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再生产有三种: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从某种程度上说,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是人口再生产的基础和意义所在,国人尤甚。我们对教育的重视让西方人惊叹不已,但整体看,投入与产出的性价比并不高(《虎妈战歌》火热那会儿,我跑到国外的读书频道下潜水了好一段时间,对西方普通家庭的帖子尤其留意)。感觉西方人无招胜有招,不经意间把教育这活儿完成得轻松又漂亮,羡慕同时也疑惑。
开学已近一个月,家有学童的都深深陷入忙乱的湍流中。按学校并不固定的放学时间接、周三下午要向单位请假,参加各种家长讲座、兴趣调查、音频视频学习及每日签字、购买还要帮助制作各种学具……全职带孩子都忙得应接不暇。对于上班族更是狼狈不堪,工作上的各种催,孩子作业不理想时的焦虑,作为急流中的一片叶子,随波逐流都力不从心。望着以后黑压压的日子,许多人叹气以至感觉有些恐惧。这才刚刚开始,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所以想结合讲座,把基本问题理解梳理一遍,以此自省并抛砖引玉,欢迎家有学童的朋友碰撞交流。初心其实易忘,很多时候都是走了弯路才回头看。
一.在他现在是怎样的与你希望他是怎样的之间,横亘的是怎样达到你的希望这座大山
这三个命题都是动态的。
孩子不是父母的续集、不是父母未实现的宏愿的二传手……这些当年让人深思并深刻认同的理念现在有些烟消云散了。问过不少同为父母的,对此多是相视一笑。这些想法的作者当年没生人,自然他们的人生观也当不得真。“破”容易“立”很难,孩子不是这个不是那个,也都有道理,但孩子是什么呢?
订阅了吴军等名人的专栏,理念先进,让人眼界大开,但实操上,普通人和人家的环境不在一个层面。我现在的想法是,前面的路,对哪个人都曲折漫长,通往大路的门开在不同的位置。不要试图讨到一个不二的说法。不确定的世界里没有定论这个东西。生活没有捷径,但有选择,要努力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路。
他现在是怎样的——虽然孩子的特质从小就有倾向,但这个年龄段可塑性又很强,不能过早下结论。要淡化甚至删除“做自己”这个概念,(“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现在这个阶段,得让说这话的人走掉)对孩子暗示纵容这一点。认识自己本身是非常困难的,虽然长尾理论非常流行,但那是专业特质方面的。人格塑造还是要补短板。在养成期就把某些特质加以固话,整体上看得不偿失,特别是在没有自省意识的前提下。
你希望他是怎样的——这个期许要和父母自身的精神成长相结合。我们随着涉水渐深,有时也会反对自己当年深信的、相信当年怀疑的。虽然意识形态上变化不大,但技术形态上毕竟已经从农业社会跨过工业社会而进入了信息时代,这是真正的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拿父母当年教导我们的、有些已经上百年的原则来教育三十年后的人,细思极恐。他们注定活在我们做梦都想象不到的未来,很多理念需要我们尽力甄别方才不至于贻害后来。
怎样达到你希望的——既是方法又是过程,肯定是漫长痛苦的,只能靠耐心往柳暗花明里走。希望我们都不掉队。躲不掉,培训靠花钱找机构,教育只能靠自己。
二.作为最小的大人,小学前半阶段注意力时间短,处于他律阶段
很重要的一条:现在孩子的注意力时间是20分钟
培训机构用超长的两小时甚至3小时,再给你制造物超所值的印象时,就可以提醒自己这不但是忽悠,还根本无视教学规律。虽然专注力可以慢慢拉长,但现在让他们坐上两三个小时听讲,与坐牢无异,不如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后放飞。
专家建议各种“不要……”“不许……”的约束型命令一律少说,把它换成“……这样更好一些……”
这个看似容易其实困难。人不是机器,都有情绪,当心情不好时,事情就很难说了,尤其是屡屡犯错的孩子和处于情绪低潮的家长遭遇时。可以选靠谱的机构,分担辅导任务,不少家伙和我感慨,找了机构一段时间,家中父慈子孝的感人氛围又出现了。
我觉得最需要考虑的,反而是“他律”的度
东亚国度都是强调服从,是亦步亦趋描红式的育儿模式,注重大局稳定和治理效率,与西方注重个性尊重差异、天马行空的放任式教育风格迥异。见过很多香蕉人——从小接受纯西式教育,但一张黄种人的脸融入不了西方的主流社群,回国后又有窒息般的不适应——两头都不待见,进退维谷。
我的想法是(大概率下的思路,难以周全,因为例外同样很多):如果决定一去不回头,那就早些移民。这没啥好说的。
如果出去是为了开阔视野然后回国大展拳脚,那就等到上大学再走,选择理工科,避开法学经济学里一些意识形态色彩比较强的专业——不要认为冷门更有利,冷自然有原因。在国内的学习阶段,家长要尽力为孩子保留一份独立思考的空间,以防成为亦步亦趋的应声虫。从社会形态和人的发展上,独立思考、创新无禁区和以人为本是历史趋势。
三.情绪不稳定
原来,控制情绪脑的杏仁核20岁左右才发育成熟!让孩子和大人一样理性,实在勉为其难。
别说孩子,不少大人一辈子都没有摆脱情绪的控制。扪心自问,我们自己当年做得如何?那就做好心理准备吧(特别是即将到来的青春期)。以后的日子肯定冲突不断,大人和孩子都火上浇油时,做父母的不能像顽强的斗鸡非得消灭他们的嚣张气焰才肯罢手。先撤下来,平息情绪后再说,并且就事论事,不能像唐长老那样啰嗦。
四.处于“感性认知”阶段
感性认知阶段是机械记忆、形象教学的黄金时期,感觉这个阶段灌唐诗宋词、幼学琼林等韵文很必要。朗读以畅其气,用千百年打磨下来的经典立身固本。
之所以说“灌”,是受台湾王财贵教授的影响。这个阶段先囫囵吞枣记一些,不用长篇大论,先把种子播撒下去,到他们成人时,这些不灭的东西就复活了。民国时期学贯东西的那些大师纷纷谈到了这一点。博闻强记甚至死记硬背,在这个阶段都有意义。“知晓”胜过“明了”,省去讲解论证过程,重点告之观点结论,然后吟诵,这种方式符合幼学者的生理、心理基础。这个已为心理学所证明。
有个现象,很多家长会不知不觉就偏重甚至倾斜到英语上去。
阅读的本质是理解和体验,一味在起跑线上抓看得见、出货快的东西,看似效率高,实际上是急功近利。对母语的深度体验和准确表达是比英文更基础的知识构成。如果母语没有语感,英文也是行而不远。就算是为了实用性,还有发乎其中仅得其下的制约。
况且,现在母语的基础性地位,已是大大强化。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是孩子的普遍现象。拉开的时间,就可以追溯到小学这个自由阅读阶段。以此自警,不要本末倒置。在汉语这个魔力无穷的殿堂,慢慢涵咏,不仅滋润生命,培养的语感也足以迁移到外语中去。(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