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本没有人,生物进化久了就有了人。
人是什么?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有关人的一切研究都是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上的。如果人是猿猴变的,那么今天动物园的猿猴为什么不能变成人呢?
观察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很容易发现人与猿猴的联系,不仅仅是体形上相似,而是性格上相近。 如果你带孩子进入动物园,他最感兴趣的生物或许就是猿猴,即使父母从来没有告诉他“猿猴与人的近亲关系。”
赖瑞和是我心中为数不多欣赏的历史学家,接近他是因为我的毕业论文与唐史有关。不过,那篇论文现在我除了只记得结构之外,对语言已经失去了印象。正当我因为年龄增长记忆力衰退的时候,才发现赖瑞和的封笔之作,居然与唐史无关,而是研究“人从何处来”。正因为如此,刷新了我对历史的认知,历史不仅仅是有人之后的生产生活,在有人之前就已经存在历史。
在600万年里,人怎样从“像猿”变得“像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劳动创造了人”,但对于一位有良知的学习者而言,劳动这个事太宽泛、太笼统,至于“劳动”如何定义完全取决于人的喜恶。某种意义上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并不是令人信服的答案。更何况,在大千生物中,劳动技能比人强的比比皆是,正如鸟能筑巢、蚕可吐丝。尽管在形体上它不可能成为人,但是它们已经具备人的潜质。
人之所以为人,可能与工具有关。工具的使用是人自身体力智力的延伸。工具理应不拘一格,可以是自然界本身存在的,也可以人使用工具创造的。不过,工具的进步并没有推动今日人类的继续演化,哪怕现在我们可以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假设在工具加持下,现代人类还能演化,出现的景象只能比人类诞生史更加丰富、更加深刻。你会懂得从简单的生命到复杂的生命,更多的是时空的因缘巧合,你所能定义的远远不会超过你所能想象的。赖瑞和在《人从哪里来》中除了学术严谨可信外,洋溢着现代生活即使被忽略从来未消失的真、善、美。
与其研究人从哪里来,不如去判断人向哪里去。我们已经知道恐龙灭绝在地球上真实发生,那么人类消失也会在亿万年之后到来。当这一刻到来之前,我们是否做好了一切必要的准备,为更高级的生物留下研究人类的线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