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曝出这样一则新闻:某地一社区开通了“互联网+社区服务”平台,只要加入微信群,将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等拍照上传,即可办理生育服务卡。居民照做后,却没下文了,微信询问也没回应,只能再去社区办证中心窗口办理,不到15分钟就领到卡了。
相信,报道中的情况很多人都遇到过,也都有过抱怨和无奈。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职能部门也与时俱进,开始利用网络开展工作,政务博客、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等等,各种新媒体政务层出不穷,琳琅满目。正当群众满怀期待地想体验下“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时,现实的情况却让人遗憾。更新滞后、互动不勤、功能缺失,兼容性差,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及时解决,让原本应该给群众带领便捷的政务工具变成鸡肋,招致群众不满。
由此联想到很多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站也是问题一大堆,表面光鲜,实则无用。有的内容很久不更新,“死水一潭”;有的死链接很多,点进去都是乱码;有的页面兼容性不够,打开后就“跑偏”、变形;有的功能性很差,根本不能操作。群众很难在上面查阅信息,办理事务。
笔者认为,对于前面提到的那些问题,从服务的角度来讲,是服务意识的欠缺、服务态度的不端正,还有服务质量的不足,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首先是要加强服务意识,明确为民服务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是要端正服务态度,态度决定行动,服务源于真诚。再次是要提高服务质量,要从立足群众需求,完善政务工具,提升其使用率和便捷度。
创新服务方式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更好地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这本是一件值得点赞的好事。但如果只是为了图好看,赶时髦,做形象工程,不注重实效,不仅没有达到为民服务的初衷,反而成为群众诟病相关部门存在形式主义和庸政懒政的话柄,那就得不偿失了。为民服务贵在“实”,如何让群众方便快捷地享受服务,解决问题,是所有职能部门应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在服务方式上力求创新,精益求精,但更要在服务实效上脚踏实地,真心实意。
(2016.9.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