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号 出发前做攻略时就发现 柏林 停留4天,时间有点长, 柏林 的几处景点相距不是很远,至少会多出一天时间不好安排。我就在蚂蜂窝跟网友提问, 柏林 周边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去看看?
网友“行走30年国海外15年”回答了我,并建议去距离 柏林 一小时火车的 法兰克福 (Frankfurt Oder),大多数国人只知道 德国 “ 美因茨 河畔的 法兰克福 (FrankfurtamMain),那是 德国 的金融中心,我知道还有一个很大的国际机场。
我朋友的朋友就在那个 法兰克福 做厨师,出发前朋友还邀请我们从 慕尼黑 乘火车去柏林 ,在 法兰克福 下车,他开车来火车站接。可惜我们早已提前买了机票,否则可能就去那个 法兰克福 了。

而我们要去的这个 法兰克福 (Frankfurt Oder)是 德国 与 波兰 边境的一座小城。人们为了区分两座城市,在城市名后面加上河流的名字。
出发前老伴又在网上搜到新浪博客主海娆所写《再回东德》的博文,文中以一名 德国 老兵(博主 德国 丈夫的父亲)的亲历回忆,描述了那场已经远去的战争,更加深了对这个边境城市的了解和期待,我们带着去缅怀那段历史的目的想寻找当年的遗迹,据说攻占 柏林最后惨烈一仗就是在这里打的。
"更重要的是我喜欢那种小城市才能寻找到的安静,她远离 大城 市的喧嚣,又不失现代化,她有着低廉的物价,便利的交通,她依傍河流,我能想象得到,彩虹般的垮境大桥,映着晚霞,是一种怎样的美景…"这是一位 中国 留学生对这座城市的感言。


早餐后一行来到旅馆对面的火车站,这里就有发往 法兰克福 的直达火车。火车报站名我们听不懂,只能盯着车上的电子显示牌,他们时间很精确一般都不会晚点。
上车后老伴没有跟我们五人一个车厢(自从上下车有过几次错误后,我们要求大家最好坐在一个车厢),火车行进了大约40分钟左右时,忽然老侃喊了声到了,赶快下车。
因为当时大家都在闲聊或者看手机,谁也没有注意到站,我们几个先下了车,一看老伴没有下来我返回车上叫他到站了,赶紧下车,一边埋怨他不应该分开坐不在一个车厢。
下车后才发现,并没有到目的地,因为时间也不对(应该是一个小时以上),只是站台上有个Frankfurt Oder的牌子,可能是所指终点站。
老伴被叫下来后大发脾气,责怪老侃瞎指挥而且出言不逊。 近日来原本就憋着一肚子不满的他,更是尽情地指责数落。因为近来时常发生一些问路或者导航的小差错,他们意见相左,而有的时候尽管老伴是对的,可他态度不好说话尖刻,其他人(包括我)也不愿跟他走。
还有就是女人们喜欢照相,每个地方都喜欢摆弄各种姿势多拍几张;或者还喜欢购物逛店,大多数时候他还是忍受,但有时也会表现极为不耐烦或指责。
老侃这方面却特别谦虚、热心,加上他的手机拍照功能很好,女士们都找他拍照了,晚上回旅馆发朋友圈很方便。老伴爱摄影但多是拍景物,偶尔也会帮大家拍一些照片,不过他的相机不能随拍随上传,他又非常抗拒用手机帮人拍照,谁还会不愿跟随和的人多交往呢!(现在他已经买了数据线,可以随时将相机照片发到手机上)。
只能在站台等着下一趟车再上去,老侃跟我们几个索性远离他,不理睬,由他向岳姐姐(也许出于无奈地听他讲)一人发泄他的不满。
我非常生气但不便与之争吵,老伴太不应该发脾气,这一路走来他出了好几次乌龙八卦,谁也没有埋怨、指责他,大家都是想方设法帮助他,尤其是老侃每次都主动帮他解难。
其实自助游行中出现各种意料不到的情况实属正常,谁也不是有意为之,同伴之间相互只有多理解、多帮助才能顺利完成旅行。
为了接下来最后一阶段的行程,大家只能忍受,我也不便发作,老侃甚至一言不发听他指责。11点钟抵达 法兰克福 ,车站人很少,我们坐公交去往河边。也不知道该坐到哪一站,看到桥了就赶紧下车,也没要求买票。
网友特别交代一定要去桥上走过桥去,这是一座很普通的桥,唯一不普通的就是它是连接波兰 跟 德国 的桥梁。对于奥德河两岸的小城网上少有介绍,我们也只是匆匆过客,没有提前做太多的功课。
过了桥后桥头一个小卖部,我们打算首先找到海娆博文中写的那个战争遗址纪念馆和苏联红军烈士墓地。将翻译好的( 波兰 文)问路条拿给小卖部的人看,他们好像看不懂,里面有位女孩子会一点英语,老侃用英语翻译给她听还是摇头。
离开小卖部继续往小镇里面走,又问了好几个人基本都是摇头表示不知道。不知道是我们表述不当亦或那段惨烈的战争被人们(年轻人)遗忘了。我们还是不死心,继续跟人打听。
一家露天酒吧内似乎有位先生知道我们要去的地方,不过他说纪念馆距此地80公里,没有公共交通抵达只能 租车 前往。这个就难倒我们了,之前完全没有进一步了解清楚,以为这个纪念馆也会像我们国家的红色旅游一样,政府部门会引导游客提供便利去参观呢。如此只能放弃,这人生地不熟而且语言都无法沟通的地方,要想去那里太不容易了。
桥头小卖部(照片是网上留学生拍的)

