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读书
老年人为何执意要给骗子转钱?

老年人为何执意要给骗子转钱?

作者: 高原行走的树 | 来源:发表于2022-01-10 14:36 被阅读0次

    新闻里几乎每天都会看到一些老人(女士较多)很固执地不听银行劝说、不听警察阻拦非要给遥远地方的陌生人转账汇款。当你在气愤不解之余,是否想到如何减少这种社会问题的发生呢?

    网络上有各式各样的专家学者给出很多不痛不痒的答案和建议,警察叔叔和媒体不厌其烦地警告,但叔叔大妈仍然我行我素,我就是有钱,我想给谁转帐就给谁转帐,我想给谁打款就给谁打款,你管的着管的着吗?

    网络诈骗看似是高科技犯罪,其实科技含量很低,他们的智商也很低,但却能屡屡得手。

    我主要感兴趣的是犯罪分子利用了人心的那些缺陷?也没有见过面,他们是怎么能建立如此亲密的关系的?一个个初中都没毕业的小伙子是如何骗得了高级知识分子的父母的?

    1.

    先听听“骗子”自己是怎么说的。我加了引号主要是在被骗者看来他们不是骗子,而胜似亲人和儿女。骗子的犯罪突破口是每个受害人都有的两大心理软肋——贪婪和恐惧。

    37岁的陈某某,他本是积极向上的青年,却因为要在短时间内“赚大钱”,走上了电信诈骗之路。他由提醒同伴“不要骗得太多,不要把卡里的钱都骗了”,到后来麻不不仁,胆子越来越大,最后锒铛入狱。

    陈某某的故事是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典型,通过陈某某的故事,可揭露电信诈骗的手法,寻找被骗者共有的弱点,为全社会做好防范电信诈骗提供参考!

    陈某某出生在农村家庭,自小学习成绩优秀,是家人的骄傲。大学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和妻子回老家创业,发展得很不错。过了一年后,一远房亲戚称有渠道买到经济适用房,陈某某发动亲友凑了27.6万元给他,谁知该亲戚卷款跑路了,陈某某因此欠下一屁股债。失意的陈某某迫于生活压力,决定铤而走险。

    “第一个小孩当时差不多出生,生活压力很大,而且别人又催还钱。”陈某某说,他的同行都是年轻人,心态浮躁,想着在短时间内赚大钱。“他们觉得做这个轻松,随便在网上就可以买到相关资料,且都是通过电话网络联系的,大家互相不认识,觉得比较安全。”他们与陈某某相似,有些学过知识,有些懂得网络,想着轻松挣快钱,“失意”的借口,让不少人陷入电信诈骗的泥潭。

    加入团伙后,陈某某被安排从最简单的接听电话做起。他跟着一名“师傅”学习,在一旁观察如何与被骗事主聊天,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取得被骗事主的信任。陈某某专门研究的是中奖信息诈骗,告诉被骗者被抽中为幸运观众,可以免费获得价值昂贵的电子产品。“利用被骗者的贪心,引诱被骗者转账一定数额的个人所得税等等。”在陈某某看来,诈骗其实就是一次双方之间的“心理战”。在观察“师傅”打电话一个月后,他尝试了第一次行骗。“由于我说话不够肯定,基本是没人相信。”陈某某说,此时,销售经历给了他启发。他开始编制各种理由,获得被骗者的信任,并很快尝到了甜头。那次,被骗事主是个不够坚定的“理想对象”,起初他也怀疑陈某某,但又不愿意放弃这个“天上掉下的馅饼”。陈某某抓住事主反复不定的心理,杜撰了不同的借口,最终“攻破”事主的防线。被骗事主向陈某某的账户汇了1000元,陈某某分得800元。起初,每当看到一些受骗者家破人亡的消息时,陈某某还会好心地提醒同伴“不要骗得太多,不要把卡里的钱都骗了”。陈某某曾经在被骗的初中女生的哀求下,将得手的2000元又悉数还给女孩。“后来麻木了。”陈某某在诈骗的路上越陷越深。

