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上)丨红卫兵大串联(10—40)

作者: 甄玺 | 来源:发表于2018-06-22 13:08 被阅读1112次

    第四十回  红卫兵大串联:蒯大富激辩工作组  毛泽东炮打司令部

    【导读】1966年5月29日晚上,几名清华附中的学生,悄悄来到学校附近的圆明园废墟上,决定成立像苏联卫国战争时的“青年近卫军”那样的组织,最后名称确定为“红卫兵”,即“保卫毛主席的红色卫兵”。自此“红卫兵”迅速出现在各个大中学校园里。

    一、聂元梓的大字报

    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学大饭厅的东墙上,贴出了哲学系党总支书记聂元梓等七名党员署名的大字报《宋硕、陆平、彭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被大字报严厉指责的三个人,分别是北京市委大学部副部长、北大校长兼党委书记以及北大党委副书记。

    大字报用词激烈:“这是十足的反对党中央、反对毛泽东思想的修正主义路线,你们是什么人,搞的什么鬼,直到今天你们还要负隅顽抗,你们还想坚守岗位来破坏文化大革命。告诉你们,螳螂挡不住车轮,蚍蜉撼不了大树。这是白日做梦!“

    大字报最后号召:打破修正主义的种种控制和一切阴谋诡计,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赫鲁晓夫式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

    当晚,华北局第一书记李雪峰赶到北大,召开全校党员大会。他讲话强调不提倡写大字报。次日,校党委派副校长黄一然找聂元梓谈话,要他主动检查,把大字报撕下来。聂元梓表示拒绝。

    结果,康生让夫人曹轶欧向聂元梓要走了大字报底稿,然后密报了毛泽东。6月1日中午,毛泽东看到了聂元梓等人写的大字报。他给康生打电话说:“5月25日,聂元梓的大字报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北京公社的宣言书,意义超过巴黎公社。这种大字报我们是写不出来的。但是左派们写出来了,我看好得很!”又说:“对聂元梓的大字报,我决定立即广播。请你通知陈伯达,要在明天的《人民日报》上发表,同时要配社论,给左派们以最大的支持。”

    毛泽东还在材料上写了批语:“康生、伯达同志:此文可以由新华社全文广播,在全国各报刊发表,十分必要。北京大学这个反动堡垒,从此可以开始打破。请酌办。”下午4时,批示送到康生手中。

    晚8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准时播报。此刻,聂元梓刚从母亲住院治疗的医院出来,准备返校,忽然听到街头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时间。下面广播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七个同志写的一张大字报……”播音员慷慨激昂的声调更显示出大字报的气势。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中央的表态。原先对大字报持观望态度及许多持反对意见的师生,迅速转变态度,支持七人大字报。北大校园内的大字报铺天盖地,对以陆平为首的原校党委展开了全面进攻。

    几天时间,校内贴出大字报5万余张。千万封声援聂元梓等七人大字报的信件和电报,雪片似的从全国各地飞进北大。各地报纸也大量刊登声援文章。北京各高校纷纷来人到北大学习批判校党委的经验。校园里人山人海。参加农村“四清”尚未结束的北大师生,全部奉命急速回校参加“文革”。

    二、撤出工作组

    在北京主持日常工作刘少奇和邓小平决定向造反的大、中学校派出工作组。5月31日晚,陈伯达率工作组进驻人民日报社。

    当晚,社论稿转到报社。陈伯达让用大号字把社论排出,然后修改。关于社论的题目,初稿原定的是《再接再厉,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精通文墨的陈伯达深知一篇社论标题之重要。他对这个题目不甚满意。他凝思良久,用铅笔在一张纸上划来划去,拟了好几个题目,经过反复推敲,最后大笔一挥,圈定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定稿后,陈伯达要求标题要通栏,字要用楷体。第二天《人民日报》社论一发表,举国闹腾。要将“资产阶级专家”、“学者”、“祖师爷”、“牛鬼蛇神”们“打得落花流水,使他们威风扫地!”

    三天后,《人民日报》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组北京市委的决定:李雪峰兼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吴德任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同时,新改组的中共北京市委决定:派以张承先为首的工作组到北京大学对“文化大革命”进行领导,撤销陆平、彭云的一切职务。由工作组代替清华党委行使职权。

    16日,蒯大富和孟家驹贴了张大字报《工作组往哪里去?》。21号,工作组通知蒯大富说,今天下午王光美同志要参加你们班的座谈会,你们准备一下。

    当时王光美是清华大学工作组的顾问,化名小何,秘密住在清华。她想创造一个新的“清华经验”,像指导“四清”运动的“桃园经验”一样,来指导全国。

    但是下午会议开始的时候,王光美没有参加座谈会。蒯大富就又贴了张大字报。24晚上,清华举行大会辩论。蒯大富在台上讲:“工作组通知王光美来,但又没来;我们对此质疑,去工作组要个说法,但工作组态度非常恶劣,因此我们不能接受。”

