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174018/fc919f0463f125f4.jpg)
在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的著作中,提到过很多投资理念。
例如安全边际、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在这些理念中,有一个理念,不太起眼,但对我们投资影响很大,那就是市场先生。
市场先生
格雷厄姆把市场,比喻为一个喜怒无常的市场先生。
市场先生是一个狂躁的、精力旺盛的、喜怒无常的人,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跑过来给你报价格。
有的时候他非常的乐观,给你报一个很高的价格;
然后有的时候他就非常的悲观,给你报一个非常低的价格。
当然,我们不需要在他报价的时候,马上就行动。
但是有的人,特别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
市场先生给他报个价格,他马上就会被影响到。
有的时候市场给他报个高价,他这个时候也很乐观,被市场传染了。
有的时候市场给他报个低价,他这个时候就很悲观,也被市场传染了。
其实真正有一定心理素质,或者说有了投资经验的人,是不太会被市场影响的。
真实的市场先生
当然,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很难的。
为什么呢?
我们在这里说市场先生,感觉他是一个虚构出来的角色。
但是,到了真正投资的时候,特别在市场大涨大跌的时候,往往会出来一些非常有名的人、或者身边的人,他们都充当了市场先生的角色。
例如2015年牛市的时候,市场大涨,非常火热。
新闻也说,4000点是牛市新起点,这也是知名投资机构说的。
气氛都烘到这了,很多人也就信了。
再比如说,市场短期恐慌的时候,各种极端观点也会出现。
例如前段时间,教育行业大跌,投资者担心教育行业的政策,落在其他行业上。
一时间,像游戏行业要被取消、白酒致癌等等,出现了很多负面新闻。
其中不少是在权威机构的网站上发布的。
这些内容,有的确实是事实,例如酒精致癌。但时间拉长看,对行业的收益没啥影响。
像烟草、白酒对人体都不好,但它们的利润率高,对股东回报是比较有利的。
属于典型的「对消费者不利,对股东有利」的行业。
但短期里,这些新闻和内容,也确实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
投资者在恐慌之下,其实会把大部分新闻看成是利空。
这也就是老股民说的「熊市一切消息都是利空,牛市一切消息都是利好」。
我们该怎么办?
那怎么办呢?
投资者恐慌的时候,无论说啥,还是会恐慌和担心的。
只有当走出反弹,走出微笑曲线之后,才会从恐慌中走出。
自此之后,就变成了老司机。
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
老司机经历过前几轮下跌-上涨,目前基本都不会恐慌。
但新手没办法,只能是扛过这一轮,才能有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