    已尝到甜头的陈某某开始组建自己的诈骗团队。他自学网页制作,制作了用于行骗的假网页。他在网上找到负责售卖电话号码的人、负责接电话的客服以及专门取款的人。购买好电话号码,陈某某将号码和事先编制好的中奖信息发给在网上找好的“量商”。

    所谓“量商”,就是发送信息的中介,由他们将中奖信息发送给这些电话号码的机主。“量商”发送1万个电话号码收费1200元。只要有一个机主上当,这1200元很快就会赚回来。这样稳赚不赔的生意,正是不少人走上电信诈骗的原因所在。

    为躲避追查,陈某某基本不会自己露面。一张电话卡只使用一次,打完一个行骗电话后,他们会马上丢弃,而用来接收被骗者汇款的银行卡也是在网上购买的。“这些卡都是在网上买的,一般带优盾的银行卡要3000多元一张,不带优盾的一套5张,3000元到4000元不等。”

    所有的“工具”几乎都是在网上购买的。一些事主以为真的中奖了,打电话询问时,陈某某会安排另外的客服,一对一引事主进入“套路”。如果事主相信了,客服会指导事主将款项打到一个指定账户,负责取钱的人会马上将卡里的钱取出。

    “我自己也收到过这样的中奖信息,我都不相信,难道还会有人相信吗?”陈某科说,他也曾收到过类似的中奖信息,但被他马上删除,觉得发信息的人很傻。但深入到这行后,他发现,被骗者的“侥幸心理”是致命的缺陷。

    “不少人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可以‘拿小钱博大钱’,例如花几百元就可以返现、得到苹果手机、手提电脑等贵重的电子产品,即使这几百块被骗了也无所谓。但他们没想到,一旦几百元汇出去了,他们就已经陷入了行骗者的圈套中,接下来就会被骗更多的钱,到后来受骗者为了拿回之前汇出去的钱,又会上当再继续汇钱,就这样一步步被吃牢。”陈某某说。

    或许到现在你还觉得自己还算聪明,不会被骗。但,那些被骗的人,都是笨的人吗?不,很多上当受骗的人中,不乏高级知识分子。被骗了,不是因为他们笨,而是因为骗子是团伙作案,且具有较强的反侦察能力,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诈骗,远远比我们想象中高级得多,也可怕得多,许多看似能够轻易识破的,你觉得很幼稚的诈骗手段,却被犯罪分子屡试不爽,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于骗子利用了人类两大心理软肋——贪婪和恐惧。

    2.

    理解人类理解犯罪,通过软件来防止网络金融诈骗

    金钱可能是绝大部分网上诈骗背后的动机,但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华威大学的莫妮卡·韦迪教授却另辟蹊径,成立项目带领团队解密犯罪背后的心理原因。她认为,理解人类,就是理解网络犯罪本身。

    “在英国,被大众化营销欺骗的人数,比被入室抢劫的还多。理解人类因素是很重要的。”韦迪领导的项目名为“大众化营销欺诈检测与预防(DAPM)”,项目成员包括来自卡迪夫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专业范围涵盖心理学和数据分析科学。

    DAPM的目标,是解析出成功大众化营销欺诈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心理学层面和技术层面上的,同时检查研究受害者和案犯的行为。最终,研究人员希望能开发出一套软件,用以识别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和交友网站中的欺诈行为,同时,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教育公众警醒在线欺诈的危险。

    韦迪说:“理解人类本身对这些罪犯的成功,以及他们说服受害者转账的能力十分重要。有些东西,在局外人看来简直太傻了——如果你理解互联网和人们在网上的行为模式,以及骗子设置貌似真实的个人资料和谈论看起来很真的话题的方式,那你就能理解这些骗局是如何成功的。”

    DAPM项目就是要寻找人们网上行为模式及其易于受骗原因的洞见,找出诈骗犯通信与正常互联网用户通信之间的异常。该项目有望查获那些可能不被注意到的细微差别。

    “若缺乏对人为什么会行骗与被骗的心理学知识,他们就做不到那么好。所以,我们需要联合起来,一起研究。”相比传统诈骗,互联网让罪犯们能以独特的方式给目标施加压力。

    “在网上,你可以给人施压让他们快速回复,大众化营销欺诈就是在网上这个人们通常冲动作为的地方起效的,这也是人们被骗的原因所在。”韦迪说道,“他们只看得到一点点信息,认为那就是真实的,然后快速响应。”

