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英语启蒙:打通孩子的英语耳朵的3点建议

英语启蒙:打通孩子的英语耳朵的3点建议

作者: 软实力英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5-15 22:54 被阅读0次

这是【软实力英语】分享的第872篇原创文章。

大童(8岁以上)学英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忽略英语听说的训练,直接开始进入阅读,结果是早早地走上了传统的翻译和单词背诵的老路。

不是说传统的方法不好,对于大童来说,效率可能会高一些,但是,很容易最终学成了“聋哑英语”。众所周知,中文的阅读启蒙是借助了汉语拼音,与此相似,英文的阅读启蒙需要借助自然拼读(phonics),它是连接听力和阅读的桥梁,其作用是“见词能读,听音能写”。“见词能读”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还可以激活大脑中的听力词汇,进而明白了单词的意思。

所以说,学好英语阅读,还需要积累听力词汇,打通孩子的英语耳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从小规划,需要日积月累。

今天,苗爸分享的主题就是:如何打通孩子的英语耳朵?

01

听懂

在英语启蒙领域,有一个词大家非常熟悉,叫“磨耳朵”,也有人称之为“灌耳音”。无论是哪种称谓,意思都是说要有大量的听力输入,仿佛小孩子只要多听就能提高英语的听力水平。

对于这一说法,苗爸在很长时间里也是深信不疑,并且身体力行,拿苗苗做实验,结果证明,没有正确的引导而盲目地扩大输入量,真的是在浪费孩子的生命,效果事半功倍。

苗爸真正体会到这一点,是在我带她学日语之后。因为缺乏听力基础,虽然苗苗经常观看日文动画片《海贼王》,但是她的日语听力水平并没有因为大量的音视频输入而有所进步,她主要还是靠看中文字幕理解故事情节的。

通过这些实践,苗爸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磨耳朵很重要,但是,在启蒙阶段,听懂远比输入量更重要。关于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将会直接影响到父母对孩子的英语听力输入的方法差异。

有的父母属于“放养型”听力输入,即不管输入材料的难易程度,直接把孩子交给动画片,只要不哭不闹即可。还有的父母走向另一个极端,反复播放动画片,希望孩子能够听懂每一个单词,结果孩子又失去了看动画片的乐趣。

至于具体如何听懂,苗爸曾经分享过类似的话题。大体方法如下:

第一,TPR积累听力词汇。

所谓的TPR,即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英文全称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瑟博士首创的。其理论基础就是向学母语那样自然地学会外语,通俗地说,就是在生活中使用肢体动作帮助孩子明白英语指令的意思。

一般来说,只要认真学会“苗爸英语启蒙TPR闪卡”,大概能够掌握700个左右的听力词汇。在此基础上,再看英文动画片,就容易多了。

第二,动画片分级输入。

关于动画片的选择,苗爸曾经分享过类似的文章,先以教学类动画片作为导入,例如《亚克迪》(yakka Dee), 每一集两分钟左右的时间,主要是围绕一个单词学。换句话说,孩子没有必要听懂这一集的每一个单词,主要掌握本集重点训练的一个单词既可,全部看完,孩子至少掌握了60个生活听力词汇。

教学类动画片看过之后,可以进入到故事类动画片的观看,例如《大毛怪玛泽》(Big Muzzy),虽然难度和语速都有了增加,但是,因为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式的不断复现,孩子也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其意思。

02

模仿

不仅仅是语言,应该说我们所学的任何一项技能,都是模仿的结果。对于儿童而言,模仿的对象就是父母。听说启蒙尽管可以借助动画片,但是父母却是孩子天生的模仿对象,这也正是《父母的语言》的研究成果揭示的道理,儿童语言的85%都是模仿父母的结果。所以,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幼儿仅仅靠听是学不会语言的,小孩子是观察父母说话时的嘴型,然后再通过模仿嘴型发声的。模仿的前提是辨音,幼儿的辨音能力比较强,能够轻易区分一些发音比较接近的词。而成年人在这方面就比较欠缺了,主要是因为很多发音已经成型,一时很难更改。

如果父母的英语口语不是很好,也可以借助地道的音频资料,引导孩子去模仿。例如点读笔的音频,智能复读机的音频,绘本的音频,以及动画片的音频,都是非常好的模仿材料。当然,选材的时候,最好是选择孩子喜欢的,难度又适中的,即可理解的音频材料。

不过,刚才说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所以说,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父母先备课,反复模仿音频,然后再跟孩子交流,让孩子模仿自己的嘴型。

在模仿音频或英文动画片的时候,可以参考影子训练法(shadowing), 几乎是与原声同步。刚开始跟读模仿的时候,尽量选择语速较慢的音频,或者使用可以调节语速的app,等孩子熟练之后,再逐渐增加语速,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

模仿是最便宜的打通孩子英语耳朵的方法,它不但是免费的,也是见效最快的方法。

03

盲听

听力启蒙先是听懂,其次是模仿,最后一步就是盲听。无论是听父母说话,还是观看英文动画片,孩子都是在借助场景明白声音的意思,是将场景和声音建立了连接,降低了听力输入的难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是没有具体场景的,这时候,就需要仅仅根据声音就能够明白意思,其实就是听到声音,激活大脑中积累的生活场景,然后再明白意思的。总的来说,这是一种长期听力输入产生的条件反射。

除了听父母说和看英文动画片之外,盲听也是一种经过无数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的盲听,是指不看画面或文字,直接听音频材料的训练方法。对于儿童来说,通常情况下,是先通过看画面和文字熟悉了材料的内容之后,再开始进行盲听训练。

在盲听的时候,尽量是再现生活场景,而不是一边听一边翻译成中文。具体做法可以参考苗爸以前分享的文章。例如,反复看同一集英文动画片,然后在盲听动画片的音频。当然,这一集动画片是孩子可以看懂大意的动画片,即苗爸上面说的第一步,听懂。

苗苗现在每天早晨听的是《降世神通》(Avatar :The Last Airbender)的音频,因为听的多了,她还一边听一边和我评论剧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中午吃饭的时候,听的英文版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因为看过电影,也阅读过中文和英文版的书,所以,再盲听英文版音频的时候,相对轻松一些。

近期热文:

英语启蒙:一个靠谱的路线图

一个英语老师的家庭英语启蒙年终总结

英语启蒙:为什么TPR是第一步?

英语启蒙:陪孩子一起TPR

英语启蒙:TPR亲子活动高级篇

英语启蒙:TPR亲子活动高级篇2

英语启蒙:TPR亲子活动高级篇3

英语启蒙:TPR亲子活动高级篇4

看了近100部英文动画片,仍听不懂原声英语?赶紧收藏这份分级清单

英语启蒙:TPR教学法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

英语TPR:理论说得再好,落地才是真理!送你一个价值百万的执行方法

英语启蒙:多听的神奇力量,告诉你一个真实的TPR

打通孩子的英语耳朵,TPR是你唯一正确的选择

像母语一样学英语,TPR教学法最详细介绍

我是苗爸,“职业化家庭英语启蒙训练”推广人。我会每天分享英语启蒙和高考英语相关的原创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我们明天再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英语启蒙:打通孩子的英语耳朵的3点建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qk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