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为阅读文章或者书籍吸收率低的问题而苦恼,最近看到知乎上战隼老师推荐的十问法阅读文章,觉得很不错,值得一试。今天便从《每日1000字》区淘了一篇文章试验一番,文章链接就不公布了,毕竟本文属于批评风的,以下是十问的具体问题,请诸君欣赏:
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者从自身近段时间诸事繁杂以至于无暇执行既定的计划——学习瑜伽和区块链知识开始反思原因,发现是自身惰性的缘故。然后决心克服惰性,利用思维导图对近期的任务和计划进行了整理,收获了信心和坚持下去的动力,并鼓励大家想要放弃的时候可以画画思维导图。
哪些是值得记录的重要信息?
文章很短,记录的东西不算多,而且语言也并不算精美,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作者的反思中,我得到启示:越是忙碌的时候,越要停下来反思自己,并用科学的方法纠正自己当前的错误。
2.好句:
用思维导图梳理,可以使大脑清爽,目标明确,执行过程清晰;
实践后再反思,反思后再改进,持续进行优化,慢慢便能进步。
问了哪些问题或者要解决什么?
询问读者当前同时再做几件事情,推荐用思维导图对当前任务进行整理
观点是否有道理
本文主要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通过用思维导图梳理,表明人可以同时做很多事情,不要因为惰性而放弃。
本文的事实和结论都是正向的,但是证明过程却啰嗦一大推,并没有说服力。这是一篇失败的文章。
跟我有什么关系
1.从作者的反思中,我得到启示:越是忙碌的时候,越要停下来反思自己,并用科学的方法纠正自己当前的错误。
2.我接下来要去论证为什么人越忙碌,越困难的时候,越要反思自己。
3.不明白的地方:作者为什么在文中硬加了一段广告性质的文字和一张配图,这对主题毫无帮助。
4.不同意作者证明论点的过程,作者的排版格式,以及主题不明确
用图表来表示
由于此文质量不算高,对后续资料输入并没有意义,为节约时间,该步骤省略。
信息的记忆点是什么
1.越是忙碌的时候,越要停下来反思自己,并用科学的方法纠正自己当前的错误
怎样进行下一步的行动或在哪个方面有用
1.收集资料,论证作者的观点
2.修改作者的排版格式并且进行美化
3.用处:警醒自己避免犯这些常见的错误/该篇文章可以作为以后知识的储备,或是反面例子/收集的好词好用可以作为素材
如何能跟我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学习作者最后对文章的总结方式,并学习他最后的提问模式。
列出相关度最高的笔记
由于尚未使用印象笔记,该部分省略。
总结:
1.十问法用起来还是很费时间的,每个问题都需要开动脑筋自己思考出来
2.十问法并不适用本次作为试验的短小文章,它用于高质量的长文或者书籍效果应该能很好
3.十问法我目前还没具备的东西应该建立起来,比如印象笔记和图表表述文章的方式
4.该方法我想如能长久坚持下去,应该能卓有成效,目前正在试验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