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八年,明英宗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支持下,废黜了景泰帝朱祁钰,重新登上帝位,史称“夺门之变”。不久后,景泰帝朱祁钰离奇驾崩,英宗下令将他生前的后妃全部殉葬,这一命令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与反响。
其中,现在身为郕王妃的汪皇后成为了朝中众人关注的焦点。有大臣李贤为她求情,使她暂时免于一死,直到正德元年才去世。然而,其他妃子却无法幸免,仍需殉葬。这种殊途同归的命运差异引发了社会对皇室权力与人性冷漠的反思。
在汪皇后殉葬问题上,大学士李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汪皇后已被废黜并幽禁深宫,加之其两位女儿年幼,应不予殉葬。英宗采纳了他的意见,使汪皇后免于殉葬,并允许她搬离皇宫,居住在景帝以前的王府,这一决定为冰冷的政策注入了一丝人性的温暖。
更令人唏嘘的是,即便是已故的杭皇后也未能幸免于难。英宗对当年代宗废去自己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怀恨在心,非常痛恨杭氏母子,下诏将杭氏“肃孝皇后”的谥号废去,同时还毁坏了她的陵墓,杭皇后的梓宫下落不明,其尸骨也不知去向。除了陵墓被毁,尸骨无存,皇后地位也不被史官所承认。此时,杭氏的父兄已死,英宗便削其弟杭敏之职,命还归乡里。而杭氏所生之子朱见济,也由“怀献太子”降为“怀献世子”。
这种对已逝者的不敬之举引起了社会的愤慨与谴责。在这场殉葬风波中,人们开始深刻反思皇权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