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要轻松读《论语》,在了解孔夫子之后,还要了解他的一些弟子。
讲夫子门下弟子,就不得不提“孔门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未列入十哲的:子张、曾参、樊迟、有若、原宪、公冶长、南宫括等等。
孔夫子第一批弟子,大概有:子路、颜路、曾晳、冉伯牛等。
在后来的二十四孝图中,有:“百里负米”的子路;“啮指痛心”的曾参;“芦衣顺母”的闵子骞。
这众多弟子里面,颜路与颜渊是父子;曾晳与曾参是父子。冉伯牛、仲弓、冉有三兄弟是最牛的“一门三哲”。也还有很多组合,暂不一一列举。
十哲排第一位的是德行,德行排第一位的是颜渊。颜渊即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四十一岁,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人。其父颜路是夫子早期的弟子,所以,颜渊有机会十三岁就从学于夫子。
夫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也是后来君子为学的榜样。夫子虽然有弟子三千,好学者为颜回一人,夫子众多弟子无一超越颜回,故而,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时,夫子答: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见好学者也。或许,夫子所定义好学的标准太高,唯颜回达到了这一标准。
回忆往事,在最初颜回上课时一味地听讲,什么也不问,夫子也曾认为颜回有些愚钝,提不出问题或不同意见来。夫子私下里观察颜回,他不但能够完全掌握自己传授的知识,还能够有所发挥,孔夫子说:颜回也不愚钝呀……关于颜回的故事在《论语》中比比皆是,在以后学习中我们会一一了解的。
闵子骞,闵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50岁,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也是前人编撰的24孝中“芦衣顺母”的主人公。史传闵子骞极孝顺,在他八岁的时候丧母,其父续娶姚氏为妻,生闵革、闵蒙二子。继母对自己生的两个儿子十分疼爱,对待闵子骞却很是刻薄,私下里对闵子骞非打即骂,吃不饱穿不暖,而他的父亲却被蒙在鼓里。有一年冬天,闵子骞的父亲带着他们三兄弟外出,闵子骞明明穿着厚厚的棉衣,却一直在颤抖,父亲看了很是生气,指着闵子骞说:你弟弟们的棉袄比你的还薄都没有喊冷,你穿着这么厚的衣服怎么就冷了?怒气填胸的父亲不经意的摔了一鞭子,鞭子从闵子骞的衣服上划过,划破的棉袄露出了许多芦花,闵父看到儿子的衣服里原来是御寒能力很差的芦花,再看看另外两个儿子的棉衣里却是棉絮,这才知道闵子骞私下里被继母虐待的事,闵父搂着懂事的闵子骞心疼不已,等他们返回家中,闵父写休书要休了姚氏。姚氏看丈夫动真格的了,自己也是理穷,只能哭着不停的哀求丈夫饶了自己。闵子骞对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求父亲原谅并留下后母,后母也因为闵子骞的言语深受感动,从此待闵子骞三兄弟不再分厚薄。故而孔夫子说:善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看来这个故事不是传说,闵子骞也真的是孝顺。现在济南有一条唯一以历史人物命名的路,叫闵子骞路。据说,在当地发现有闵子骞墓,被当时政府命名为闵子骞路。
关于闵子骞的事迹与故事还有很多,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陆续学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