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马上要回家过年的单身狗们免不了要被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们:催婚!
我也是一位的单身狗,工作三年,单身三年。
头两年家里人还比较理解我,如果有人跟我爸说要给我介绍对象,我爸会打电话询问我的意见,然后替我婉拒,可最近这一年,我爸好像被洗脑了......
总是时不时的打电话给我,给我上政治课,再加上过年时各路亲人们的“关心”,我竟感觉自己没有对象就像犯罪一样,一遍遍的被他们质问,以及所谓的被解救。
可结婚这件事真的是越快越好吗?
01 婚姻将就不来
中国的父母看待儿女结婚这件事,大部分还是比较“封建”,他们会习惯性的认为自己的孩子无论到多大岁数,只要还没结婚就还是小孩,不懂事,只有儿女都成家了,他们才会放心。
所以,他们不会在意你的人格是否独立,或者是否有能力组建家庭,他们只会告诉你:不结婚就是不孝,不能让他们安心,会被别人说笑等,总之他们喜欢站在“为你好”的角度逼迫你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另一方面还有来自同龄人的压力,我的一位同事将近30,和他同龄的同学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可他依旧单着,他的母亲总是对说他说,你怎么一点压力都没有。
下班后和朋友聚个会,也总是玩不尽兴,因为好几个朋友都已经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经常玩着玩着就会有人说家里有事要提前离开,自己这个独立的个体最后也只剩下孤独,很多人都是难以对抗孤独的。
再加上父母的不理解,一部分年轻人最后会选择妥协,他们按部就班的被家人们牵着鼻子走,开启密集的相亲模式,然后快速的结婚,不再去在意婚姻本来的质量,让婚姻成了满足家人心愿的将就,然而,这也是现在离婚率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们的统计,大多数婚姻破裂通常在结婚的第四年发生,五年之后的婚姻开始趋于稳定,然后逐渐转向一种相伴之爱,这说明,夫妻间的友谊、交情和三观,可能才是婚姻稳定的关键。
所以,结婚这件事还是不能太草率,更不能将就,就像熊太行老师在专栏【关系攻略】里边说的一句话:
“被人喜欢这件事,我们不赶时间。”
02 结婚不宜太早
按照上文提到的美国心理学家们的统计来算,如果22岁-25岁结婚,最容易在25岁-30岁时出现问题,如果两人工作稳定的话,这个时候刚好是事业的上升期,并且还有可能面临抚养孩子的压力。
一旦出现问题,以他们当时年龄的阅历和心智是难以处理这么多复杂的问题的,严重的话可能会把生活工作都弄的一团糟。
吴军老师曾说:“正确的人能让你拥有全世界,而不是放弃全世界。”
20岁时,我们都想成为对方的全世界,很少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且这时候的男生一般心智都还不太成熟,易冲动、急躁、也不太会照顾女生。
如果30-35岁左右结婚,反而会好一点,心理学家卡森曾提出:步入中年的男人会更多的表现出同理心,更少的去支配他人,而步入中年的女人则会更决断、更自信。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结婚,那不如就再等几年,人到中年再步入婚姻没什么不好的,就像罗胖在跨年演讲上提到的“顶石婚”。
“顶石”呢,就是在修建筑的时候,其他地方都修好了,最后放上去的、在拱顶上的那块石头。它标志着这座建筑从此就完成了,在时间屹立了,而“顶石婚”就是人生的落成典礼。
最后结尾,再次引用罗胖跨年演讲提到的一句话吧。
“过去,婚姻是成年的第一件事,现在,婚姻是把自己整理好后才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