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童年以及对乡镇的记忆【图片】

童年以及对乡镇的记忆【图片】

作者: 大失落者 | 来源:发表于2016-10-10 07:55 被阅读0次

    出生在90年代中期的沿海小城的这一代人,我这一代人

    前脚才刚刚从父辈的饥饿记忆中走出来,后脚就亲历了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巨变。

    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我的整个世界似乎一直在动荡不休。记忆是那么不真实,出了推土机的轰鸣和白墙上的大大“拆”字是持久的,似乎任何建筑都会随时消失。

    和几位好友聊天,不由感慨,我们的学弟学妹们,仅仅几岁的年龄差距,却有着一道难以跨越的代沟。他们的成长的记忆,大概完全是在那个“新世界”中吧。更多的新奇有趣,却少了点朴实真情。

    最近看到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我决定挑选一部分出来,拼凑出我儿时的生活过的小镇。真实的照片拍摄时间、地点是错乱的,但拼凑到一起却恰如儿童的记忆,是一种印象罢。

    苏州,木渎。李玉祥作品。儿时小镇的爷爷奶奶辈的装扮 儿时小镇的补锅匠,从巷头喊到巷尾。通常经验磨剪刀,张小泉的剪刀,是那个时代的最爱。 小时候的理发店。一个老师傅,几把磨得锃亮的剪刀,伴着机油味,一气呵成。 渡口的小船 繁华的集市不过如此 那个时候的办公桌。 大家总是先用石灰刷白墙面,打上各色标语,不多久就被人刷出各色的小广告 那时候的偶像。图为顾城夫妇。那时候作为知识份子,总是要顶上一副大蛤蟆镜的,男生要留长发。 镇上老爷爷们的形象,他们总是面带着微笑,且能准确叫出你这个小屁孩的名字。 那个时候,窦唯、罗大佑、崔健、刀郎才是流行 “不可描述”的“洗头店”,那里是小朋友的禁地 那时买菜还用秤砣,要是卖菜的不是熟人,还要防止小贩作假。往往自己还带着秤砣以防万一。 “收辫子”

    后记:

    父亲的书柜里曾有一本林语堂先生的《My country and My people》,那本泛黄的英文书有着好闻的书香味,虽然也看不懂,但是自己就是止不住地偷偷翻开阅读。后来长大了,离经叛道,读了赛珍珠的《大地》、孔飞力的《叫魂》、李敖的《北京法源寺》、韩寒的《一座城池》。慢慢爱上了在文字中感觉过去。可惜奈何自己文笔有限,只得转而摄影。从最早的糖水片,到后来慢慢爱上人文纪实。我理解的真正的摄影,大概就是留下真实的时光吧。中国几千年的乡土,在近代的一百年里撕得粉碎。仿古的建筑、修复的文物,总是少了那么一些“锅气”,仅仅是廉价的商品与造物。所以我们大抵是要感谢摄影师的,给我们留下许多时光和回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以及对乡镇的记忆【图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mm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