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课堂一直在任景业教授主张的“分享式”理念教学中行走。今天我又以学生的身份,在一旁倾听孩子们玩味《月光曲》一课中的语言文字。晚上7点半回到家中,白天课堂上孩子们思维的洞见和观点的碰撞,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抹去,忍不住掏出笔记本记录下那些精彩的瞬间。
【教材介绍】《月光曲》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本课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皮鞋匠兄妹俩,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片断教学背景】孩子们提出希望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背景和过程。循着孩子们的思维,我引导大家从一百多年前德国时代背景进行了分享,为学习课文做铺垫。接着,顺势引导孩子们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经过大家的阅读浏览,纷纷指出文中人物的“三轮对话”是理解体会《月光曲》创作过程的关键语段。于是,我采用分享式教学“问题——思考——分享”的教学元素来处理这个关键性的教学环节。
【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找出并细读文中的三轮对话,批注你从中的阅读体会,我们三分钟后分享交流。
(过渡:三分钟后,小组交流;五分钟后,小组代表在全班做分享)
·第一轮对话:皮鞋匠兄妹俩对话(略)
·第二轮对话:皮鞋匠与贝多芬对话
生1(中心发言人):同学们,下面由我们小组来分享皮鞋匠与贝多芬对话部分的品读。首先,请大家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全班齐读)同学们,你从“皮鞋匠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这句话里的“站起来”“先生”“您”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2(小组成员):我读出了皮鞋匠很有礼貌。
生1(中心发言人):我有追问,请问你从皮鞋匠的有礼貌这一表现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中心发言人面带微笑,一边追问,一边把目光投向了小组其他成员。小组内孩子没有一个发言,教室里暂时一片宁静,其他孩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台上的中心发言人,希望给出答案。)
生1(中心发言人):是的,我们结合刚才分享的时代背景,不难知道皮鞋匠兄妹俩过着当时德国劳动人民最苦难的日子。虽然兄妹俩生活贫穷,但他们却依然保持着人性中最善良、最美好的一面。所以,皮鞋匠面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但他仍然彬彬有礼这一举措就不难理解了。
生1:(中心发言人):同学们,贝多芬对皮鞋匠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在这句话里,贝多芬为什么不直接向皮鞋匠兄妹俩介绍他就是贝多芬呢?他明明听到盲姑娘与哥哥的对话,知道盲姑娘十分渴望亲自听一听自己弹曲子的。
生3(小组成员):因为贝多芬想给兄妹俩一个惊喜。
生1(中心发言人):我认为贝多芬是故意没告诉这兄妹俩自己是谁的。因为贝多芬是大艺术家,如果告诉了兄妹俩真相,他担心会惊吓到他们的。
生4(小组成员):我赞成。是的,贝多芬虽然是大艺术家,但是他特别能为穷苦的劳动人民着想,同情关爱劳动人民。我这样说的依据来源于贝多芬的一句名言。在课前预习中,我查到了贝多芬说的这一句话:“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这点该是多么幸福。”
“哗哗哗……”当台上小组分享到这里时,台下其余孩子情不自禁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跟着孩子们使劲的鼓掌!这掌声,不仅送给的是孩子们的精彩发言,最重要的是为他们的会学习、会思考,有独到见解而鼓掌!
当然,听到这里,作为老师的我不禁一阵窃喜:太棒了,这孩子这一发现和思考,正契合了单元阅读的主旨!本单元的主题是体会艺术之美,但课文的内涵不仅限于艺术,也反映了大艺术家对底层人民的关怀,要多角度引导孩子们来认识本单元内容的情趣。
两个人物,两句话,一个非常简单的情节,却被孩子们“玩味”得如此有声有色!毕竟是一篇经典文章,课前解读这篇文章时,我就对自己的思维进行了一次次清空,努力契合当下孩子们的学情来引导他们学习这篇经典文章。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的思维亮点竟然在皮鞋匠与贝多芬的这轮对话中。这不就是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吗,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写法融汇贯通于学习中了。老师平时苦口婆心讲解的写作手法,如此迎刃而解。
这一节课中,孩子们既展示出了我预料中希望看到的品读理解,也展示出了我意料之外的精神碰撞!在分享式教学中,我和孩子们徜徉在语言文字的“玩味”中,领略到不仅是文字的魅力,还有文章的情趣。分享式教学,助推着孩子们思维亮点的生成,同时也助推着我一路走在幸福教师的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