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在欧洲发生了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即启蒙运动,在这运动中产生的文学叫作启蒙文学,启蒙文学的目的是用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知识去照亮人们的头脑,启迪人们摆脱蒙昧无知。
启蒙运动的参加者和运动者大多是文学家,如法国作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英国作家笛福,斯威夫特和菲尔丁,德国作家莱辛,席勒和歌德等。这些文学家和思想家把文学和艺术当做宣传启蒙思想的工具和批判封建社会的武器,形成了强劲的启蒙文学潮流。
启蒙文学的特征?
启蒙文学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方面较之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更具政治性和革命性,启蒙作家一方面以自然神论甚至无神论为武器,激烈批判传统教会,从根本上否定封建教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以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全面批判封建统治,表现了彻底埋葬封建社会的革命理想并展望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启蒙文学广泛而有效地宣传了启蒙思想,在推动启蒙运动蓬勃发展方面,可以说功不可没。
启蒙文学的主人公较之以往的文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的文学主人公大多为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但自启蒙文学开始,资产阶级人物和平民被当作主人公甚至英雄人物来写,成功塑造了鲁滨孙,汤姆琼斯,费加罗,维特和浮士德等一系列不朽的人物典型。
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其中哲理小说体现得最为明显。有的作品以哲学论点为中心,集中探讨了哲学,宗教,政治,教育和道德等问题。如伏尔泰的《天真汉》,卢梭的《爱弥儿》。有的作品则通过作者代言的主人公,随时发表深刻的理论见解,如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
在文体形式方面,启蒙作家广泛地采用了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艺性政论的各种文体,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小说形式多种多样,有书信体,游记体,自白体,自传体,对话体等。其中以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法国哲理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戏剧方面出现了市民戏剧,这类戏剧表现了市民和普通人的生活,突破了悲剧和喜剧的严格界限和三一律,以散文语言进行创作,开启了话剧的先河。
卢梭的自然人性观?
在法国启蒙作家中,卢梭是一个特别的人物,他对启蒙思想既有支持也有批评,主要体现在其作品中以自然人性观和回归自然说来纠正启蒙思想中的某些观点。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他把自然描述为原始人所处的原始状态,后来在伏尔泰的批评下,他把自然描述为人建立自己个性和个人世界的自发性。所以,自然意味着内心的状态,完整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回归自然就是使人拜托社会的桎梏,回归内心平和的状态,摒弃世俗偏见和封建压迫。
卢梭从自然人性观出发,提出了自然教育的理论。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有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隶现象,从而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性。
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顺从孩童自然天性的自然教育,培养理性王国的新人。其手段是生活与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法,让孩子从生活的实践中切实体验,通过感官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
卢梭的自然教育观主要体现在他的小说《爱弥儿》中,卢梭从高昂的启蒙运动中看到了高尚的对抗性质,预见到了启蒙主义的潜在危机。他基于自然人性观批判文明,不仅仅指向于启蒙运动中不合情理的东西,而且也指向启蒙运动宣扬和维护的最重要的东西。
根据启蒙思想家的观点,人的理性是人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继而建立起政府和国家,建立起所谓的现代文明。然而现代文明在促进发展和歌颂个人自由力度的同时也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欲望,刺激人们不断追求物质利益,并沉迷于对生活的享受。
因此,社会在表面繁荣下,暗藏着社会道德和风尚的败坏。在崇尚物质的社会中,人们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人在富人的压榨下残酷生活,与社会的繁华表面形成鲜明对比。卢梭正是看到了这一极不平等的现实后,在对现代社会展开反思和强烈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自然人性观。
课程:浙江工商大学《外国文学史》高万隆教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