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包头,还有这么大的雾气,真的是少见。
早上送孩子,在小巷子里,还没感觉到雾大。拐到大马路上,只见大雾铺天盖地,充塞在天地之间,天与地连成一片,灰蒙蒙,白茫茫,所有的高楼大厦一夜之间隐匿的无影无踪,大雾就像一堵墙,竖在你眼前,天地忽然变小了。
这么大的雾,车开的谨慎又小心。目之所及,红绿灯模糊在大雾中,对面的车看不见车身,只有两个车灯像两个怪兽的眼睛泛着白光,朦胧在雾中,仿佛进入了动画片。跟着前面的车慢慢挪,瞬间功夫,前面的两辆车被大雾吞噬,不见踪影,连红色的尾灯也看不见了。让你顿时有一种幻觉,仿佛这大雾,就是那怪兽,张开的血盆大口,把一辆一辆奔跑的钢铁车瞬间吞在肚子里。看着后视镜,看到一股灰白的浓雾像飓风一样从后面卷过来,立刻把后面的车包裹住了,后面的车立刻朦胧成点点灯光。我能真切的感受到一股湿冷的寒气掠过我的车窗,我也被装在大雾这个袋子里了。
蚩尤塞寒空,杜甫说的不错。11月份的大雾,带着湿气和寒气,沁骨的凉。想到蚩尤和黄帝大战的故事。蚩尤会制造大雾,皇帝为了对付他这一招,发明的指南车。即使在大雾中,也能准确的辨别方向。所以后来人们就用蚩尤来代表大雾。这几天正在读叶嘉莹写杜甫的诗,杜甫在冬天的11月份,穿的破衣烂衫,凌晨经过了骊山,遇到了大雾,腹中无粮果腹,又冷又寒。而皇帝和杨贵妃在骊山泡温泉。于是他写下了自己的见闻感受,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霜寒衣带断,指直不得结。他这种感觉,在塞北的包头,以前是没有的。因为往年的这个季节,已经天寒地冻,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这儿的冬天干冷干冷的。这个地方比陕西的骊山要冷的很多。而今年天气暖和,已经立冬好长时间了,供暖都一个月了,天气不太冷,秋雨多,湿气又大,所以才能看到这样的奇特景观。也让我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杜甫逃难的不容易,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还想着比他更可怜的老百姓,怪不得人们叫他诗圣。我一边走和一边和孩子分享着大雾的故事。
路两侧的高楼以前坚硬有型,在雾的装扮下,隐隐约约,忽然有了几分朦胧美,有一点风姿绰约的感觉。大雾给这冷冰冰的楼群穿上了一层朦胧的薄纱,这楼群看起来若有若无,隐隐绰绰,有了几分姿色。此情此景,古人的一句诗跳了出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孩子也为这大雾惊叹,顺势说下去,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到潇湘去。孩子背完了,感觉这首诗与眼前的情形不一样。那首诗毕竟是写春天的。于是他就开启了改编模式。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前车望断无寻处,可见塔吊空中飞,喇叭声里急行路。快点开车,冲过绿灯,着急忙慌无重数……
就在他念念叨叨,让我快点开车,他害怕迟到的催促当中,我也把它准时的送到校门口。看着他在值周家长的护送下,穿过马路,一溜烟向学校跑去,绿色的身影从大门一闪不见了。我的心跌到肚子里了,总算没迟到,我也放松心情,一路向单位开去。
走到单位附近的一条宽敞马路上,忽然有种陌生感。两侧的楼群全部隐没在大雾中,对面山上鳞次栉比的楼房,连同那山都被格式化了,没有了。我好像走在一片雾的海洋里。我在想,如果没有周围这些建筑作为路标,我们就失去了熟悉感,我们还能找到家吗?我们靠什么来定位自己的,也许就是周围的生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