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柑、橘、柚子、橙子里,一向偏爱橘。人自幼养成的口味,大约是很难改变的。楚地盛产橘,所谓“江陵千树橘”,丝毫也不夸张。唐代传奇小说《柳毅传》里,美丽落拓的龙女托柳毅传送家书,殷殷相告曰:“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谓之社橘。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洞庭湖畔的大橘树,是柳毅进入龙宫的机关所在。小时候读《柳毅传》,看到“洞庭”、“大橘树”一类的字眼,觉得很亲切。橘子树在故乡,的确是随处可见的。有关楚地之橘的文字,最有名的自然是三闾大夫的《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橘树在屈子笔下,是气度高华、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君子,美好而坚定。
橘丨屈原笔下难以说尽的乡愁外祖母家便种得有许多橘树。屋子东西两侧各有一排,碧绿舒展。橘树在春末夏初开花,橘花很小,藏在密密匝匝的绿叶里,很清美。正是“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未开的花苞也好看,一粒一粒雪白莹洁,如椭圆的珍珠。枝头若攒着数粒花蕾,便是一枚精巧的珠钗了。橘花是香花,香气雅致,带着独特的淡淡辛味,极有穿透力,闻之神清气朗,让人觉得天地人间俱清丽明洁。
每年等我们暑假回到外祖母家,橘子都长得如鸭蛋般大了。枝头果实累累,往往两三颗簇在一起,压得树枝微微弯曲。未熟的橘子跟橘叶一样油绿油绿的,圆润可喜。小时候总是屋前屋后钻来钻去,有时忽然好奇青橘子是什么滋味的,偷偷摘一个剥开来吃,橘子瓣还很小巧,塞到嘴里,酸得我顿时闭起眼睛。
橘丨屈原笔下难以说尽的乡愁深秋交初冬时节,外祖父外祖母来看我们,常常会带几只黄熟了的橘子过来。家里的橘树无人特别料理,橘子自然不及买的蜜橘甜,但因为是自家结的,有一种亲昵的喜悦,我每回都会高高兴兴吃掉。去年同学带来几只家乡的橘子,许多年没有吃过自家的橘子了,酸甜的滋味丝毫未变。同学说:“这橘子胜在特别有橘子味。”这话放在从前完全不通,但如今说来人人皆懂。一如我们吃茄子时希冀有“茄子味”,吃猪肉时渴望有“猪肉味”,追寻天地初开时的自然明和与原汁原味,大约将成为现代人寻根的一个重要分支了。
橘丨屈原笔下难以说尽的乡愁橘子汁水丰足酸甜可口。张岱《樊江陈氏橘》一文中说陈氏橘“橘皮宽而绽,色黄而深,瓤坚而脆,筋解而脱,味甜而鲜”,家乡之橘庶几近之。但橘子吃多了易上火。吃过几日橘子,人人嘴唇边都生出干燥发红的一圈,要用蛤蜊油轻轻涂了,才慢慢好起来。橘子也是治疗咳嗽的一味药。有一回感冒咳嗽,父亲便说烤橘子给我吃。正值深冬,家家烤火。父亲用一支筷子穿起一个大橘子,在火炉上翻来覆去地烘烤。不多时屋子里充满奇异的焦香。我觉得这吃法很新鲜,烫着嘴的橘子瓣也别有风味,咳嗽有没有立时好起来倒不记得了。
橘丨屈原笔下难以说尽的乡愁橘子吃完,有心的人家会把橘皮收集起来,大太阳天晒干再收藏。干橘皮是绝佳的燃料,用来熏猪肉,熏腊肠,熏鱼等是再好不过的了。除了橘皮,还有松针,也是极好的燃料。爷爷说,这样熏出来的肉,香!其实我觉得就好像包粽子用箬叶是一个道理,最重要的还在于借香,像橘皮,箬叶,松针都有着其自然的清香,如果让肉类沾染其香气,不仅让肉类更有风味,而且油而不腻,更加可口。从这里看啊,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的,他们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创造出如此丰富的美味,让今天的我们也在食用之余多了些复古的体验。几百年前甚至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曾经和我们有着相同的饮食,想起来就让着平常的食物也多了几分雅趣。
橘丨屈原笔下难以说尽的乡愁我喜爱橘树与橘子,一是因为自小的亲切熟稔,二是因为诗人曾赋予橘树美好的品格吧!是的,就是那一棵无比熟悉的,青翠、优雅、从容、笃定的橘树,亘古不变地等待着行吟的诗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