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工业品,世界不能标准化” 其实工业社会的标准化普及的根本原因就是标准化带来的效率的提升的好处所致。然而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算法时代,人参与标准化的操作带来的效率提升也没有那么高了,反倒是机器在质和量上面都更适合做标准化的工作,所以根据科斯定律(简单说就是只要条件允许,每个人都干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机器将会取代人,就是说之前需要人来完成大量的标准化的操作就可以直接交给人工智能和机器去完成了。这就将人从繁重枯燥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从事更有意思和创新性的工作了。真实世界永远都是厚数据(多个维度的数据叠加结果)的世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到目前为止也就人很擅长,所以人投入到这个新的维度,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的标准化操作,就可以使的社会生产率的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也和吴军老师的人工智能+的行业革新思路不谋而合,也就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看得更远的稳妥方式,这也是人类长久以来不断进步的有效策略:任何时候都利用好已有的资源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吴军老师谈小鲜肉片酬比老戏骨搞的情况时再说到改变明星片酬过高的一个有效策略就是不断地造星,也就是不断的有新的明星出现,这样从根本上保证了不会有太多明星一直拥有垄断市场的能力,也使得整个明星行业不断繁盛。这使人想起来李笑来老师关于畅销书和长销书差别的论述,需求决定价格不假,需求越大议价能力就越大,但是聪明人在做事的时候就会考虑这件事到底能不能被长久的需求,这样的话就会拥有更多的被动收获。同时又想起投资中交易员式短期操作方式和价值投资的差别之中。这些没有孰对孰错,小鲜肉虽然出名很短但是只要像papi酱一样将价值一次向透支出来也是很有小的获益方式,巴菲特式价值投资也是很有效的方式。具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则需要根据情况而定,因为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所以一个聪明人就应该熟练地掌握这两种思维方式并且知道在哪种条件下使用哪种方式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