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2-22

2019-02-22

作者: 德虔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13:08 被阅读0次

    天三、於修念住(分二科) 地一、明趣入(分三科) 玄一、標由

    【如是汝由善取如是厭離相故。】

      這下邊,第三科於修念住。第一科是於修止觀,第二科是於修光明,第三科於修念住,修四念住。分二科,第一科是明趣入。分三科,第一科是標由。「如是汝由」這前面這幾段,是指這個學者說,「汝由善取如是厭離相故」,修這個厭離相,世間上的衰損、興盛都是可厭離的,厭離相。

    【善取如是欣樂相故。】

      你持戒清淨,有堪能性,能得上人法,能得上道,能得聖道,這是一個尊貴的事情,這是值得歡喜的事情,你經過一番的修習,你對於這件事的印象很深刻了。

    【善取如是奢摩他相故。】

      你也經過長時期的修奢摩他,你已經得到了九心住,奢摩他相。

    【善取如是毘缽舍那相故。】

      四種慧行的毘缽舍那相。

    【善取如是光明相故。】

      去取得這日、月、燈的光明,睜開眼睛看見太陽的光明,或者是月的光明,或者是燈的光明。就是黑天了,沒有太陽、月亮、燈的光明,你心裡面有光明,你成功的取得了光明相。這樣呢,這是幾種相,一共是五種相:一個是厭離相、一個欣樂相、一個奢摩他相、毘缽舍那相、光明相,取得這五種相了。

    【於時時中,內心寂靜,於時時中,由隨相行毘缽舍那思擇諸法。】

      你成就了這五種相,你隨時,從時至時,你心裡面這個正念,念這個奢摩他的時候,奢摩他就出現了,那麼你內心就是寂靜,而不動亂。這是無論是貪煩惱、是瞋煩惱,那個十種相,八種尋思,和那五隨煩惱,五蓋的煩惱,不能夠影響你,你心裡面能夠寂靜住。「於時時中,由隨相行毘缽舍那思擇諸法」,「時時」就是一切時中,你願意由正念把提起來這毘缽舍那,把毘缽舍那建立起來,就是由隨相行的毘缽舍那,三種毘缽舍那之一。「思擇諸法」,要思惟諸法無常、無我、畢竟空的道理。

    【即於不淨正修加行增上力故。】

      你這幾種相,你修成功了,你隨時都可以做得到這件事,但是這個時候呢,正是修這個四念住,修這個身念住,觀身不淨。觀身不淨這裡面也有厭離相,也有欣樂相,也有奢摩他相,也有毘缽舍那相,也有光明相。「即於不淨正修加行增上力故」,也就是你對以不淨為所緣境的時候,你內心裡面正是這樣修行的時候,是有強大的力量的。

    【於諸念住,漸次趣入。】

      於這個諸念住,身受心法這個念住,「漸次趣入」就是按照次第,就是向前進步了,向前進步。

    玄二、釋相(分二科) 黃一、於身念住(分三科) 宇一、內身(分二科) 宙一、辨修相

    【將趣入時,汝應先於內身所有三十六物,始從毛髮,乃至小便,善取其相。汝應於是自內身中諸不淨物,先當發起不淨勝解,數數發起此勝解已;復令其心於內寂靜。】

      「將趣入時,汝應先於內身所有三十六物」這是釋相,前面是標由。標由這五種相的增上力;由,現在解釋這個相貌,解釋趣入四念住的相貌。分兩科,第一科於身念住。分三科,第一科是內身。分兩科,第一科是辨修相,修這個身念住的相貌,怎麼樣修呢?

      「將趣入時」還沒有趣入,但是開始趣入,「趣入」,入於四念住這個法門的時候。「汝應先於內身所有三十六物」,三十六物都是什麼呢?「始從毛髮,乃至小便,善取其相」你在奢摩他裡邊,毘缽舍那裡邊,在光明裡邊,要能取到這三十六物的相,這心、肝、脾、肺、腎這些事情。「汝應於是自內身中諸不淨物」你應該在自己內身裡面的,這麼多的臭穢的東西,「先當發起不淨勝解」你修這身念住的不淨觀,你先應該在心裡面,發動你的內心,現起來不淨的勝解,就是三十六物都是不淨的,一樣一樣都在心裡面現出來,現出來這樣的勝解。這勝解也是經過修習而後成就的,一開始人是沒有勝解的。

      「數數發起此勝解已」你一次又一次地發起這個勝解的觀想,觀想這個身體裡面的不淨,這樣子,這就是修毘缽舍那觀了。「復令其心於內寂靜」你不應該一直地修毘缽舍那觀。「復令其心」還要,你自己要下命令,叫你這個心「於內寂靜住」,不修毘缽舍那觀了,修這奢摩他寂靜住。

