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正面管教》:孩子为什么不再像我们以前那样听话了?

《正面管教》:孩子为什么不再像我们以前那样听话了?

作者: 山村静听 | 来源:发表于2020-10-09 15:25 被阅读0次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的孩子太不自觉了,最大的感触就是吃饭的时候,家里人站在村口一喊,孩子们就像是得了召唤似的不知从哪儿跳出来,然后朝家的方向飞奔,狼吞虎咽地吃下一碗饭之后节奏才变得平缓下来,而现在的孩子都是赶着哄着吃饭,稍一不留神就得罪了小祖宗,孩儿们一不高兴就罢吃,让你做爹妈的都给急死。

更别提做作业了,如果说吃饭是个小问题,能哄则哄,不能哄还可以用其他零食暂时充饥,可做作业是硬指标,老师每天都得检查,不合格的学校会直接叫家长。这下可苦了小学生们的家长,要他做吧,他不听,顺其自然吧,学校不允许,亲自捉刀吧,明知百害无一利……

想起我们那时候,放学回家的路上干掏鸟上树的坏事耽误了时间之后,只好趁暮色的微光快点赶完作业,不然明天屁股板子会开花。但现在,不能体罚孩子,孩子不交作业直接找家长,孩子在学校与老师那点事,完全成了家长的事。所以,家庭作业就成了家长与孩子较劲,家长不想参与也不行呀。

就从作业这事,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早已不是我们当初那种模式了。社会环境变了,人们对待孩子的方法变了,孩子不变才怪。

很多家长想到孩子上小学比自己那会刚上小学还痛苦,可能都会长嘘短叹:现在的孩子咋就这么难管呢?可是从没想到,这是社会进步导致的结果。

首先,以前的学习是老师对学生,没家长多少事。

那时家长大都是文盲,知识水平不高,他们能做的只是保证孩子学习的后勤,搞好学费和生活物资供应即可,而且这在大多数贫困连这都很难正常供应。

一般能够长期留下来读书的那些人,都是对读书真正热爱的人。而那些觉得读书是件痛苦的事还不得不留下来读书的人,大都是富庶家庭的孩子。在以前,对大多数人来说,读书是一种奢侈,因为贫穷,人们要把有限的劳力和时间投入生产,以保能填饱肚子,而现在,条件富庶,劳动变得可有可无,上学变成每个孩子不得不做的唯一的事,所以,孩子对作业也就产生了逆反心理。

他们认为,学习是老师和家长逼迫他们做的事,当学习成了老师督促、家长监督时,所以他们更抗拒,每天放学后的鸡飞狗跳成了中国午后四点的一大特色。

都说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而其实真实情况也差不多就是这样。

其次,现在家校共育,学校把思想教育外的任务转嫁到了家长身上。

教育是学校与家庭共同的事,学校教育完全离开了家长也不行,学长必须以正确的态度配合学校对孩子引导,但我们的职责只是该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主要是思想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而关于学业应该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事。

但是,由于思想教育不好评判与下结论,老师和家长不约而同的把思想好想成了做作业的及时和正确率的提高,两者都在家庭作业上做起了文章。

但孩子们天生是学习和反督查的高手,他们窥到大人的手段后,知道不过如此,就想尽办法与大人们制定的规矩唱反调。因为人谁也不希望被人管着,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潜意识就会拼命反叛,不管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刻意反叛。

再者,是娇养,让他们越来越不需要承担责任。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被教育的过程,教育者一定要有自主教育孩子的权力,但是,由于现在孩子过分娇养,很多家长怕孩子在学校受委屈,给老师送礼,巴不得老师优待自己的孩子,老师批评一下孩子,就有家长闹到学校,这严重干扰老师教育孩子的自主性。

所以,在孩子心里,他们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出了事反正有家长兜底。现在的中年人说很累,也不仅仅是身心的疲惫,更多的是承担了太多不需要的责任。自己的责任要承担,孩子的一切他们也要承担,似乎上了学的孩子还赖在他们身上,从没有真正放下来让他们自己行走。

老师怕家长追责,不敢在教育的时候与孩子真正独立的互动,而是踩着边界小心翼翼地释放着自己的权力,孩子们何其聪明,他们能感到老师的克制,所以更加肆无忌惮。反正不做作业,最后挨批的又不是我一个人,还有家长来顶包,他们相信家长一定会帮他们解决问题,所以对作业不上心,对老师的惩罚不太俱怕。

新的教育模式和成长环境已经形成,但新的稳定平衡的教育方法却还未确定,孩子、学校、家长还像一个不稳定的跷跷板,不确定支点,不知道平衡的力道,一切都还在摸索当中。

所以,这都是富裕起来之后,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不能以简单的一句“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以前那样听话了”的话来概括,统共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变得与以前不一样了,怎么能要求我们的孩子还像以前一样。

过去,男尊女卑,每个人都显示的是对权威的绝对服从,母亲服从父亲,子媳服从婆婆,儿女遵从父母,而今,强调每个人平等,当然,孩子们也在为他们的平等抗争着,希望每个大人都能给他们尊重与爱护,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控制与惩罚。

现在孩子的生存有了很大改善,父母都晓得尊重孩子,但现在好像尊重过了头,以为尊重就是让他们不受一点伤、不担一点责,但是,这种过份保护的做法,却是于任何一个生命都没有益处的。

因为作为一个人,他要有自己的价值感和使命感才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才在自己的生命里激发一种内在的力量,驱动自己的生命前进,敢于去挑战更多、承担更多。我们只有把他们该承担的还给他们,他们才有可能更好地自动上路。

既然我们目前强调的是人人平等,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应遵循互相尊重、共同承担的原则,把属于他们那部分的职责还给他们。要他们学会承担,首先我们要先学会放下他们,这样,他们才有可能自己站在地上行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面管教》:孩子为什么不再像我们以前那样听话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zk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