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谁干我,我就干谁!”经历一场死亡后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谁干我,我就干谁!”经历一场死亡后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作者: 重庆麓沁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20-06-22 09:45 被阅读0次

    直面死亡会引发焦虑,却也有可能极大地丰富你的整个人生。——欧文·亚隆

    01.余欢水的“觉醒体验”

    最近大火的热剧《余欢水》完结了,

    这部剧的主角余欢水,

    算是个全方位的“loser”。

    家庭中:

    地位低下,

    就因为忘买了牛奶被妻子数落个没完,

    挤公交送儿子上学路上,

    还不忘和儿子唠叨买牛奶就会迟到扣钱“生死抉择”。

    生活中:

    余欢水是个怕事的“怂人”,

    面对楼上违规装修的邻居,和电梯里遇到不讲道理的人,

    刚一开口就被怼得不敢吱声。

    工作中:

    余欢水由于业绩不行,再加上唯唯诺诺与世无争的性格,

    一直被领导者同事们当软柿子捏。

    面对生活、职场、家庭的一团糟,

    余欢水挣扎过,

    却仍然解不开这一团乱麻般的人生。

    直到被意外确诊为癌症

    直面死亡,余欢水不想再这么窝窝囊囊,白活这所剩不多的日子。

    于是面对无爱的婚姻,余欢水选择了离婚。

    面对生活中的压迫威胁,余欢水一改懦弱本性,

    到处打抱不平,见义勇为。

    “谁干我,我就干谁!”

    面对前来刁难的上司,余欢水直接大声吼出:

    “我命都不要了,我不怕你们!”

    这场让余欢水内心发生巨大转变的“癌症误诊”事件

    不就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人生重来枪”吗?

    在心理学中我们称之为“觉醒体验”

    今天初心君就来跟大家聊聊死亡焦虑和觉醒体验这回事。

    02.死亡不仅仅是艺术题材和哲学话题

    新冠病毒爆发之前,可能许多人会和我一样,觉得“死亡”离我们很远, 

    近一个世纪以来,上一次全人类像如今新冠疫情下这般直面死亡,还是二战的时候。 

    因为死亡在我们现代文化中,一直是一个“超纲”的话题

    死亡让人害怕,让人感到万念俱灰。

    仿佛只有如苏格拉底、海德格尔这样的哲学大家才能够在死亡这个“哲学话题”上说上两句。

    所以生者谈论死亡,总是会被“不吉利”打断。

    生活中我们更是用“走了”“离开了”等等词来表达“死亡”。

    去年高亚麟在芒果台的综艺《我家那闺女》里说了一句话引无数人泪目。

    “你觉得人为什么要结婚呢?”

    “因为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当父母还健在的时候,我们可能不会想着要结婚,因为有父母那堵墙挡着,我们看不到死亡。

    因为有父母这堵墙,这时候我们看到仿佛都是遥远的、抽象的、无所畏惧的死亡的幻影。

    因为有父母这堵墙,我们看到的是岁月静好。

    因为有父母这堵墙,我们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即使70岁也能活成孩子。

    一旦这堵墙倒了,我们才能真实地感觉到,原来死亡离我们这么近。

    然而面对这场蔓延全球的瘟疫,我们每个人才能够切身体会到:

    死亡面前从来就没有什么墙,我们随时都在直面死亡。

    03.死亡焦虑如何影响我们

    当死亡离我们很近的时候,

    我们总是会感到特别的焦虑,

    我们总会希望通过看那些不那么恐怖的对死亡的诠释,

    来对自己内心剧增的死亡焦虑进行缓解。

    例如最近爆火的“黑人抬棺材”的各种视频剪辑和段子:

    早在17年就有过相关的报道,但它最近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才在全球大火,

    正是因为死亡近在眼前的时候,我们需要这些段子来缓解内心的焦虑。

    但事实上,人对于死亡的焦虑,

    是从我们出生到这个世界上开始就陪伴着我们。

    也就是心理学中很著名的恐惧管理理论(TMT)

    简而言之:

    人本身就知晓自己的结局-死亡。

     

    所以死亡焦虑是每个人都逃不掉的一种情绪。

     

    而正是人们对自己生命意义感和价值感的体会,

     

    保护我们免受那种与生俱来的死亡焦虑困扰。

     

    在恐惧管理理论的引导下,科学家们实施了几百次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人类对于死亡的焦虑和恐惧会影响到包括信仰和行为在内的许多方面。

    在不好的方面,死亡焦虑会让人类产生偏见、产生群体性冲突,甚至是产生恐怖主义和侵略行为。

    然而在一些好的方面,死亡焦虑会让人开始追求更高的成就,寻求更多的意义感和价值感。

     

    而当疫情、灾难来袭,让我们每个人直面死亡,则是加剧了这种影响,

    斯坦福心理学家Carstensen认为,当我们觉得未来时间还有无限长时,会把目标放在更长远的投资上。

    例如积累人脉、职业规划等等。

    但当我们认为时间有限时,则会更看重眼前的情感意义和人生价值。

    疫情期间,网络上有两种声音很火:

    “疫情结束后我要和TA结婚”

     

    “疫情结束后我要和TA离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截然相反的讨论,

    因为死亡当前,人的目标优先次序会重新排列。

    死亡焦虑的剧增会督促我们思考,

    让我们真正看清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以前很难的问题“要不要表白”、“该不该继续忍受婚姻”,

