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元一五二九年一月九日上午八时,
江西大余青龙埔的一艘夜行船上,
一位行将离世的老人,
缓缓地睁开眼睛,说:“吾去矣!”
竖立一旁的学生泣不成声:“老师,有何遗言?”
老人微微一笑,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位老人不是别人,
正是被称为两个半圣人的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
一四七二年十月三十一日出生在浙江余姚龙泉山。
阳明先生生于龙泉山,逝于青龙埔。
终其一世,立德、立功、立言,成就三不朽。
(二)
阳明十一岁时,随时选新科状元王华,
他的父亲迁住北京。
次年某日,身为状元郎父新访老师于私塾,
见儿子与众生嬉戏,
手执令旗,左旋右转,如临大阵,
父怒斥:吾家世以读书显,安用是为?
子对:读书有何用处?
父:读书则为大官,如汝父中状元,皆读书之力也。
子对:父中状元,子孙世代还是状元么?
父:止吾一世耳,汝若中状元,还是去勤读。
子对:一代,虽状元不为稀罕。
子问师:何为第一等事?
师:唯读书登第耳。
阳明对: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学圣贤是追求内圣,登科第是外在世功。
登科第只管一世衣食,学圣贤方能永垂不朽,
从此开启一生追求圣贤之路。
(三)
十八岁时,一改顽虐性格,始慕致圣之学。
虽为状元之子,也得从事辞章训诂之学,
以先生之聪慧,不费吹灰之力,
乡试这个时谓正途,一举成功。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在此后会试中,竟三试未第。
先生却不以未第为耻,
还结诗社、研兵法、学内丹。
十年之后,再逢春闱,
得赐二甲进士出身第七人,观政工部。
履职建设部门历来是一碗水里三升油的美差,
即使今时今日,也是老虎最多的衙门,
立志成圣、不甘庸碌的王阳明,
便祭出一篇惊世骇俗的《陈言边务疏》
力陈时弊:沮抑正大刚直之气,而养成怯懦因循之风。
故其衰耗颓塌,将至于不可支持而不自觉。
纵使不世出的王守仁,
对这位皇帝顽主也无可奈何。
空言无益,实干兴邦,
阳明再履新职:督造宁王墓。
以兵书之学统御民工,
编什伍,定制度,明赏罚。
一番历练之后,明了权力的运作威力。
这为之后平宁王叛乱、南越骚乱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再度调职时,成了乡试的出题师,
终于有以刀笔化乾坤的舞台了,
首道试题: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此时,已显出心学特色,
既有道不同不相与谋的孔孟先师的道统,
又有扭转甘为犬儒、逐权追利的侠义手段。
然而,世相士风已如此根深蒂固,
岂可是一朝一夕能转变的,
没有士这个阶层的支持,
再宏伟的济世蓝图也只有束之高阁了。
(四)
正德元年,时年三十五岁的王阳明,
遭遇了史上最有名的大太监刘瑾,
一个敛财事主,一个欲匡世风,
针尖遇上麦芒,
一场大战拉开了序幕。
公元1506年10月28日,北京紫金城,
上演了一场集体辞职的逼宫大戏,
手段了得的刘瑾岂可让这群书生得逞,
杖军棍、革功名,悉数五十三人。
王阳明怎会例外,能做的只有诗了:
百年巨子悲何极,夜夜江涛泣子胥。
敢将世道一身提,显被生刑万死甘,
满腹文章宁有用,百年巨子独无慙,
涓流裨海今真见,片雪填沟旧齿淡。
昔代衣冠谁上品,状元门第好奇男。
出了昭狱王阳明,
伪造自杀于湖的现场,
逃离了锦衣卫的追杀,
在南中国绕一个大圈,
到了他谪戍之地——龙场。
(五)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王阳明在他第三个甲子开启之年,
到了贵州龙场这个瘴毒遍地、言语不通之地,
历经苦难的南越阳明子,
终不负十世书香精魂的传承,
蛰伏三载,悟出真谛:
吾性自足,知行合一,
著书四十六卷,兴书院两所,授徒两百人。
心学的火从这里开始烧向全国。
五年的流放生涯结束了,
阳明也终成心学大师。
少了圆滑遁世的佛老倾向,
多了静和入世的儒士风骨。
他化佛道的静坐为静虑,
以养慎独的真功夫。
是时政坛风急雨骤,
仍强调料理“我心”为第一等事,
他将儒学士风下沉到亲民,
于日用中做功夫,于妊席间显真学。
天下志士无不心慕神往,
身可益发宁论屈,志存经国未全灰。
他成了一座峰,
吸引着天下良知的力量。
(六)
历经数年的平盗寇、灭流贼的兵事生涯,
阳明的入世手法也更加精纯,
上至陈书奏事宫廷,周旋于官宦,
下至开府安民治吏,统御于民间。
他再也不是腹论诗书的书生了,
立功的时机到了。
正德十四年,四十八岁的王阳明,
宁王朱宸濠招兵买马、结交官宦,隐忍数年,
终于,率十万大军,反了。
适时,阳明离任途中,
听闻宁王反,聚合些几小吏,
行间、用诈、布疑、伏击、奇袭,
以绝对劣势、闪电神速,建不世之功。
《明史》评王阳明:
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
(七)
古之大儒,
毕生追求:立德、立功、立言,谓三不朽,
春秋以下三千年,
至臻此境界的人两个半:
孔子、王阳明、曾国藩。
王阳明奋力一生,
于立德:入圣境、结圣胎、终圆圣果、德昭后世;
于立功:灭流贼、平叛乱、开府安民、教化四方;
于立言:建书院、广授徒、解疑答惑、著作等身;
孔子谓弟子:
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
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
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
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
王阳明一生与龙结缘:
生于龙泉山、开悟于龙场、逝于青龙埔,
以龙来形容,名副其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