    英国国家统计局办公室(ONS)的最新数据显示,诈骗是网络犯罪最主流的类型。2015年,ONS首次将网络犯罪列到了其《英格兰和威尔士年度犯罪调查》中,而且,尽管有点儿漏报在线犯罪的倾向,网络犯罪事件总数还是达到了246万起。

    韦迪指出了网络犯罪中一个特别阴险的类型的广泛性——爱情诈骗,她研究多年的主题之一。人房两空的人,在此后时光中都还会谈起失去这段感情的心理影响。

    虽然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肯定不会对来自纯陌生人的浪漫邀请动心,但现实是,太多人都高估了自己的定力,尤其是在面对骗术老手的时候。关于人们被网络虚拟情人骗取钱财的报道屡见不鲜,然而,这对缩减骗子们的染指范围毫无帮助。

    “爱情骗局,就是与罪犯在网上建立的一段浪漫关系,骗子为财,而受害者以为自己真在谈恋爱。罪犯会花很多时间给受害者顺毛,让受害者信任他/她。”

    “或许数月,或许数周,他们就会开始要钱。然后,受害者的钱袋或许就分文不剩了。不仅如此,随之而来的还有巨大的心理创伤,某种程度上,不比钱财的损失来的小。”

    “这就是理解在线关系发展的一个极佳例子:人都没见着,他们是怎么能建立如此亲密的关系的?网上个人资料是怎么设置得如此真实,聊天方式怎么会显得如此真诚,又是如何才能骗得这么多人送钱给他们的?”

    正如从网络钓鱼到渔叉式网络钓鱼的发展历程,骗子的方法学也是随着交友网站限制每天能发送的消息数量,而从广撒网方式,渐渐趋向于更有针对性了。

    这种骗术刚开始流行的时候,男人更容易沦为受害者。但随着时间流逝,如今,每种人群都在某种程度上易受侵害。

    韦迪称:“我们调查的人涵盖很广。结果发现,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容易受骗——知道这些事,并不等于就能避免被精通玩弄人心的狡猾骗子得手。”

    正如网上骂战很容易将社会习俗抛诸脑后,骗子玩弄目标的时候也是有种疏离感的。

    “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网络抑制解除效应,让骗子不会同情受害者,不顾他们的感受。但同时,因为这些骗子而责怪互联网显然是不对的,当然,骗子必须谴责,因为受害者本人竟然告诉他们如此深入的、隐秘的信息不是?”

    “这些罪犯在心理上是没有什么同情心的,他们可能相比普通人更有心理变态潜质来做这种事。互联网仅仅是让他们有了媒介来从事这种行为,赢取受害者的信任——因为看不到伤痛而骗人这种事我是不信的。”

    “我对此进行了理论研究,对我来说,他们有能力将自己的情感剥离开,对受害者无感。行骗这种事,必须是某种类型的人才能做,其他犯罪行为也是如此。”

    不过,韦迪希望,她和她同事的工作,从长远看能摧毁这些骗子。

    除了该团队从基础上理解行骗者与受害者的工作,韦迪认为,还必须有网上行为教育的切实推动。

    “这意味着要发展出我们觉得舒服的,不会令人恐惧的措施。如果引发焦虑太甚,人们是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的。你得帮助他们找到让自己以更安全的方式动作的方法。”

    “研究越深入,我越觉得人们常常对自己应该怎么做毫无头绪。他们觉得自己在做正确的事,但实际上,他们仅仅是在交出自己的身份信息而已。”

    “所以,我们需要能够更好地沟通,帮助人们改变他们的在线行为。仅仅是说‘有骗局有犯罪嘿,要注意啊’,并不能有效保护。我们得发展更好的教育项目。当前的工作就是在做这事儿。”(资料参考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年人为何执意要给骗子转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vm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