    王光美听到后说:”蒯大富太猖狂了,是典型的打着红旗反红旗,要把他的气焰压下去。”所以工作组几个副组长分别上台,硬把他哄下去了。王光美又详细向刘少奇作了汇报。刘少奇说:蒯大富不给我们民主,那我们也不给他民主。于是,清华就把蒯大富关起来了。关押后,蒯大富被全校轮流批斗。为抗议关押,蒯大富开始绝食。

    毛泽东1965年11月去南方巡视,接连在上海、杭州、韶山滴水洞、武昌停留了八个月,是新中国成立后他离开北京外出时间最长的一次。7月16日,他以73岁高龄在武汉畅游长江,然后启程回京。7月18日晚,他回到中南海丰泽园。

    得知毛泽东已经回来,刘少奇立即赶去丰泽园。可门卫通报后传话说“主席要休息”。7月22日,刘少奇主持会议。听取北京高校目前“文革”运动情况汇报。中央文革小组的人立即发言,大批工作组,说工作组怕群众,压制民主。

    刘少奇驳斥说:“我们有材料,你们这是挑动群众斗群众。”康生拍了拍皮包说,我们也有材料。陈伯达提出要从北大撤回工作组。

    邓小平霍地站起来,指着陈伯达说:“你们说我们怕群众,那你们去前边试试!撤工作组我不赞成。”陈伯达的意见被否决。

    这时,毛泽东终于表态了。他于7月24日、25日连续同中央政治局常委、各中央局书记和中央文革小组负责人谈话,严厉地批评了工作组,说工作组一不会斗,二不会改,只会起阻碍运动的作用,都要把它撤出来。

    7月2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中央大礼堂,上万名师生挤满了整个三层大厅。大会由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李雪峰主持。他首先宣读了关于撤销工作组的决定,接着刘少奇等先后讲话。讲话结束后,毛泽东从后台走了上来,接见全体师生代表。当上万名满怀热情的青年看到伟大领袖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激动的心情难以形容,扩音器里顿时响起《大海航行靠舵手》的雄壮乐曲。“毛主席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响成一片。

    三、八届十一中全会

    8月1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与往常不同的是,“中央文革”小组成员、首都高等学校“革命师生代表”聂元梓等也列席了会议。3日,中央文革副组长王任重在钓鱼台约见了清华附中红卫兵代表,给他们看了《毛泽东主席给清华附中红卫兵的信》。毛泽东信中说:“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凡是同你们采取同样革命态度的人们,我们一律给予热烈的支持。”

    一时间,红卫兵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首都的各大、中学校里,并很快蔓延到全国各地。毛泽东讲话后,刘少奇下令放人。8月4号晚上,在清华大学东大操场召开了万人大会。周恩来在那个会上,宣布为蒯大富平反。

    8月5日,毛泽东在6月2日的《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左面,用铅笔写下了一大段文字。后他又加上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标题。毛泽东指责”自6月上旬派工作组以来的50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站在反动资产阶级立场,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了下去。“

    12日,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全会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林彪名列第二位。刘少奇在党内的地位由第2位降至第8位。全会没有选举中央副主席,但会后不久,林彪又被宣布为中央副主席。

    8月5日下午,刘少奇按原定安排在人民大会堂河北厅会见了赞比亚友好代表团。回家后接到周恩来电话,要他最近不要公开露面,不要再会见外宾。邓小平也被迫停止了工作。

    四、检阅百万红卫兵

    8月18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百万人参加的“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

    清晨5点多,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这时,广场上已坐满了人。当毛泽东魁梧的身影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时,整个广场一片沸腾,“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毛泽东从天安门城楼走过金水桥,边同群众握手边微笑向群众招手致意。然后,毛泽东戴上军帽,转身上了天安门城楼。1,5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代表,也登上天安门城楼。毛泽东还单独会见了以聂元梓为首的北大40名师生代表。

    7时30分,庆祝大会在雄壮的《东方红》乐曲声中开始。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陈伯达主持会议。林彪和周恩来先后讲话。随后,北京大学代表聂元梓等代表也分别讲了话。

    庆祝大会结束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百万红卫兵。这时,一名红卫兵走过来,把写有“红卫兵”字样的袖章戴在毛主席左臂上。第二天全国各地主要报刊以大量篇幅进行了报道。此后,毛泽东先后八次接见红卫兵。“红卫兵”运动风起云涌,席卷全国。

     五、“红卫兵”大串联

    1966年,“中央文革”表态支持全国各地的学生到北京交流革命经验,也支持北京学生到各地去进行革命串联。那时各地都成立了很多“接待站”。红卫兵在全国到处鼓动“造反”,揪斗所谓“走资派”。在破“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中,焚烧古典、捣毁文物、破坏古迹的现象时有发生。

    196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的通知》,指出现行的高校招生考试办法,基本上没有跳出资产阶级考试制度的框框,不利于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针,不利于更多地吸收工农兵革命青年进入高等学校。这种考试制度,必须彻底改革。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1966年高校招收新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

    7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发出通知:决定从本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下放到省、市、自治区办理。高校招生,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从此,全国高校停止招考达六年之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革(上)丨红卫兵大串联(10—4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rx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