    突然就有了答案,

    从而加速我们做出“结婚”或是“离婚”的决定。

    这样的觉醒体验,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从而拥抱死亡焦虑带来的积极影响。

    对死亡的直视让我们对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04.我们都需要经历一次“觉醒体验”般的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在欧美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不仅在各类书籍里,甚至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曾经听过这样一段亲身经历,

    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医学博士妈妈,儿子读三年级的时候,

    有一天放学回家后孩子说:

    “妈妈,明天需要您陪我去一趟殡仪馆,学校有一堂死亡教育课”

    “死亡教育?”妈妈吓了一大跳。

    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第二天陪儿子来到殡仪馆,还是被震撼了。

    殡仪馆广场正中央躺着一口黑色的棺材。

    一位牧师站在棺材旁边,微笑着说:

    “有哪位家长愿意进棺材体验一下?”

    人群一阵骚动,却没有人举手。

    儿子也拉住妈妈衣角,示意她不要举手。

    但儿子的举动反倒激起了妈妈举手的冲动。

    于是她举了手,牧师点了她的名。

    此时广场响起《寂静之声》,

    妈妈在众人的注视下,慢慢走向棺材。

    儿子紧紧拉住她的手,越攥越紧。

    妈妈挣脱儿子的手,趟进棺材,

    并“最后”看了一眼这个让她留恋的世界。

    然后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就在棺盖合上一刹那,孩子嚎啕大哭:

    “妈妈你快出来!你不能丢下我!”

    听到孩子的呼唤,妈妈心为之一沉:

    “如果我真的就这样离开这个世界,

    儿子怎么办?父亲怎么办?”

    想到这些,妈妈不禁流下了眼泪。

    十几秒后,牧师打开了棺盖,

    妈妈睁开眼睛,恍如隔世,庆幸活着真好!

    儿子扑过来,紧紧抱住妈妈:

    “妈妈,我保证,以后会更爱你,会更加听话。”

    妈妈也紧紧搂住孩子,窃喜不已。

    牧师说:“只有真正体验过死亡,才能明白生命所赋予的意义。

    这种体验死亡的教学方式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觉醒体验”

    就是生命中一些有巨大影响力和冲击力的事件,

    把我们从麻木不仁、千篇一律的日常生活和各种角色中拉出来,

    回归到本真的自我,引发人的真正觉醒。

    “觉醒体验”的概念由欧文·亚隆在《直视骄阳-征服死亡的恐惧》一书中提出。

    这种面对死亡时痛彻心扉的感悟就是“觉醒体验”。

    05.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事实上生活中,许多经历都可以是我们的觉醒体验:

    除了《余欢水》中所讲到的绝症,

    丧失身边亲爱的人,亲密关系的破裂,

    一些重要的生命里程碑,如50、60、70大寿等,

     

    重大创伤,如火灾、抢劫等,

     

    子女离家(空巢期)、失业或更换职业、退休搬至敬老院,

     

    甚至是能够传达内心深处讯息的有影响力的梦,

    都可以是我们的觉醒体验。

    只不过生活中麻木压抑太久的我们,总是会忽视这些体验,

    我们总觉得自己正在追求更好的东西,从而压抑了这种体验。

    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演讲上说自己17岁时,

    死亡教育让他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从那时开始,过了33年

    我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

    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正是17岁时的觉醒体验,

    让他把每一天当做生命最后一天去生活,

    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很多时候,尽管生命依然在进行新陈代谢,

    但我们并没有活着,或者说并没有真正活着。

    只是在死亡刹那,或经过死亡体验后,

    我们才开始有了真正的生命。

    正如欧文·亚隆所说:

    如果我们过着一种充满悔恨的生活,

    其中尽是我们还未做过的事情,

    而且我们在这一生中并没有完成自己使命。

    那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它的面目会更加可憎。

    我想这一点,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

    06.新冠是大自然对全人类的一次“觉醒体验”

     

     

    每一次天灾、人祸,

    我们总在见证着无数的生离死别。

    然而我们却总是只把死亡和“不详”“不幸”联系在一起,

    这放大了我们对死亡的恐惧。

    史铁生所说:

    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

     

    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

    与其一昧地逃避,不如开放地、诚实地讨论死亡。

    关于死亡的见解各有不同,但是这样的认知也好过被迫接受。

    当我们开始谈论死亡的时候,对于死亡的恐惧、悲痛就减弱了。

    记得许多年前一位华裔艺术家Candy Chang,

    将美国纽奥良一栋废弃屋改造成巨型黑板,

    并向路人提问“在我死之前我想要________?

    每个路过的人都可以停下,并写上他们的答案。

    而现在,一场新冠疫情,

    正在叩问我们每个人:

    “在我死之前我想要________?”

    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过去逃避、否认的做法,直面死亡、思索死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的意义,理解自己的价值。

    “在我死之前我想要______”

     

    疫情之下,你会怎样完成这个句子呢?欢迎在留言和我们分享~

    本文作者:Bill

    该文章为重庆麓沁心理原创,未经授权,不可转载。

    麓沁心理:重庆靠谱的心理机构,陪你拨开心灵迷雾,向内生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干我,我就干谁!”经历一场死亡后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zt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