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0 day41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6014/885f7668f508eedc.jpg)
《繁花》写人情世故,风土面貌,四章五章写细碎复杂。人们都说金宇澄的文学是弄堂里的文学,金宇澄先生说文学就是人学。在60年代和90年代这两条时间写作线上自由切换,零杂的故事没记住多少,但却烙印了上海的时代印记,非常有时代感和地域文化感。
比如那个年代人的集邮换票,场景真实再现了那个年代人们集邮的兴趣、学问、经济投资。邮票上的学问,集邮的经济价值等等,邮政明信片、邮资封、小全张、小本票、小型张、纪念邮戳这都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代入感非常强。
作者在写蓓蓓吃的一根棒棒糖时,还特别写明了“求是”牌的棒棒糖;写“蓓蓓说,淑婉姐姐讲了,不要紧的,全部是文雅人,跟外区阿飞不一样。”“求是”和“阿飞”这些简单的词太有时代感,写得通俗,真实贴切。
整个对话行文穿插历史,写苏州时带出了太平天国时李秀成与“长毛”的战斗,写桃园三结义,写到了刘备、诸葛亮、关公关老爷,文学离不开历史,文学在历史的沉淀下历久弥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