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河西走廊第五日

河西走廊第五日

作者: 佳斐鱼 | 来源:发表于2021-10-06 10:54 被阅读0次

    一大早我们来到敦煌莫高窟。远远看见一排粗壮的白杨树,导游哥哥告诉我们,这是当年王道士守在敦煌时,种下的,一百年过去了,这些白杨树依然守候在此

    一,莫高窟参观

    我们先参观了数字电影,环幕电影是敦煌数字化的一部份,我们的视角从洞窟的门槛进入,以仰视的姿态仰视洞窟,精美的壁画、技艺高超的泥塑、丰富的佛经故事。

    跟随导游小姐姐我们开始参观莫高窟,因为每个团队路线不一样,洞窟参观也像的开盲盒之旅。

    因洞窟内不允许拍照,我们带上耳朵和眼睛,时不时做一些记录。

    1,普通窟

    普通窟中最有印象的是:洪辩的洞窟,大佛窟。

    (1)洪辩的藏经洞窟,也就是王道士发展敦煌经卷的地方,据说王道士住在这一带,经常给洞窟清理沙子卫生,有一次打扫卫生发现眼前的壁画上出现了裂缝,从而让敦煌经卷重见天下。

    (2)九层佛塔

    佛塔上面7层地下2层。

    佛塔里的大佛开凿于武则天时期,大佛里面石头胎体,手部 足部有一些木头,佛即是山的一部份。

    杨导说原来佛像34.5米,现在长了一米。

    来到九层佛塔很直观看到佛像“长”出来的那一米是历朝历代的地基。从南北朝、到隋 、唐、西夏、元、民国。大佛屹立,低眉看尽千年。

    往坐上方看去,崖壁上的洞窟外部还有几扇木门,导游告诉我们还是唐朝的木门,也是现在全国仅存不多的几扇唐朝的木门。

    木门两侧有一些壁画

    据说,在洞窟两侧崖壁慧壁画,曾经让其他的洞窟主形成了争相模仿,现在我们在整面的这个崖壁上都能看到类似的壁画,导游说,这类壁画有保护崖体的作用。

    (3)路上偶遇壁画修复

    修复: 用游标卡尺做标记过三年。保持观察,如果有进一步位移再修复,因为古时候营造洞窟用水不是很严格,存在过量的盐份。时间一长裂开,还会有一些虫类微生物,修复的目的主要去除里面的有机物和盐分。

    (4)九色鹿的故事

    这是一个经变故事,据说九色鹿是佛祖的前世,在莫高窟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舍身伺虎,割肉喂鹰,还有其他的经变故事:五百强盗,五台山经变……古时候,老百姓认字的少,通过将经文绘成壁画让内容通俗易懂,起到了普及佛教的作用。

    2,特级窟(复制品)2825号窟

    这个洞窟属于西魏 (南北朝 )时期,是最早有纪年体记的洞窟,因为有了纪年,现在的工作者以它为标尺了解其他洞窟。

    中间一座佛,两边佛窟供禅僧打坐参禅。

    那时候为什么开窟洞窟,啥事不做天天打坐呢?导游说,因为人们认为什么积累功德,最便捷的方式是同时供养佛法僧三宝:供佛 供佛法 供僧人修行。而修这样的洞窟一举三得。

      安邦定国的经书-佛顶尊胜陀罗尼于初唐武则天时期来到中国,

      唐朝青绿山水画很流行 山形有轮廓 ,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技法更成熟。

      图片显示题记和供养人,每一组人是一家供养人,这片壁画上一共是7组供养人,华服飞扬。壁画上有一位粟特女子(姓史).古时候粟特人擅长经商,常用大量陪嫁和敦煌贵族联姻,因此也有粟特人(虽然她们有自己的信仰)参与建窟。当然在洞窟也非常隐晦加入了他粟特人的信仰,例如:粟特先教的女神,娜娜女神。

    从壁画中我们看到 中原文化 印度教 祆教 佛教文化的融合,敦煌作为唐朝时期的第二大都市,文化包容气象万千,令人惊叹。

    帽子上的人托举着一块鼓起布,根源:粟特人的壁画中有几乎一模一样的图画,旁边这些(风神)

    二,专题讲座+大巴课堂

    从敦煌壁画对标欧洲艺术史,

      中世纪只画圣经中的人和事,创作中没有表情没有生命力;而从文艺复兴起,开始发生巨大改变,文艺复兴三杰描绘的内容虽然依旧是圣经中的人物和事但是作品展示的内容充满人的特点,文艺复兴的前100年创作中的神开始象人,具有人间烟火;后100年直接画人间,画各种人类欲望。

    对标来看,文艺复兴和我们的莫高窟的相似之处是从天上又回人间。

      第一,看敦煌莫高窟也是看人间事,例如,500强盗成佛图。佛教从魏晋刚传入时,保留的是佛教的原貌。对应当时的历史来看,彼时战乱税赋,老百姓为了一口饭落草为寇。每一个人都惨,渴望解脱,全民信佛。二,那个时期每一个人对佛祖充满敬畏。

    人间是悲惨世界,但又充满佛性。

    第二,逐渐成熟的技术:魏晋时期的绘画,只有人物画门类成熟了,人比山水大。自由、个性。

    第三,讲究个性,飘逸,自由,虽然很苦,但是追求自由。技法最不成熟,但是评价最高。没有被限制的自由。

    雕塑也是一个模式,西魏和北周居多,往往一尊佛独立,佛即是佛,并在这一时期出现世俗开始挂钩的创作。

    两尊佛(北魏时期,)借着佛来显示帝王时期的周太后参与执政。

    后来(隋唐)佛的左右开始列阵,从天堂从人间转换,说的是人间的事,帝王气象。

    (唐)大视野(的皇帝下朝以后)之下来看皇帝的世俗生活,将佛教生活和皇家贵族生活结合在一起,可谓天上人间。

    (安史之乱以后 五代十国)皇帝地位降低,军阀,地方权利走上历史舞台,之前是皇权社会,后为平民社会,老百姓的生活开始被艺术家关注。

    山水画在这一时期走向青山绿水,五代山水画登峰造极。西夏和宋,极其精美。

    壁画中体现的耕地养蚕炼铁,将普通人的生活落到了实处。可谓是历史走到哪里,我们的艺术落到哪里

    文艺复兴和我们的莫高窟的相似之处是从天上又回人间。

    文艺复兴300年,为欧洲近代发展奠定了文化艺术科技基础。后来西方出了一批航海家,打通全世界的壁垒,

    而中国花了1600年,张骞和哥伦布有类似的角色,他凿穿河西走廊,为丝绸之路乃至整个东方带来了1000多年的辉煌。

    再谈

    中国人的特性:讲究集体精神,在集体活动没有自我。因此没有绝对的宗教信仰,对祖宗的的崇拜中给自己留有了一部份,凡事讲究中庸之道,因此表现出有韧性有柔性但爆发不够。

    佛教传入,和世俗王权融合,1000年时间,人回到了人应该有的样子,平安喜乐,没有走向极端。

    三,又见敦煌观后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河西走廊第五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mg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