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夜

作者: 云间月皎皎 | 来源:发表于2022-11-08 00:04 被阅读0次

         

            咏    怀  (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在正始年间(240~249)有一位酣饮为常,爱写咏怀诗的才子,但凡有时政想询问他,他都在酣醉中;写诗总爱咏怀,共写了八十多首咏怀,他就是阮籍。

    阮籍是魏废帝曹芳时代(年号“正始”)的著名诗人之一。《晋书》本传上说他“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阮籍经常酣醉,那时候他不得不醉。

    那个时代,司马氏已开始逐步篡夺曹魏的政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在高压政策下,当时的名士如山涛、王戎等,就放弃操守出来做了高官。而不肯妥协如嵇康者,则被横加罪名,遭到杀害。

    阮籍的父亲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曾做过魏武帝曹操的记室,和文帝曹丕也有交情。从家世来看,阮籍显然是不肯依附司马氏的。然而他又要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就采取了一种暧昧不清的态度:既不拒绝做官,也不干实事。

    借酒装疯,酣醉不醒成了他最好的保护色,他把一切思想和感情都深深地隐藏在心底。

    然而苦闷郁愤的心理无处抒发,只能寄情诗歌,由是写了八十多首《咏怀》诗。

    古人评价这些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钟嵘《诗品》);批评者又说:“反复零乱,兴寄无端,和愉哀怨,杂集于中,令读者莫求归趣”(沈德潜《古诗源》)。

    这咏怀的第一首就特别能反应他当时的忧愁和无奈的心情。

    据记载,当时司马昭为笼络阮籍,想和他结成儿女亲家,阮籍知道了这件事,竟连醉六十天,使司马昭没有机会向他提起此事,因此作罢。

    司马昭的心腹好多次以时政问阮籍,想从他的回答中找毛病罗织罪名,但都因为他喝得大醉而没有问成。

    阮籍经常说出不合时宜的话,做出不合礼教的事情,给大家以痴狂的印象,但史书上又说他“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从来不给人留下什么把柄。

    由此可见,痴狂和酗酒都不是阮籍的本来面目,只不过是他在乱世之中为保持自己最后的一点点操守采取的对策而已。

    可是,一个文人的家国情怀,让他在夜阑酒醒之时由衷地痛苦,这才是阮籍真正面对自己的时候。

    “夜中不能寐”这首《咏怀》诗,所写的就是这个时候他所感到的忧愁和苦闷。

    “为谁不能寐呢?”夜中不能成眠必定有他的原因和苦衷。

    《晋书》本传记载说,阮籍能为“青白眼”,见到礼俗之士,他就“以白眼对之”,嵇康赍酒挟琴来找他,他才“乃见青眼”。

    又有一次他曾登临广武,望着当年楚汉交兵的古战场叹息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他对司马氏集团的所作所为怀有强烈的不满,可是为了活命求生的缘故,又不得不虚与委蛇,甚至为司马昭写劝进九锡的表文。

    有的时候他驾着马车出去,任马由缰地乱跑,跑到无路可通的地方就“恸哭而返”。这不是疯狂,而是一种发泄。一个人只有处在极端的矛盾、痛苦和孤独之中时,才会有这样的举动。弹琴则是另一种情志的宣泄。

    他对现实世界绝望,又要委曲求全地活于现实世界。他空有一身才学抱负无法施展,还不得不与乱臣贼子虚与委蛇,他自傲自负,但又自怜自弃。

    这么多的苦闷和矛盾,又没有一样是能够公开说出来的,只能在诗歌和琴声中倾诉与暗示暗示;于是痛苦加倍。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zi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