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愁岁月
再读《老农民》(影评)

再读《老农民》(影评)

作者: 静阅者 | 来源:发表于2022-12-23 11:47 被阅读0次

    再读《老农民》(文/李晋勇)

    【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树再高,叶子再多,也换不了根。电视剧《老农民》中牛大胆说:“我父亲告诉我,人一辈子除了父母以外,还有三种是可以跪拜的,一是救命恩人;二是替社会、替人民担当的英雄好汉;三是给你指点迷津,引导你走出人生苦海的人!”

    电视剧《老农民》剧照

    第一次观看周满堂编剧、张新建执导的农村题材电视连续剧《老农民》,就被其朴实纯真的言语、荡气回肠的故事所深深吸引,之后无论是再观影视还是再读书籍,每一次总会有一股厚重质朴的泥土气息迎面扑来,让我深深感受到那个年代的父辈们所撑起的一片天空,是怎么样的一种颜色。

    电视剧《老农民》以其深刻的时代主题,个性鲜明的人物(牛大胆、马仁礼,杨灯儿、乔月、韩美丽等),悬念叠出、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剧情,以及幽默的人物淡吐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再次唤起有历史认同感的观众对那个年代乡村生活的回忆与反思,它是那样的毫无渗杂的,是那样的原汁原味。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的大背景下,一部《老农民》给观众带来的这股气息,就像是一瓶经年的老酒,让人们情融于剧,回味绵长,观感思绪久久不能退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总使我的内心深处触发出对于乡土和乡土文化的一些陋见与思考。

    农民的根深扎于农村,乡土的魂深附于农民。乡,是一种社会治理单元,它的分支则是村;土,在狭义上的理解就是土地,是乡村赖以存在的物质支撑,是人类活动于乡村社会单元的的根基。千百年来,一切社会变革都围绕着土地而展开,土地问题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最根本、最难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土地孕育了文明,土地养育了人民。农民在土地上的一系列社会活动,产生了烟火相续、乡约民俗,从而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文明社会最根本的乡村基石。在经历了严酷的历史发展状态后,最终孕育出了乡土文化,形成了中国社会最原始的道德操守与精神谱系。如果土地少了农民的居住和耕种,原始的乡土文化将会被渐渐遗忘和抛弃,整个社会道德体系将变的脆弱不堪。当乡土文化处处表现出失宠般的哀鸣时,每个人内心世界里最强大的两大支柱——道德与精神,便成为了人们不知不觉中丢失的弃儿。

    生态宜居风光秀美的汾河自然生态

    我的家乡在晋西北汾河岸边的一个安静的小村庄,这里风光优美,一条汾水悠悠向南,两岸千沟万壑。曾经的家乡,山地成梯,苗木清秀、乡情浓厚,留下了一代人最美好的乡村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已离开了他们的故土,并转变了与祖祖辈辈与土地建立起来的生存和生活方式,自由自在的居住于全国各类大小城市,离开熟悉的乡土后,他们便不再受乡的约束和受土的束缚,渐渐地也就没有了农村的那种乡土气息。

    反思当下,乡村振兴需要怎么办?要靠什么来实现? 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共识:当然是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富裕的好日子好生活。但根子上要有人,当然这个人,也并不仅仅是农民,还有更难得可贵的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这些根子上的问题不解决,不管绘制的蓝图如何美好,一切将永难改变。当然,历史也曾并不只一次的证明,中国农民高贵的奋斗精神,相信在党的好政策带领下,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可以改变贫困落后的,他们不屈于贫困的精神是会创造无法想象的丰硕业绩的。

    乡与土是不可分隔的,随着季节的变化,土地会由绿到黄,这样的渐变过程是农民让土地有了生命,反过来讲是土地让农民有了等昐,每想起那种收获的喜悦,乡土便会产生了创作的灵感,最后形成了乡土文化。

    在《老农民》中,农民祖祖辈辈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对土地的爱恋,那是一种种“视土为天,视地为母”的深厚情感,这便是乡土文化的根源所在。农民的命与运、爱与恋、悲与喜,得与舍都与这千年未变的土地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恐怕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东西能将农民与土地分隔开来。

