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多数人认为富人的财富是“来路不正”的,是践踏规则、践踏道德得来的,而最近几年,人们开始慢慢睇从“仇富”往“嫌贫”靠拢,社会主流的舆论对于富人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主要由于今年来市场经济规则不断完善,又赶上了互联网科技革命的风潮,新兴富人的阶级相比过去从事资本原始积累的富人阶级更加“干净”,同时素质也高很多,相对应的,针对穷人的指责不绝于耳,因为“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2.人们对“因懒惰导致的贫穷”充满着误解和成见。如果一个人格外贫穷,可能与懒惰有关,但在某个地方的穷人普遍“懒惰”,也许最主要的原因是劳动毫无价值。例如大凉山的人民生活在封闭、交通不便的山区,封闭与落后造成了他们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市场竞争力弱小,意识淡薄的现状,加之受教育程度低,文化上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状况,造成了当地持续贫困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现状,但是,一旦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没有人会无动于衷。
3.马克思认为:劳动者的生产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所产生的价值是劳动者再生产所需要的,比如休息,吃饭,娱乐等恢复精力,为了完成第二天的劳动做准备,而剩余劳动时间所产生的价值,则作为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剥削走了。最底层的劳动者完全陷入了这种贫困死循环中——今天的工作只够养活第二天的自己,而第二天也必须如此重复,完全没有任何时间提升自己,完全没有时间来做一些为摆脱底层而努力的工作。因为在资本主义市场的体制下,注定会造成“相对人口过剩”,因此资本家们敢完全将工人的工资压到只满足其再生产的需求,剥削了所有的剩余价值——因为这工作你不相干,自然有人干,还有这么多失业人口,劳动者别无选择。
4.穷,和懒从来没有必然的联系,自奴隶社会起,就存在“辛苦的穷人”,努力的一切都是属于奴隶主的,农民要将大部分的粮食作为地租,工人剩余价值被剥削后仅能维持自己的生活。穷极生恶——当社会的上升通道被堵塞,当穷人暗无天日,当你成为他们的对立面,你还能淡定地扮演道德卫士,鄙夷地嘲讽“拉黑你们所有的穷人”吗?
5.在这些贫困地区,法律是无效的,践行法律的机构腐朽不堪,消除贫困需要一种完善制度上的保障,然而贫困地区往往缺乏这样的一种制度,因此解决贫困需要一场彻底的、颠覆当地社会体制的变革,贫穷,不仅仅是缺钱,安全、教育、医疗等一切,都会让贫穷陷入一个死循环
6.阶级固化是每一个经济体都会面临的问题,上等劳工市场的职业很容易长成中产阶级,而次等劳工市场的蓝领极少有机会成为中产阶级,所以当务之急要缩小劳动市场差距,保持社会流动渠道的畅通,打破职业世袭化,秉持机会均等的原则,这要求一切职位都要通过一定的资格审查,开展竞争上岗机制,人才流动要靠法治、竞争、个人努力,不是靠门第、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