班进行系统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逻辑反推指导开发组同事的工作。开发组组长大鹏原来并不屌林若童,但几次交手下来,大鹏心服口服,他的结论是林若童其实是一个没有架构师证书的IT大拿,大鹏现在在某顶级投行任技术总监,听到方心明转告的林若童溺亡的消息,也是久久没有说话。

    方心明和林若童最初的交往主要是部门间的正常合作,方心明来公司前在某知名媒体工作,文笔比较好,公司的相关非涉密文档一般会交给市场部整理和润色,而方心明承担了这其中的大部分工作,这也是两人间最初的交集。随着接触的增多,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近,他们彼此发现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两个人都难得保持了一份清心寡欲,并且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比较接近。两个人由工作互动延伸到私人交往,他们经常一起步行到公司对面的餐饮一条街吃午餐,由于两个人表现的过从甚密,甚至一度有人开玩笑说他们有断背之嫌。不过,令两个人真正把彼此当成知己则是因为那场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

    下一章                                  返回目录

    (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见,2008 第1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iq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