    几千年来,拥有农民的土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缺少了农民的土地变的黯淡失色。事实上,一旦人们真正离开了土地,也就不再会真正关心土地和耕种的事情了。即使是现在一些尚还拥有农民身份的人们,他们对原本耕种的土地也没有了多少热爱,他们名下的土地大多数荒芜了,或者租赁了。有时候他们也会偶尔关心一下自己的土地,但利用土地耕种并不是他们真实的想法,他们真正想要的,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农民的身份,因为这个身份将与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并以法律的形式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这个东西就是土地。

    俯瞰汾河岸边小城风貌

    曾记得,过去的山山川川都长满了庄稼,每到劳作的季节,漫山遍野不是驴鸣就是牛哞,下地劳作的人们星星点点,这山一声吼,那山便有人高吭回应。邻地的老伯挂着粪筐,用带有老茧的手,抓起一把把满含希望的粪土撒向那新犁的土地,紧随其后播种的老妻,将选好的谷种熟练而准确地投洒在犁行里,磨盘手轻踏着磨具像撑船儿一样紧随其后,清脆的鞭儿响在牛尾上,人不困,牛也不困,当对面的山沟里唱起了山歌时,一块地在一上午的劳作下变成了一幅精心描绘的图画。

    人类生生不息,乡土代代相传,文化绵绵流长。品味乡土文化中的悲情,让人更深入地了解乡土的精神内涵。悲情是苦难的农民除去对土地爱恋外,又一个赋予乡土文化的现实渊源。这种不幸和悲催,首先直接影响到的便是个人的婚姻问题。

    中国农民世代是悲情的,而中国的老式农民更加悲情。这种悲情因天时、因地理、因人事等诸多因素而生。表现为农民遇到种种苦难时因其势单力薄无法与之抗争,最后不得不痛苦地委曲自已,转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去适应命远的安排,把一个原本已十分脆弱的自己和家庭搞的更加不堪起来。

    电视剧《老农民》剧照

    在《老农民》中,牛大胆因为交给老杨家的麦子出了问题,影响了和杨灯儿的结合,让两个相爱的人一生不得结合,这表面上看是一个经济问题——穷,但实际上是一个乡村世俗观念问题,为这个问题杨牛两家较劲了几代人,这从身受重伤的牛爸爸坐在枣树下对大胆的话就可以看出,杨牛哥俩还是好弟兄,但在乡土维系的现实世界中,人就是永远也不向世俗妥协。马仁礼也是一样,他始终爱着乔月,可是眼看着爱人嫁给了别人,也只能眼巴巴的一个人喝闷酒,这其中既有一个时代的政治制度问题,当然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更多是乡村社会的忌讳。

    所有在这些故事主要人物的嫁、娶、离多难婚姻的背后,其实每时每刻都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指挥着。每一场看似不幸福的婚姻,其实在作者最初就已经为观念给了暗示。所有的这些悲情故事,反映的是一代农民对自身经济与政治问题的无能为力。当我们再结合《老农民》中全村人苦苦奋斗了一年吃不上一顿过年饺子,几代老农民男女老少常年穿得破破烂烂等等问题时,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老农民》的悲情生活,放大的却是一个时代所有人的苦难。

    再如何束缚着手脚的农民,也解不开他们与土地的恩恩怨怨,熄灭不了他们心中对土地永生的爱与恋。“活下去,还要活的更好”,这就是自强不息的中国农民坚信唯一的正确选择。

    在《老农民》中,以牛大胆为代表的一批老农民,他们凭借着脱茧破缚,艰苦创业的强大斗志,不断追求幸福生活。这些人如同被碾压在石滚下的麦子,不管自己如何受尽折磨也要成全他人,他们以真实为评判是非的标准,敢于向父辈的遗言和权力的淫威宣战,发下的誓言就要一生勇于兑现,认定道路的就要一生勇于追求。反映出了乡土文化中农民社会意识因受到压制而产生的一种奋起与拼搏,挣扎与抗争,这是一种千年延续的乡土精神。

    茫茫苍苍的黄土高坡

    改革开放的先进思想和高明政策,翻松了乡土沉痛的生长之路,改变了世代农民的悲情命运,解放了像胆大的牛大胆一样的一批批中国农民,让他们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尝试者,办起了厂,丢掉了贫困帽,过上了幸福生活。

    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振兴这块田,更需要大胆的牛,勤劳的牛,拥有不屈拼搏精神的牛。

    再读《老农民》,并向这部伟大剧作的创作者们致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老农民》(影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bb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