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2年12月24日读书笔记

2022年12月24日读书笔记

作者: 龙套哥萨克海龙 | 来源:发表于2022-12-23 11:42 被阅读0次

    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2182小时,第2113日

    阅读《我的父亲苏秉琦》

    考古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要对中国文化、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做出正确回答。并以此为核心、框架,来系统复原中国历史的真实轮廓与发展脉络。为此,必须建立史论结合的、系统完整的史学理论体系。

    入夜,街面人头攒动,舞狮子的队伍挨家挨户从这头舞到那头,做各种表演,高潮都是由狮子大嘴里伸出一只手,设法抓到各个商店赏的红包。许多商家人员都是站在二层楼的外过道上,手持一个悬挂大红花的长竹竿,花里面捆有装钱的红包,来回晃动,舞狮队则要千方百计抓到。此时,围观的观众时而为舞狮队出主意呐喊,时而为举竹竿的人大声加油。在这传统节日里,我们的民族依然显示着顽强的生命力。

    1907 年,高阳人李石曾(晚清重臣李鸿藻之子,留法第一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起人)在巴黎创办了中国人办的第一家企业“豆腐公司”(那时,法国经济困难,牛奶价格很贵,李石曾把在高阳老家学来的豆浆、豆腐制作技术引入法国,受到欢迎)。他从老家河北省高阳县招来四十多名同乡青年,一边工作,一边读书,试行“勤以做工,俭以求学”的方法培养人才,拉开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序幕。

    1950 年,我曾问过三伯父,厂子为什么起名为“仝”,而不是同志的同。他喜形于色地问我:“铁路局的标志是个火车头,你注意到了吗,那个发明标记的人得到了几千斤小米呐。”我说我知道,像个火车头。他又说,它上面是个人字,下面的铁轨像是个工字,合起来是工人,构思巧妙。咱们厂子的仝字,不也是工人二字吗,思想很进步吧!

    来到北平后不久,他报名参加了位于西城区北沟沿路(现名赵登禹路)西侧的北平工业学院的入学考试。期间看到该学院的设备陈旧,校园里空气沉闷,比不上师范大学等学校,担心在此学不到多少技能。在与同乡和新认识友人的接触中,他深深感到国家的形势严峻,青年的责任重大,“国不保家也难保”,于是在接到工业学院录取通知书后,没去报到,决心改学中华民族的历史以唤醒民众 —— 教育救国,兴史救国。他也隐约想过将来当个历史老师,站在讲台上向青少年讲述中华民族辉煌的古代史及屈辱的近代史。于是他调头报考了爱国气氛浓烈、学术思想活跃的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文预科(那时各地的中学水平不一,所以要先读两年的预科)。半个月后,他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了。

    三伯父更加醒悟:现今国家难保了,村镇和自家也难发展生存了。他回到老家劝说大伯父、二伯父后,家里的不满情绪才慢慢有所缓和。几年过后,家里人逐渐觉得这老四还是很有远见的,也将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冯玉祥一口的保定府口音,遇到我父亲也说乡土话,立刻拉近了距离。父亲还陪同冯玉祥一家去探望了泰山孤贫(儿)院两次,也去过冯玉祥办的小学(今冯玉祥小学)。

    父亲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很是满意,曾多次说,这六年太重要了,使他懂得做人,是他成长的定型期。首先,自己的思想在与进步青年的交融中得到提升。其次,许多老师的治学精神对他的教育和熏染作用极其深远

    北平研究院得到的经费资助也主要来自法国,而不是中央政府拨款。我父亲和李石曾相识后才惊讶地得知,他也是高阳人,且和我的三伯父也有过良好接触 —— 三伯父去南方考察也来自李石曾的倡导。

    在徐老伯的长期指引下,他的脑海里逐渐酝酿形成了他晚年时呼出的理想:为重建中国古代史(史前史)而努力。

    父亲说:郭沫若在 20 年代对中国考古学的地位和任务,写得很明确也很正确。他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写道:“对于未来社会的待望逼迫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算过往社会的要求。目前虽然是‘风雨如晦’之时,然而也是‘鸡鸣不已’的时候。”这句话很是“激动人心”,使得这个学科从一开始就很健康。所以我这个从业者,光凭这一点,也要对他尊重,我就把这个守住。别人对他杂事的议论在我这里并不重要。

    徐旭生告诉了所有考古工作人员的一个行规:绝对不和收藏文物沾边,这是和南京那边的李济先生写信相互约定好的。此后,父亲一生再也没有把任何文物、甚至陶片拿回家,此生更是没有接触过任何古董,以及稀缺的古籍珍本、孤本。而母亲立下的保证“我不会动你桌子上的物件”也一直坚守了一生。我们也从小就知道,父亲的书桌绝不准翻动。到了晚年他再说起此事:“李济先生也和徐老伯一样,是位衷心爱国的学者, …… 所谓衷心 —— 那个时代的产物:全靠自觉,全盘工作不和钱字沾一点点边际。

    我有一次和父亲说起,我感觉曹禺写的《原野》不似其他几个剧本受欢迎,甚至被说成是曹禺的败笔。父亲说,这剧情在当时却引起青年一代尤其是女性的共鸣,妇女强烈要求摆脱家庭的约束,争平等求自由。又说,对于一个大号作品的功过,再过半个或一个世纪的后人来评说,也不为迟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2年12月24日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bb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