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东一路和外滩转角处,有一个伊洛斋文化交流中心,斋主是九九届的校友王同学,一月十七日,镇海中学校友工作会议借这块宝地召开。
进门有一块不大的广告片——《繁花》作者金宇晨的绘画作品展。
里面设置很宽敞,除了墙上挂的一幅幅巨大的油画很少有其他的摆设。油画肯定是大家手笔,因为时间不充裕,来不及细品。从一楼到二楼曲折蜿蜒,没见什么人,却不觉得萧条,反而充盈着一种贵气。一间间茶室好像藏着无数的财富密码。
从上海开埠起,宁波人在上海滩的地位一直不可小觑,十九世纪开始,从上海起步,到香港发展,然后在世界经济占上一席之地。是很多宁波商界人士的崛起之路,热播的电视剧《繁花》中,也有很多的宁波元素。看到王学弟的气派,感觉又有新一代宁波人在上海滩雄起,后生可畏。
我们的会议室面对黄浦江,天气不是很好!看对面的陆家嘴朦朦胧胧,有点海市辰楼的感觉。
工作人员送上的茶点香气四溢,据说这里的茶位以每位数千元计,不是一般人来的地方。
我就读镇海中学的时候,正是那场大革命如火如荼的年代,邓公第二次复出,提出复课闹革命,我成了文革中的高中生,学校的老师看我们的眼神充满了期待。高中结束尽管还不能考大学(大学收工农兵学员),但镇海中学的老师太牛了,两年的学习还是让我积累了很多基础知识。
我们的学弟学妹们是幸运的,在好的年代进入顶级的学校碰到了优秀的老师,又能如愿考上心仪的大学,留在了上海发展。他们的成功让我欣慰。
讨论的内容有点多,尽管天气很冷,但大家非常兴奋。我自觉使命已经完成,应该退位给年轻人。大家尊重我的选择,我相信,我们的校友一定会在上海滩留下成功的传说。
五点左右,校友会的一些医学界人士也来聚会,其中不乏在专业领域翘楚级的人物,晚餐开始,华灯初上,黄浦江两岸变得梦幻,夜上海的故事进行着。
杯盘交错中,同源同种的镇中学子非常欢快,大家互相介绍深入了解,其中一位名叫李夏军——上海科技大学的教授和我加微信,不知为何,很遥远的记忆中的某一个地方被触动。
我问他,你家是不是有四个兄弟姐妹,你最小,你爸爸是农民,不是镇海当地人?我如同户籍警一样的问话把大家惊呆了,他的同学同事都不知道,李夏军看了看我说,对的!
《一个农民父亲和他的四个大学生子女》,这是我在三十年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当年,家有一个大学生已属不易,然而一个文化程度极低的农民却把自己的四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大学生,最小的儿子李夏军清华毕业后保送去美国读研。在侨办工作的我就把他们家的事迹写成了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当时,我并未见过李夏军本人。
据说,李夏军在生物医学方面颇有建树,他1993年出国,2016年被上海市政府作为高端人才引进。
三十年后和自己文章中的人物见面,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中国的人才高地。不断的在演绎着神奇故事。
上一个季节的繁花落尽,下一个季节的繁花开始孕育。
在上海这个魔都——一切皆有可能,我真的在上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