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807858/1be39027cbe1bf79.png)
我们回顾历史人物,或读书,或观影,他们的一生就如银幕一幅一幅闪过。有些人用一生铸就了历史的丰碑,屹立不倒;而有些人,即使在历史上抹下浓墨,却最终化或成叹息,或凝成愤慨,散入历史尘埃。
《桃花扇》中说得好:“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句话应该是对秦王朝的丞相李斯最好的诠释。他的那幢朱楼和秦王朝的高楼一起,构成了一个高契合度的组合,一同辉煌,一起没落。
秦王朝的崩塌有各种原因,但倒塌在王朝废墟里的李斯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07858/3b90d3dc18f2b21f.png)
起朱楼:底层平民的奋斗之路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这是李斯在《史记·李斯列传》的出场画面,来自于底层的李斯,拒绝向自己的命运低头,他认为,同样是老鼠,只是因为生存环境不同,境遇竟然有天壤之别,人也是如此。
出生在楚国上蔡郡的一个小村庄的李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将和他老子李营一样,守着几亩薄田,做一辈子的农民。
然而,上天却给了他一颗不甘平凡的心,他拒绝了在上蔡郡守手下做公务员、当首席笔杆子的职务,辞职前往荀子处深造。
跟着荀子学习的这几年,李斯结识了一生中挚友和对手——韩非子。有多大的平台,就有多大的眼界,跟着荀子学习和韩非交流,他的眼界和格局有所放大。
可惜,彼时他的目标除了学有所成之外,还仅是想让荀子把自己引荐给春申君,再借助春申君这个阶梯平步青云。
学成后,李斯并没有按照原先的计划通过荀子的关系为春申君效力,而是直接只身投奔咸阳,改变初衷的原因,是他看到了秦国崛起并会统一天下的可能,正如他对韩非解释的那般:吾效力于秦,使其灭六国而一统天下,乃万世之功,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可图也,福泽后世,名载史册,岂不美哉?
不得不说李斯的眼光独到!但他从头至尾的目标都仅仅是追逐名利,荣华富贵。
方向正确,目标不纯,成为仓库中的硕鼠的目标成为他最终的结局的一枚定时炸弹……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07858/16948d7080bef6f4.jpeg)
宴宾客:能力才华的巅峰之舞
想要达到福泽后世,名载史册的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辅佐君王,创立不世之功。但作为秦国的君王,可不是自己想见就能见到的。
因此,李斯需要一个能接触到君王的阶梯。
不得不说,李斯的“投资”眼光也很准。一到咸阳,他敏锐地觉察到,“秦王年幼,无力控制朝政,凡是完全仰仗吕不韦,因此吕不韦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掌控大权”,于是便将同样拥有非凡“投资”眼光的吕不韦作为他实现抱负的进身之阶。
作为吕不韦门下的幕僚,李斯确实帮吕不韦解决了不少问题,比如通过推荐嫪毐,让吕不韦给赵姬找了一个新的情感寄托。李斯也逐渐在秦国的朝堂上从幕后转到台前,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
最终,这份实力也终于被嬴政看到,于是在一个深冬的午后,兰池宫内梅香园的月亮门后,李斯献上了一个统一天下的战略,君臣二人一拍即合,随即被提拔为长史。至此,李斯的政治道路如火箭升空一般,蹿升成为秦国政坛上一颗闪亮明星。
诛嫪毐,杀吕不韦,平成蟜之乱,直至灭六国,统一全国,都有李斯的影子。
统一六国之后,李斯尊奉秦王嬴政为“始皇帝”,坚持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辅佐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交通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
嬴政和李斯,是君臣,也是合作伙伴,嬴政为李斯提供了展示自己政治能力的平台,让他能够在这乱世翩然起舞。
或许,当李斯站在秦王旁边,接受满朝文武的跪拜之时,他已经实现了“仓中鼠”的梦想,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07858/3e379b62b5c01dba.jpeg)
楼塌了:源于人生基石的崩塌
统一全国后,作为秦始皇最信任之人,李斯位极人臣,当朝廷尉,他的儿子李由也成为三川郡太守,而且娶了公主为妻,李斯一家可谓显赫一时。
但在李斯的内心深处,总有种不祥的预感,物极必反,任何事物一旦达到了极限便极有可能失去。
可是,功名利禄的诱惑已大大超越了他内心的不安。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最终死在了巡幸天下的路上,作为皇帝的心腹之臣,李斯本可以按照秦始皇遗愿,“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
然而,赵高还是挑动了李斯内心最不安的那根神经:保扶苏,则自己荣华富贵难保;立胡亥,或许还能继续做他的“仓中鼠”。
李斯感慨道:“嗟乎!独遭乱世,既不能死,安托命哉!”既然已经不能以死尽忠,将向何处寄托他的命运呢?于是,李斯作出妥协,迈出了他人生中最错的一步:伙同赵高、胡亥,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赐扶苏和蒙恬自裁,后让胡亥即位。
即位后的胡亥,并没有保持住李斯用一生打拼来的荣耀,而是在赵高的谗言中,“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就这样,李斯的“仓中鼠”的梦想就此止步。他亲眼见证了秦王朝的崛起和衰败,他参与了秦王朝的缔造,却也亲手毁掉了这个王朝。而他的人生轨迹,也成为了秦王朝兴衰史的缩影。
如今想来,如果李斯当时遵从秦始皇的遗诏,或许整个历史也将会呈现一种不一样的可能。
但历史没有如果,李斯“仓中鼠”人生信条,也注定了他最终的结局。
![](https://img.haomeiwen.com/i22807858/31832c87dd8c47a8.jpeg)
从“厕鼠”到“仓中鼠”,指引李斯前行的,就是让自己拥有并保持富贵荣华的人生目标,但人生进退取舍,岂可尽囿于一己之得失?
说到底,还是李斯的人生格局太小,李斯就像一只躲在粮仓中的老鼠,不断地将仓中之粮往肚里搬,却不知道有时候舍弃手中的富贵,也不失为另一种获得。
“天下皆知得之为得,而莫知舍之为得”,当我们把得失的关注点,从自身拉远到整个人生,乃至整个国家,得失的界限就已然模糊不清了。
李斯手中的那只笔,改写了秦国的命运,也改写了中国的命运,但终其一生,他都没有走出自己心中的那个小小粮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