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东山乡讯】蝶岛文苑
东山县铜陵高姓源流及人文考查

东山县铜陵高姓源流及人文考查

作者: 东山岛高永川 | 来源:发表于2018-01-08 09:34 被阅读233次
    东山县铜陵高姓源流及人文考查

    悠悠华夏,芸芸众生;人各有姓,姓各有源。中华民族素有寻根问祖,究本溯源的传统,每个炎黄子孙都希望弄请自己姓氏的起源,了解本姓氏古老的祖先。高姓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其起源可以一直上溯到遥远的炎黄时代,从起源到产生,从默默无闻的氏称到跻身中华大姓之列,期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东山铜陵高姓的产生正是沿袭炎帝血统,姜姓分支,是中华姓氏的组成部分。

    一、炎帝血统及高姓来源

    上古传说里,素被称为中华民族两大始祖之一的炎帝,是一个与神交织在一起的人物。传说距今5000年前的原始时代,活动于今陕西一带的少典氏部落首领娶了娇氏的两个女儿为妻,一位叫女登,另一位叫附宝,她们分别为少典氏生了一个很了不起的儿子。女登所生的就是号称神农氏的炎帝,位居“三皇”之列;附宝所生的就是号称轩辕氏的黄帝,位居“五帝”之首。据《国语.晋语》说:“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以姬,炎帝以姜”。所以,姬姓和姜姓也被人们视为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两个姓。姜水,又称岐水,在今陕西岐山县城东面,是渭河上的北支流。由此,有的学者认为炎帝族的发祥地就在渭河上游地区,后来逐渐向东迁移,沿黄河南岸向东扩展。在众多炎帝族的分支中,传说逢伯陵这支与高姓起源有密切的关系。

    逢伯陵,又名伯夷,一般认为他就是后来西周分封于齐地的姜尚的始祖。如《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平仲说:“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剻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姜尚“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四岳就是伯夷。司马贞《索隐》进一步解释说:“齐太公,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其封姓吕,尚其后也”。据《史记》卷三十二及《渤海高氏通谱》记载:齐太公(姜尚)就是炎帝的第五十四世孙。

    姜尚,又称吕尚、吕望,姓姜名子牙,人称姜太公。姜尚辅佐周文王南征北讨,姜尚又辅佐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政权。他因战功卓著,被分封到营丘(今山东淄博),建立齐国,为齐国开国之主,也被尊为齐太公。他整顿吏治,沿袭当地风俗,简化各种礼节,使农工商各业畅通,齐国遂成强国。公元前386年,齐国从齐太公立国,到“田氏代齐”,姜齐政权历经600多年,传20代,32个国君。

    相传姜太公的八世孙齐文公(姜赤),其中一个儿子被分封在高邑(今河南省禹川市),称公子高,其孙子名叫姜傒,时为齐国上卿,时逢朝野纷争动乱,姜傒运筹帷幄、力挽狂澜,拥立姜小白为齐国国君,即齐恒公。由于姜傒功勋卓越,有很高的威望,齐恒公封他的后裔世袭上卿,并赐姜傒以祖父的字“高”为氏,始称高傒,据《新唐书》卷71下记载,高傒系姜太公第11世孙,同时,齐恒公又将卢水地域(今山东长清县西南)作为姜傒的采邑(封地)。从此,高傒的后裔以高为姓,枝繁叶茂,高傒被尊为中华高姓的开姓始祖。

    高姓有8个郡望: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京兆、晋陵、山西。

    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高傒的第25孙高洪任渤海郡(今河北沧州)太守,遂定居于荏县(今河北景县),成为渤海高氏的始祖。此后,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渤海高氏极为兴盛,成为高氏中最有声望的一支,其后裔遍布大江南北,以至后世高姓大多自称为“渤海高”。东山铜陵高姓也是分属“渤海高”。

    二、东山铜陵高姓祖上迁徙过程

    根据《新唐书》卷71下,《史记》卷31,《高氏历代世系图》,《闽漳高氏通谱》,《云霄高家大事记》及《东山铜陵高家族谱》摘要,其迁徙过程分列如下:

    第一世    高傒,得姓始祖,居住山东省长清县。

    第十世    高柴,字子羔,系孔门72贤人之一,迁居山东曲阜。

    第二十五世 高洪,字士廉,渤海高始祖,迁居河北景县。

    第五十四世 高琼,字宝臣,北宋烈武王,随其父高乾迁居安微豪县。

    第五十七世 高耀祖,闽粤高姓始祖,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自浙江山阴(今绍兴)迁居福建漳浦。

    第五十九世 高东溪,字彦先,绍兴二年(1132年)考中进士,生有四个儿子,除小儿子与岳飞的女儿银瓶公主定亲无后外,余三子分居漳浦、龙海及南靖,其中有一孙子任湖南岳州安乡县尹,过后迁入广东潮阳,是为广东粤东高姓始祖。

    第八十世  高赞九,高东溪第二十一世孙,清康熙(1681年)举家自漳浦迁入云霄古楼高厝寨。他敬天承祖,在高厝寨修建高氏家庙,祀先祖高东溪。他有二子,长子天祥,次子天瑞。长房曾孙名龙,根据云霄高家人口口相传,曾孙龙出祖铜山。从此,高龙在东山落地生根,枝叶繁盛,薪火相传。

    东山县铜陵高姓源流及人文考查

    三、铜陵高姓人文状况

    高龙,又称高帮嬴,铜陵高氏开始祖。清雍正十年(1732年)自云霄水流沟迁居铜山(今东山铜陵镇),初来东山时,他靠卖萝卜干艰苦创业,尔后被东山崔姓人家招为女婿。他生有三子,长子出嗣崔氏(今崔武烈、崔友秋先生即其后裔),次子高君选为铜陵高氏一世祖,三子回返云霄居住。铜陵高氏至今传十二代,人口约1500人。

