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森·冯在他著写的《癌症密码》书中,回答了关于癌症的几个关键问题:癌症的特征有哪些?是什么导致了癌症?生活中有哪些致癌物?如何预防癌症?治愈癌症的希望在何处?非常实用。如果能够认真领会体悟,了解致癌和治癌的关键因素,应该就不会“谈癌色变”了。

我在前四篇聊了“癌症的特征”和“是什么导致了癌症”。在“是什么导致了癌症”中,谈到都有什么能“慢性亚致死性损伤”,我们要引起重视。
那接下来我们来聊癌症的发展。我们每个人体内其实无时无刻有星星点点的癌细胞出现,但是我们的免疫系统会杀死它们。
癌细胞怎么发展成癌症的?
癌细胞实际变成癌症的难度非常大。这个难度像什么?就像我们地球人想在火星上生存一样。
首先你的细胞得有机会变成一个癌细胞;其次,你的细胞要突破原有的位置,进入血液循环。其实血液里充满了危机,大量的免疫细胞随时去捕捉这些癌细胞,即便个别幸存的癌细胞存活下来,它还得想办法上岸。上岸以后,就像人到了火星一样,如果你的细胞没有穿宇航服,它不可能在火星表面活下来正常地生存。
很多癌细胞进入血液系统以后,直接被血流冲碎了,因为血流的流速是很大的,所以它也是一个艰难“创业”的过程。
但它为什么能够成功呢?
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颠覆大家既往认知的观念,就是人们都以为癌症转移是晚期癌症的表现,但其实很多癌症在早期的时候就已经进行了转移,它会释放一些细胞进入循环中,这个叫作微转移。癌细胞一开始被释放进血液中的时候,可能有大量的癌细胞被血液冲碎了。没关系,慢慢再释放一部分,终究有一些细胞能够适应,就可以幸存下来。它会产生一些基因的突变,适应外界变化,然后藏在身体的哪个犄角旮旯的地方。等它慢慢地发展壮大一点以后,它再重新回到血液循环。终于有一天,这些产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重新回到了肿瘤原发的地方,回到了自己的庇护所,这个时候就不得了了,癌症就进行了自我的播种,因为这个时候,回到原地的癌细胞已经是经过了一番洗礼以后更强大的细胞。
癌细胞被锻炼出来了,随后它再不断地复制分裂出来,再去释放一部分。所以癌细胞的发生其实是一种周而复始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癌症很难治疗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癌细胞不是到了晚期才转移,而是早早零星地散布在各处了。
医生在临床经常会遇到一些更极端的例子。比如,一位病人,二十八九岁的年纪,脑子里突然长了三个特别大的肿瘤。当时医生以为是良性的肿瘤,最后切出来一看,居然是个腺癌,回过头才发现,原来是肺癌转移到脑了。
所以很多时候癌症都已经转移了,转移的肿瘤都已经出现症状了,都接受手术治疗了,这个原发灶还没找到呢,需要反过来推。
跟癌症发展有很大关系的四个要素有哪些呢?就是说,什么东西会促使你体内的癌细胞更容易建立这样的根据地?
第一个就是营养。营养为什么跟癌细胞有这么大关系?
人们发现了致癌因素以后,知道烟草是排名第一。后来大量的科学家在研究排名第二的致癌因素是什么时,发现跟饮食息息相关。
最开始人们都以为,饮食结构是指吃哪些东西容易防癌或者诱发癌症,研究完了以后发现都不是。但是唯独一个指标是特别明确致癌的,就是肥胖。
我们现在评估一个人的体重指标,用的是BMI指数。BMI指数是国际上用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来数值。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是国际上常用的评估人体营养状态、肥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指标。正常范围是18.6~24.9。如果一个人的BMI指数超过了30,癌症的发生率就会快速上升。如果大于40,属于病态肥胖的话,癌症的发生率就会更快速地上升。
为什么肥胖会引起癌症?
人们发现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就是胰岛素。我们体内有很多升糖的激素,但是降糖激素就只有胰岛素,所以胰岛素特别强大。
为什么胰岛素会导致癌症呢?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生长的因子。其实身高也和癌症相关,一个人的身高越高,患癌的概率就越大,每高10公分,癌症的发生率就高16%,所以这就很好理解,生长因子会促进细胞分裂,也就增加了癌变的几率。
大家一定要小心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本身就会导致胰岛素出现大幅的改变。糖尿病和癌症关联紧密。
患有糖尿病的人,特别是2型糖尿病,会出现胰岛素抵抗,他的胰岛素水平会变高,就会使得体内的细胞过度增长,增加癌症的发病率。
患糖尿病的人,有两种治疗方式,一种是口服二甲双胍,如果不行的话,只能注射胰岛素。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患癌的概率比单纯使用二甲双胍要高44%。
这么说以后,是不是有好多人不敢打胰岛素了?
所以我们要尽早开始,尽可能地不要让自己太胖。而且在1909年的时候,人们就发现限制热量能够明显地让小鼠的癌细胞不生长,在猴子的实验中也得出了类似的实验结果。(待续实体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