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健翔老师 原创作品
全文共4300字,读完需要约17分钟
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有一个惯性。
就是会用一个一直使用的标准,来作为思考的原点,比方说,时间。
正如你看到题目,头脑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时间管理”。
但如果我们能上升一个维度来思考,或者说,增加一个维度来思考,你看待事物的角度会有所不同,得出结论也会完全不同。
要想成为真正高效的人,在规划自己日常事务时,得加一个标准:空间。
所以,今天我想跟你讲的,是比“时间管理”更重要,又更容易被忽略的根本问题:空间管理。
1)不要让空间耽误了时间
你有没有试过列好了To do list,上面写满了一天要做的事,但最后完成的,却寥寥无几?你有没有试过学会了一切时间管理的方法和原则,但工作效率依然低,时间照旧被浪费?
我相信,肯定有。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呢?
答案也许跟你平常想象的,自我总结的很不一样。
计划不能完成,不是你的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是你的计划出了差错,而是你没有去管理空间,以致浪费了时间。
空间,才是成败的关键。
为什么?因为,随着时间的推进,只要空间不变,任务就会顺利完成;但如果空间改变,任务则可能会切断,甚至中止。比如,小王平时上班,主要任务是处理文件,她的工作空间主要是自己的独立工位,她用自己的电脑,把一份份文档整理好。只要她保持在座位上,工作任务自然有条不紊地进行。
但若此时,小王的上司大王,把小王叫到办公室。小王因为空间的改变,任务被迫中断。
因为人在同一个时间点,只能处于一个空间中。所以,切断任务的可能是时间,更可能是空间的变换。
而空间的变换,就会切断时间使用的连贯性。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不计其数。只是我们不知不觉,你是没有办法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就像,你无法发现思维盲区的存在,因为是盲区,所以看不见,只有经一事长一智,回头一看,才反思到自己的思考原来有盲区。
空间,就是这么一个盲区。当你用新的维度,去审视你原来To Do List时,“时间”便不再是计划表、日程表里最重要的标准了,最重要的标准是“空间”。
所以,在列To Do List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给任务规划完成的时间和时间段,还要给任务做一个合理的空间适配。
意思是,去想一下,今天要做的这些事,分别需要在什么地方完成。更精确地说,就是反过来构想一下,今天你将要停留在哪些空间,在这些空间里,分别适配哪些将要完成的事情。
比如,我用我的一天来举例。假设今天我从家里起来,我首先想一想,今天整个行程有没有出行?假设有出行,就想想出行的路线,我要去几个地方等。比方说,早上6—9点我在家里,9—12点去咖啡馆见咨询个案的学员,其中9—9点半在交通工具上,9点半到12点在咖啡馆。中午在西餐厅要见一位前同事和他吃饭,商量合作事宜。下午吃完饭,就回家。
假设就这么几个场景,你想一想,我会经历多少次空间的变化呢?我家,车上,咖啡馆,西餐厅。所以,为什么我说空间是第一重要的?
因为严格来说,时间不能被管理,只要你活着,时间就会从早到晚,自动流失;你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能管理的,只有空间。
在空间受到限制的时候,有的任务就受限制了。或者说,空间改变的时候,某些任务就受到阻断了。所以,你要开始用空间来规划要做的事,而不是用时间。
记住,先做人,后做事,先空间,后时间。
关键是,千万别让改变的空间,耽误了你的时间。
2)用空间管理,为自己留出整段时间
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就是“整段时间”。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成果,也都是通过整段时间的合理运用而产生的。
不要听信什么“碎片化时间”,更别把你的注意力都放在所谓“碎片化时间”的运用上。碎片化时间的作用,比起整段时间,可谓九牛一毛。人总会习惯性地“因小失大”。你每天都盯着那些少得可怜的碎片化时间,然后问,如何用碎片化时间让自己进步?很抱歉地告诉你,实在办不到!
真相是,只有整段时间,才能带来进步;碎片化时间,只能带来进步的幻觉。
还不信?我来举个例。
我们来看看生命最底层的规律:最重要的事,都是通过整段时间来完成的。比如,睡觉。我们都知道,人一天得睡8小时,准确地讲,是连续的8小时。每天我们需要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上。也就是说,我们每三秒,就得睡一秒。但实际上,你会每三秒睡一秒吗?肯定不会,不然那天你就啥都做不了了,因为事情会严重被打断。而且每三秒睡一秒,能叫睡觉吗?那该叫:瞌睡吧!
所以你看,只有整段时间,才能产出整个成果!再比如,你用一年的时间,和一个人产生关系,那叫感情;如果你用十分钟,和一个人发生关系,那叫激情。
人要独具慧眼,独立思考。别把激情,当感情。别把瞌睡,当睡觉。更别把进步的幻觉,当成真正的进步。
我一直认为只有整段时间,才算时间;零碎时间,不是时间,而是零碎。
更何况,只要你规划好了空间,管理好了空间,自然能留出更多的整段时间(2小时以上),所谓的零碎时间,碎片化时间屈指可数。到时候要真出现零碎时间了,你唯一需要做的是,抓紧休息一下。
所以,请你把注意力调回来,把它们全部放在整段时间和整段时间的创造上。你用好你的整段时间,让喜欢用零碎时间的人自娱自乐去吧。
你要开始学会利用空间,来创造时间。
那空间管理的核心是什么呢?
