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CBAP的原因
在2017年,一次公司内部组织的workshop上,讨论到技能提升的途径,领导建议我们每种职位都需要具备相应的资格认证,比如现在担任PM岗位或者计划向PM方向发展的同事最好具备PMP的资格认证,而现在担任SA或者BA岗位或者计划向这个方向发展的同事最后具备IIBA的相应资格认证。
然而这并不是第一次听到IIBA这个机构,大约在半年前,阅读过的一本书,《七步掌握业务分析》,其中一个章节也提到的IIBA这个国际资格认证,以及SA和BA这两个与资格认证相对应的岗位。
就在此时萌生了想要进行IIBA CBAP资格认证的想法。
于是乎,就百度一下,第一个看到的就是艾威培训的cbap认证培训链接信息。
经过艾威培训教务老师的专业讲解,对IIBA中和BA资格认证相关的认证体系,报考条件,以及报考流程等有了更多的了解,再次需要感谢艾威老师提供的帮助,在很短的时间内,对CBAP认证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CBAP正是BA领域,目前通过考试获取的最高资格认证,含金量比较高,难度也比较大。
在我看来,做一件对并且有难度的事情,要比做很多件简单却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要更有价值。
于是报名交费,迈出了考试第一步,大概几天后,就收到了教材和讲义,以及练习题,感觉非常高效。
备考过程
在2017年10月份报名之后,先听了一遍艾威CBAP的视频,并且粗略的看了一遍书,确切的说,当时只看了前9章,看完之后基本上没有太深的印象。。。
在2018年,由于工作原因,以及家里的事情,以及身体的原因等种种因素,基本上没有复习。
一直到2019年1月份,看到群里的同学一个个顺利的通过了考试,下定决心,在2019年上半年将CBAP认证拿下。
这个过程做了三件事情:
开始第二次看视频,看视频的同时,根据CBAP徐老师的讲解,同时在书上划出相应的重点。
在这个过程中,将CBAP备考35天每日一练,完成了70%。
根据学习群里同学分享的cbap课本音频,对第十章Techniques,一遍听音频,一遍看书进行复习。
大概3月底,终于下定决心打算报名考试了,在此需要再次感谢艾威教务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原本计划在4月底完成CBAP考试,如果顺利通过,就五一出去游玩奖励自己一下。^A^
不幸的是,由于4月份上旬,公司事务繁多,晚上和周末都有加班,加上客户计划来访公司等等原因,复习中断了差不多2周的时间,并且考试时间也退后了半个月,调整到了5月中旬进行CBAP的考试。(在此,需要说明一下,考试时间的修改,如果是在一个月前进行调整,则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如果是在考试前1个月内,调整,则根据距离考试的时间长短,需要收取相应的费用。)
所以,真正的CBAP冲刺备考大约就是1个月的时间。
复习的材料主要是3套试题,以及CBAP的线上试题,在这个过程中,一边刷题,一边根据题目,找到书上对应的内容,加深理解。
在考前一周的时间,将之前打印的6个knowledge area的input, output的diagram,每天大概花半个小时看一遍,结合看书做题,对CBAP的整个知识框架有了更深的理解。
考前最后一周周末,第三次看cbap视频,由于时间关系,将视频,以1.75倍和2倍的速度迅速的看了一遍,发现这次在听视频的时候,对很多知识的理解有了完全不同的感觉,当老师强调某个知识点的时候,大概能够对应的做过的相应试题,并联系到相应的考点了。
考前最后一天,用Xmind将整本书的知识框架用脑图画了一遍,并且将第三套纸质题又看了一遍。
而且,考虑到艾威老师的建议,为了保证考试时,有足够的体力,提前购买了一盒德芙纯黑巧克力,考前吃补充体能。
CBAP考题回忆
cbap开始考试前,会进行安全检查,除了身份证和护照,其他任何物品,均不可以带进入开场,考场会提供纸和笔,可以带自己的计算器进入考场,也可以选择使用考试软件中带的计算器。开考前为了在长达4小时的考试中储存足够的能量,吃了一块德芙巧克力。
登陆考试系统后,会首先进行答题注意事项的介绍,此部分时间,是不计入考试总时间的。
开始考试,第一道题就是一道案例题,即一篇长达近1000左右的情景描述文章,在此基础上需要完成4道左右的问题,由于一开始,心情比较紧张,没有进入考试状态,考点是Decision Analysis相关的table, 花了比较久的时间,才完成,大约使用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完成了十几道题。
这次考试,总体来说,是比较幸运的,遇到了几道和纸质题3中类似的题目,分别是题目:试题1,2,3,6,61,62,45,46,47,并不是原题,而是考点相似。
但是总的来说,比纸质题第三套里面的题目难度要大一些,在背景资料中,添加了过更多的计算时,需要使用到的条件,需要仔细看题目中出现的数字。
考完试以后,一共还剩下了24分钟时间,于是,由将一开始答题时,觉得不太确定的题目,重新检查了一遍,在最后一分钟单击“Finish”进行了交卷。
考试完成后,立刻就会出结果,呼,非常幸运,结果是,Pass。在一个小时之内就收到了IIBA发送的通过考试确认邮件。
总结
感觉从CBAP计划考试,到开始准备考试,到最终顺利通过,整个过程下来,对CBAP以及BA的知识框架和相关的分析方法,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结合以往的经验思考后,对过往工作中涉及到的知识有了一种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感觉。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收获了良师益友,认识了很多优秀的BA小伙伴,总的说来,是一次很有意思的经历。
CBAP的6个知识领域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执行先后顺序,其中一些task的output,则是另一些task的input,或许因为BA的分析过程,原本就是一个个循环的过程构成的。
个人觉得,进行考试认证,以及知识的积累过程,也是类似的原理,以终为始,生生不息。
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