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达尔文是一位研究情绪的高手。
他做过一个实验:在动物园的大毒蛇馆里,头贴近厚厚的玻璃看毒蛇,他决心当毒蛇攻击过来的时候,自己绝不后退。
“但蛇真的攻击时,我的决心已化为乌有,我大吃一惊,快速向后退了一两米远。面对着这种从未经历过的想象中的危险,意志和理智显得无能为力。”
现在想想大胡子达尔文的这个画面,真够逗的。
情绪有自我保护的作用,这与个人经历和人类进化都有关。当人意识到“威胁”时,会像动物一样,本能的产生攻击或者逃跑的冲动。
愤怒是指向攻击性冲动的情绪。
愤怒的发生是潜意识里觉着自我受到了“威胁”,这种感觉出现后会激发恐惧、悲伤、痛苦、烦躁、自卑、厌恶、挫败感等情绪,复合在一起,引发了愤怒。而这些情绪都是瞬间发生的。
02
情绪本身没有问题,如何面对情绪才是问题。
比如,当众讲话是让人很紧张的一件事,如果越想控制紧张、对抗紧张、不让紧张出现,那么紧张的影响会越大。相反,如果能够坦率的承认自己紧张,这时紧张的影响会大大减弱。
人的情绪反应往往是模式化的,也就是类似的情景出现时,就会条件反射式的引发相应的情绪,像轮回一样。
要打破这种自动化的反应模式,就需要严肃的面对一个词语,叫“个人成长”。个人成长意味着在一件事上突破了这种自动化的反应模式时,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景也能很好驾驭了。这需要很认真、很有勇气的面对“个人成长”这件事儿。
如果你准备好了,请往下看。
03
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人”或者“在压力冲突下想要保持修养又能有效应对的人”,应该如何表达他的愤怒呢?
在愤怒的时候,人们的头脑里会千百次的闪过“都是你的错”、 “你总是找麻烦”、“你怎么能这样啊” 、“因为你让我受到了损失”,愤怒情绪的强烈程度与头脑中这些念头的密度正相关。
这时“对方的错”占领了你的理智高地。在表达愤怒之前,需要用10秒钟左右回归自身。不然的话,你会惯性的表达头脑里的这些想法念头。
怎么回归自身?很简单的2点:
1、做5次有意识的深呼吸,深呼吸时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身体感觉上。你可能感觉到呼吸加快,肩膀发紧,血液上涌等,切记如实观察,不用干预,这些感觉被“看见”了,它就减弱了。
2、深呼吸的同时,想一下这个负面情绪和负面事件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负面事件背后一定会有正面意义的。比如,我遇到负面情绪和负面事件时,找了一个通用的好处,“又可以练习自己的心理状态了”,历事练心嘛。具体的事情还能找到一些具体的正面价值,有的可能会是奇奇怪怪的正面好处。这个不难,相信自己,只要给大脑开启了这扇门,几秒钟就能找到。
如果是在家庭或者工作的沟通中出现的愤怒情绪,还可以问问自己,我与对方谈话的目标是什么?
回归自身之后(这个过程很快,而且别人也不知道),身心状态会平衡很多。这时再表达愤怒。
表达愤怒有2步:
1、 确认感受
确认感受包括觉察到感受和表达出感受(愤怒背后还会有其他情绪感受,尽可能都关注到),就是如实表达。比如“你说的话让我感到担心和生气”。如实表达感受而不是指责对方,这样对方更好接受,自己又不失尊严。
在表达感受的时候,人们极易把“想法”、“观点”、“判断”和感受相混淆。
“如果你不和我打招呼,我会觉得你不在乎我。”这句话是表达想法还是感受?我问过好多人,大约有一半人认为是表达感受。
我们平时说某人说话带着情绪,这句话就是这种,是带着情绪的一句“想法”。如果是表达感受,会这样说“当我觉着你不在乎我时,我感到生气和伤心。”
确认感受的时候,也可以去核实对方的感受,记住是“核实”。“你一直低着头,是害怕吗?”如果核实的准确,对方会极大的感到被理解。
2、 就事论事
确认完感受再说具体的事情,才能不被情绪左右。
愤怒的情境都是在压力之下,这时就事论事应多谈事实,减少个人化的评价。
比如“小明早上到幼儿园没和老师打招呼”这是在描述事实,如果你看到这个事实,说“小明是个没礼貌的孩子”,这就是评价了。
在压力状态下,人们一般不会对抗事实,而会对抗评价。
好了,上边这些,循环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