    自清咸丰至民国年间,铜陵高家涌现出高正扬、高正春、高炯耀、高祉卿、高柏岭、高季瑜、高连魁、高瑞忠等名士乡贤,他们开店铺,办航运,创剧团,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慈善、教育、书画、灯谜、昆曲等方面留下光彩的一页。

    (一)店铺

    东山县铜陵高姓源流及人文考查

    成发店:在今前街161号,创办人为第三世高正扬,经营瓷器、建材等国货。

    成章店:在今前街,创办人为第四世高炯耀,经营布匹、丝绸品等。

    同彰店:在今前街,创办人为第五世高汝贞,经营红糖、稻米等食品。

    承发店:在今前街,创办人为第五世高延欣,经营烟酒茶等。

    章发店:在今前街,创办人为第六世高尚勇,经营笔、墨、纸张等文具。

    怡成店:在今后街278号,创办人为第六世高琼枝,经营广东,南洋等进口杂货。

    合顺典当行:在今后街,创办人为第六世高祉卿,从事典当业务。

    (二)商船、渔船简况

    商船华芳号、华诚号、华德号,创办人为高正扬。

    同陵号电船(商船),创办人为高汝贞。

    东成号渔船两艘,渔船作业分别为定置网、牵风,创办人为高祉卿。

    金华发商船,创办人为高安府。

    利东号商船,载货量2千吨,1950年国民党部队撤退台湾时被征用,该船船壳据传尚在台湾。该船创办人为高连魁,经理为高天平。

    (三)剧社

    民国十八年(1930年),高祉卿创立东山“玉和成”汉剧团。

    1940年至1950年期间,合顺典当行开设昆曲练唱室。

    (四)清代,民国时期乡贤及学人

      “溯本追源,弘扬祖德,课遵前轨,择善而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铜陵高家子孙同样秉承着这一优秀传统。自始祖高帮嬴迁居东山以来,经一世、二世先人努力开拓、发展,乃发家致富、繁衍生息。特别是三世先人高正扬,生于清嘉庆年间,卒于清光绪廿四年(1898年),青年时期创办“成发”号国货店,而后购置“华诚号”、“华德号”、“华芳号”商船往返于天津、上海、广州等港口城市进行运输贸易。他不仅是单纯的商人,同时也热衷社会公益事业,清咸丰五年,与东山乡贤黄振昭、孙有全等人捐资倡建铜山外城,在大沃山与孙有全、陈振年等人为黄道周先生之祖坟建墓道并立碑,清同治九年、光绪十年、十七年,三次参与重建武庙及南溟书院,因此,里人尊称他为“城里高四爷”,卒后,朝廷浩授“奉政大夫”,其夫人许氏仙逝后,朝廷浩授“五品宜人”。三世高正春,也在清同治九年,慷慨捐赠关帝庙一对石雕石柱,其善举永久镂刻在乡人心中,清光绪十七年高正春逝世朝廷赠“徽士郎”(从七品)。四世高炯耀,清同治痒生,从卫夫人、王羲之书帖,临池,其时已是铜山书法名人,他重视后辈教育,长孙高柏岭后得其书风而成闽域书法大家。五世高季瑜,抗战时任铜山忠孝镇镇长,东山县商会会长、渔会会长,他积极参加筹资购买飞机,抗击日本侵略者,他创作的灯谜构思巧妙,妙趣横生,他还是东山县著名的昆曲艺人。六世高祉卿置办牵风、锭子网渔船,开设合顺典当行,还创办东山县“玉和成”汉剧团,免费为广大乡民演出,其第三子高连魁四十年代初即为教会学校燕京大学国文系毕业生。六世高柏岭,笔走龙蛇,翰墨流香,他25岁就被推举为东山劝学所所长,先后受聘于厦门、同安、石码、角美等学堂,教授国文、历史和书法,他的墨宝被厦门博物馆列入馆藏和收购目录,他的四条幅被收藏在新加坡东山同乡会,是东山县在民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大家。七世高瑞忠,师从著名画家林瑞亭先生,其国画以“构图清新、造型优美、笔法超脱、风格独特”而闻名遐迩。七世高瑞孝,其泥塑、木雕作品闻名县内外。

    (五)善举

    铜陵高家乐善好施,清同治九年(1872年)重修关帝庙时高正扬捐白银30两,清光绪七年(1881)重修南溟书院时捐白银100两。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关帝庙时,高氏店铺“同彰号”、“成彰号”、“成发号”为之捐款。民国十七年(1928年),“成彰号”出资白银500元为建宅村建城堡(遗址尚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同彰号”、“成彰号”为抗日献飞机捐款500元(芳碑立于九仙山顶)。

    四、结语

    诚如东山县原政协主席高爱明所言:“饮水思源、追宗谒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正是这种习俗使得华夏文明代代相传,远播世界……”。是的,正是华夏文明的代代相承,新时期的东山铜陵高家人,又涌现出高尚武,片冰心,(原名高茹玉),高尚平,高义谦等学人名士,他们在海洋生物研究,音乐,书画,教育等领域的成绩都对社会及家乡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激励着后世子孙。而本文对铜陵高家源流、人文考查和社会公益活动尚无法尽能其详,只是基于炎黄子孙不忘本源的愿望,推而广之,使人们更爱祖国,更爱民族,更爱家乡。

                                      2017年11月22日星期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山县铜陵高姓源流及人文考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vv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