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跑步,第一次连续跑了4公里,这在我人生中算是一个里程碑。
前几天,偶然遇到一位专业健身教练,说起跑步,他跟大家说了很多既专业又能落地的建议,让所有的人受益匪浅。
从他的讲述中,我收获到了三点跑步要义:
一是跑步前一定要做充分的放松,让肌肉松驰下来,不仅避免受伤,还能让跑步的状态更放松。
二是关注呼吸,保持呼吸与步幅的节律一致、同频,吸气时让肺部充分扩张,逐渐提高肺活量及吸氧量。
三是一定要从慢跑开始,不追求配速。
教练讲完后,亲自陪跑,逐一指导呼吸节奏及速度频率。当天,虽然我依然跑得气喘吁吁,但是知道了正确的呼吸节奏是怎样的,而且也会照葫芦画瓢地做几下跑前放松动作。
这几天,跑步时只关注呼吸与跑步节奏是否一致,而且他反复强调的慢跑、慢下来的指令一直回响在耳边。
按照教练所说跑的这几天,明显感觉更累,需要不时跑跑、走走,才能坚持完成3公里,而且配速达到最低。
想到教练说,如果无法调整好呼吸与跑步的节奏一致,永远跑不快,而且跑不远。于是,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这段时间跑步的目标一是3公里,二是调整呼吸。其他的都不重要。
今天起得很早,昨天看到跑步前半小时喝黑咖啡,能够快速燃脂,于是五点多在家喝了一杯黑咖啡,五点十几分出发,五点四十就到了小区。
花费了几分钟时间,做了腿部的放松,然后开始跑。通常跑二三百米时,就会感觉小腿沉重,呼吸不适,今天跑完第一圈(约500米),无任何不适感。接着跑完了1公里,还行。这时候,感觉有点小欣喜,从未体验到如此轻松的跑步。
接着,跑完了2公里,跑第3公里时,心里升起了一个念头:今天没感觉太累,冲刺一下4公里?暗暗下了决心。
跑步期间,虽然呼吸的节奏没有始终保持一致,时而吸4下呼4下,时而吸3次呼3次,间歇还会大口喘气做调整,但是总体来说,呼吸与步幅是一致的。
跑完了4公里,觉得不可思议。3月份开始跑步时,设想今年能够轻松地坚持跑完3公里,就是胜利,哪曾想只跑了35次,就挑战完成4公里。
兴奋的同时,回想复盘,今天之所以轻松完成4公里,关键在于什么?
第一,重视跑前的热身。之前从不做跑前准备,直接开跑,导致跑不久腿部肌肉紧张,感觉累。
第二,不追求速度,始终关注呼吸与步幅节奏的匹配。
第三,经过几天的练习,呼吸的深度有所加强,呼气能够透过咽部逐渐抵达胸腔、肺部,吸氧量有所提高。
虽然4公里的配速为8分零6秒,相对而言非常慢,但是由于不追求快,关注最基本动作要领,所以做到了坚持全程且突破最长距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