    宙二、結內名

    【如是名為於內身中修循身觀,依自身內而發起故。】

      這是結內名,結束這一段,它名為「於內身中修循身觀」。前面這一段文的要義,就是你在內身中修循身觀,就是按照次第,一樣一樣去觀察這不淨的相貌。

      為什麼叫「內身中」呢?「依自身內而發起故」你這個毘缽舍那觀是憑藉你的內身;你自己的身體裡邊的這些不淨,而發起毘缽舍那觀的,所以叫做「內身中修循身觀」。

    宇二、外身(分二科) 宙一、辨修相

    【次應於外諸不淨物,善取其相。汝當發起青瘀勝解,廣說乃至骨鎖勝解;或狹小勝解、或廣大勝解、或無量勝解。數數發起此勝解已;復令其心於內寂靜。】

      「次應於外諸不淨物,善取其相。」前面是內身,現在第二科是外身。分兩科,第一科辨修相。「次應於外諸不淨物」,你寂靜住修奢摩他之後,你不應該一直地修奢摩他,所以,其「次應於外諸不淨物」,就是不是你自己的內身了,是他人的,他人的而是屬於死亡的死屍,叫做「外」,因為這個死屍這時候不是有情了。「諸不淨物」那個身體的變壞了,各式各樣的不淨物,「善取其相」,你要善巧地觀想那個不淨的相貌。

      「汝當發起青瘀勝解,廣說乃至骨鎖勝解」你在內心裡面,於不淨物,諸不淨物善取其相。怎麼叫「於外諸不淨物,善取其相」呢?「汝當發起」你應該在內心裡面發動,用這毘缽舍那觀,加上念心所,要把這青瘀的相貌現起來。但是用這勝解、用這毘缽舍那觀,要注意地觀察這個青瘀的相貌,但是這個觀察是有力量的,所以叫做勝解。「廣說乃至骨鎖勝解」前面的文說過。

      「或狹小的勝解、或廣大的勝解、或者無量的勝解」你最初是觀一個人,一個死屍的不淨,一個死屍的不淨你觀成功了觀第二個。觀一個不淨,然後還是應該寂靜住;寂靜住以後再觀。這修奢摩他的止是增長定力的,但是也同時能加強你毘缽舍那觀的力量,修奢摩他的時候,是有這兩個意思的。這樣子,觀一個屍體的不淨,再觀第二個、再觀第三個、第四個,乃至到大海邊,都是屍體,乃至全世界都是屍體。

      「數數發起」你這樣觀,不能就觀一次、兩次;要一次又一次不斷地現起來這不淨觀。「此勝解已」,這樣子強有力的觀想以後,「復令其心於內寂靜」,你再令你的心修奢摩他,修奢摩他就是選一個所緣境在那裡安住不動,這樣修。

    宙二、結外名

    【如是名為於外身中修循身觀,依他外身而發起故。】

      「如是名為於外身中修循身觀」,這就是於外身中修循身觀,就是這樣修。「依他外身而發起故」,因為什麼叫作外身修循身觀呢?因為這個不是觀察自身,是觀察外邊的死屍而發起的毘缽舍那,所以這個名之為外身。

    宇三、內外身(分二科) 宙一、辨其修相(分二科) 洪一、修勝解(分二科) 荒一、於現在位

    【後復應於自身內外諸不淨物,善取其相,令心明了。】

      這是第三科內外身。內身也講完了,外身也講完了,現在是第三科講內外身。分兩科,第一科是辨其修相。又分兩科,第一科是修勝解。又分兩科,第一科是於現在位。

      「後復應於」,這個修外身的循身觀以後,「復應於自身內外諸不淨物,善取其相,令心明了」。這個《披尋記》的分科,是說現在位。後復應於自身的內,自身的外。自身的內呢,也可以變動著講,不必一定要按照《披尋記》的意思講。自身的內,就是現在在生存的時候。生存的時候,這一層表面的皮,這一層皮,是相似的清淨,但是裡面的三十六物,完全都是不清淨的。但是這是活人,這是身體。這外諸不淨物就是死掉了,死掉了,自家這個身體死掉了,變成了什麼什麼樣的不淨物了。外是死掉了叫做「外」。這樣說呢,就不全是現在位,那麼這個《披尋記》,它那段文呢,因為你加上了現在,那就不能說是死亡,因為現在還生存嘛,那就講的不同了。

    【又於他身內外不淨,善取其相,令心明了。】

      又於他人的身體,「內」,那就是生存的時候。「外」就是死亡的時候。這兩種不淨,是不一樣的。「善取其相令心明了」。

    【於自所愛,汝當發起如是勝解。】

      這裡加上這麼一句,就是你應該對於自己所愛的這個臭皮囊,你要發動這樣不淨的勝解,這樣觀察,那麼就破除這個愛了。現在第二科於當來位。

    荒二、於當來位

    【復於死已,出送塚間;至塚間已,棄之在地。】

      「復於」,也還是屬於這一科。「復於死已」,說這個人死亡了以後,把他送到埋葬的地方去。「至塚間已,棄之在地」,丟棄在地面上。

    【棄在地已,至青瘀位,至膿爛位,廣說乃至至骨鎖位,發起勝解。】

    洪二、住寂靜

    【數數發起此勝解已,復令其心於內寂靜。】

      「數數發起此勝解已」,這是第二科住寂靜。「數數發起此勝解已,復令其心於內寂靜」,還是令心寂靜住。

    宙二、結內外名

    【如是名為於內外身修循身觀。依自他身,若內、若外,而發起故。】

      「如是名為於內外身修循身觀」,這是第二科結內外名。這就叫做於內外身修這個循身觀,觀身不淨。為什麼呢?「依自他身,若內、若外,而發起故」,所以就名之為於內外身修循身觀了。這可見,人這個欲心,是很不容易消滅的,所以修觀的時候,不斷的重覆,不斷的重覆來修這個不淨觀,使令這個內心的欲,能消滅它。
    (2019.2.2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2-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xe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