记住一句话:把能在同一个空间完成的事情,在同一个空间内一并完成。
而且我自己会规划得更细致,比如,6点到9点我在家,我会想,我将在哪个家具上面呢?如果在厕所,我就规划在厕所看书学习,或听音频。如果在书桌前,我便规划整理桌面,写一周要完成的事情,或是写作。以此类推,如果要开电脑,开电脑的时候,我要完成发微博,发邮件,回复微信等任务。
所以你理解到这样做的好处了吗?把同空间完成的事情,放在一起做,能保证高效完成,且保证不会因空间的改变,而导致事件中断,或任务低效。
举个例,假设你今天要发邮件,但你没有规划空间,你也许就不会像我一样,在家里面,就把所有事都完成了。更可能的情况是,你突然想起发邮件的时候,你已经在车上了。这时候,你拿出电脑来发邮件,或用手机的小界面操作邮箱系统,都肯定比我在家里发要低效,更不用说在车上把电脑拿出来的麻烦了。
最后,总结一下方法:首先通过想象,列出你今天要经历的空间,然后把这些空间里面要完成的任务规划好,再把预估的完成时间分配给这些任务,这才是真正的“时间管理”。
所以我最近有个发现,当一天都能待在家里的时候,往往是效率最高的。因为你在一个相对局限的空间里,这个空间相当于不变的空间,只要你专注力足够好,你的任务就不会被打断。
真正的高效,不是不浪费一点时间,而是不轻易切碎你的整段时间。
3)没有零碎的时间,只有闲置的空间
有了空间管理的理念后,怎么用在我们个人的高效成长上呢?
比如说,有没有办法在去便便的同时,实现个人成长呢?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人体就是一个大空间,人体的部位相对而言,就是一个个小空间。虽然我们说人去便便,但这只是个描述,不是本质,更不是真相,你不可能整一个人都在便便的嘛,你只是某个部位在便便。所以,你说去便便的时候,实际上你只有某个部位在便便,也就是说,你只有一个小空间被占用,而其他空间都是闲置的。比如你的鼻子,你的眼睛,你的嘴巴,你的手,它们都没有在便便,它们都是可以被合理规划和利用的。
只要你把这些闲置的空间利用起来,成长自然快人一步。
你发现了吗,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零碎的时间,只有暂时闲置的空间。
你要学会空间管理,把闲置的空间运用起来。
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用上别人没用上的,这就是高效。
4)灵活运用生命里的大空间&小空间
在你的日程表上做好空间的规划以后,来到空间管理和利用的实操层面。
我把生命里可利用的空间,分为大空间和小空间。这里的大小没有绝对,只是相对的概念。
大多数人都喜欢大空间,不喜欢小空间,这是人的本性。
但比起它的大小,优劣,好坏,我更在意的是,我所拥有的,能不能为我所用,怎么样为我所用,又怎么才能用得最好。简言之,大有大用,小有小用,只要都可用,那便很好。
请记住,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空间,只要能合理利用,就能改进效率和效果。
关于空间使用,我总结了一条理论:大空间产生创意,小空间带来效率。
怎么理解呢?举个例,你有没有在飞机上工作过?我发现自己在飞机上写作的效率是最高的,特别是有时候运气不好,买不到头等舱的票,在经济舱里,翻下小桌板,把电脑放在上面打字,就得缩成一团。但偏偏这个时候,效率最高。因为狭小的空间,限制了你的注意力,你啥都不能做,只能做眼前的事,效率当然高。
受飞机上经历的启发,我给自己设计一个专门用来写作的小房间。就是那种传说中的“小黑房”,这其实是对经济舱的模拟,我把自己关进去,在狭小的空间里坐着敲字,极其专注,效率极高。
再比如,你喜欢在床上看书,比方说就宿舍那种架子床的上铺吧。你在上铺看书时,总是最集中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越狭小的空间,越能带来专注。
风靡日本和港台地区的一兰拉面,深谙此道。它们店里专门定制了一人食的位置,每个位置有左右两块木板,前面一堵墙,座位就是一个小方格,你一个人刚好能坐下,不松也不挤,但坐在那儿的时候,你得老老实实待着,别的都不能干,只能专心吃面。有没有想过,你所有的专注,都在那一碗面上了,这面能不好吃吗?
而且从商业上来讲,吃得专注,除了会感觉更好吃以外,人吃得也快。吃得快,就意味着翻台率高,同样的时间,带来更多的收入。
反过来,大空间呢?
就想象一下你到过的大空间好了,比方说大海,原野,高山,它们给你什么感觉呢?是不是放松?除了放松,还有呢?比如,你来到了一个广场,就觉得空旷无比;你来到一片草地,就觉得心旷神怡。
我之前写一份商业的策划书,专门去了杭州的菩提谷。菩提谷是人迹罕至的深山,山上环境非常好,视野非常广阔,也十分空灵,这个时候,一放松,你各种的能量就会涌现,灵感和创意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
像佛陀所言,智慧不是展现出来的,而是流露出来的,你放松即可。
这就是我思考过去生活的直接觉知:广阔的空间可以带来创意,狭小的空间带来效率。
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开始有一点思考,甚至是醒悟呢?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标准,就知道在什么空间里面该做什么事情了吧?比如今天如果要写书,我构思的阶段,那就选一个大厅,找一个像菩提谷的地方,能有很好的灵感,但也有问题,到需要真正动笔的时候,我很可能就写不下去了。为什么?因为这里环境太美了,太空旷了,所以到了写的阶段,我可能只会选择一个车厢,或选择两三小时的航班,在飞行的途中去写,因为效率高。
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就是这样的道理。
人活在空间中,活在场景中,你了解这一点,然后运用,功到自然成。
为你的时间腾出空间,让你的空间创造时间。
给时光以生命。
从现在开始,就把空间作为生命的重要维度吧!
如此看来,你的人生不又多一个可能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