这个边境小镇实在是太清净了,极少有游客会来这里。老伴搜到这个小镇居然还有一所欧亚大学,建议找到去那里看看。 好不容易遇见一位很绅士的先生,他会讲英语,当我们提出想去欧亚大学看看,他感到很惊讶,说那是一所很小的学校(这是老侃与之交流得知),不过他还是很乐意领我们去。
他一直将我们领到学校门口才告别,学校大门没关,但里面没人值守,学校内也没看见有人,不知道是否因为放假。校门口有一个接待室,内有图片展览或简介之类的贴在墙上。找不到人打听能否进入学校参观,又不能贸然“闯”进去,只好退出来去别的地方转,没什么可以看的不如就去河边发呆呀。于是我们分开行动,愿意去哪里玩就自己选择。





小街上各种面包店、小超市都有,我们好奇进去看看。面包跟 柏林 的还是不一样,买了尝尝,那种黑面包咸咸的味道口感不怎么好。 波兰 是有自己的货币的,“ 波兰 货币的名称叫“兹罗提”,大概是1欧元兑换4兹罗提。
波兰 的物价折换成人民币很好算,乘以2就是了,一般是1兹罗提=RMB 2元,但是在 波兰 ,尤其是Słubice这样的波德边境小城,还是可以花欧元的,有些超市也会用欧元标价的。与 德国 相比,Słubice的物价非常低,所以备受邻国消费者青睐。经常看到很多 德国 人驱车过来买烟酒日用品什么的。但是把Słubice作为日用品采购大后方的 中国 人,除了我以外,迄今为止我还真没见过。大部分大部分的 中国 人只是来过一次Słubice就再也没有成为回头客。”这段文字是一名 中国 留学生写在网上的。出发前如果好好做了功课,咨询一下这位留学生,那我们可能这一天就会玩得更开心了。







河边溜达了一会我们都想上卫生间了,但是河边根本没看到哪里有。河边遛弯的人很少,问了几个人似乎听不懂,后来手机上翻译好,终于问到一位领孩子玩耍的女士。她比比划划艰难地表述,最后弄明白她告诉我们加油站里有,并且手指方向让我们去那里的加油站。
我的天,我跟妹妹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她说的加油站。无意中发现一家超市,心想超市总该有卫生间吧?
老伴进去找到二楼的洗手间,可人家收费而且只要“兹罗提”,他没钱只好退回来。(这方面 中国 福利太好了,现在城市公厕已经极少收费而且哪里都有)。我们两个女人就去买东西消费,让找补 波兰 币这不就结了。
哎,咋个这么麻烦啊!这里的商品真心便宜,甚至比 中国 商品都便宜,我们还真的在这里淘了满意的小商品,厉害吧!
大家相约4点在桥上汇合,他们三人已经提前抵达。桥上有一个两国分界线,站在桥上可以一脚踏两国土地。今天虽然未能如愿缅怀二战老兵,但是这个边境小镇很值得来。
就我个人而言那些历史遗迹古代文化需要了解,但闲暇之余到 欧洲 的小城小镇走走看看更喜欢。回到 法兰克福 这边同样去逛了店子,正好一家店出售打折商品,我跟妹妹一人买了两件短袖T恤,生产地是 孟加拉国 (我们最担心在国外买回中国 货),同等质量相比国内要便宜一半以上。



时间不早大家也不再想去其它景点参观,于是公交车坐到火车站(网友介绍这里的公交不要钱),那个留学生还介绍了 法兰克福 有公交车直接过到(苏武比采)Słubice。
下面几张图是这个小镇的火车站



回到旅馆晚餐还是去“多得利”,吃了老板娘给的菊花茶又吃了消炎药,我的咽喉好多了,能够发声说话了。我还想跟她再要点菊花茶,不过声明一定要收钱,否则我不好意思要了,毕竟他们是生意人,做生意就得赚钱啊!
她见我好些了也很高兴,还找出一些薄荷糖给我,说是吃了可以缓解咽喉疼痛。席间她介绍了这家饭店的来历,这是一家100老店,前任 台湾 老板在盘下来然后装修,很多装修材料都是当时从 台湾 用船运过来的。这么多年了还跟新的一样,而且周恩来总理在 柏林 留学的时候曾经来这家饭店吃饭,坐的位置就是我们今晚吃饭的这张桌子。



饭后回到旅馆,稍加休息就去前台大厅找约我们的 意大利 小伙子,结果他没在,不知道是忘记了还是有事没赶回来,他明天就要离开 柏林 。回房间休息了一会我又下楼来,他回来了赶紧叫来妹妹一起交流。
我们告诉他这个现象在 中国 很普遍,与传统观念密切相关,不过现在已经有所改变,一部分 中国父母也开始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他23岁,研究生毕业,本来已经找了在 瑞士 一家银行的工作挣钱不少,但他想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所以推辞了。现在有打算去另外的地方找工作,父母不会干涉他。
意大利 小伙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