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活大学生活
大学那点小事,其实并不小

大学那点小事,其实并不小

作者: 名书字华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10:59 被阅读9次

开学班级例会,同学们已经大一下学期了,对大学生活已不再陌生,甚至不再新鲜,但路还很长,针对同学们反映的几件所谓的小事,谈谈我的想法。

当然,思考任何问题和解决任何问题,都要“实事求是”,也就是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本着自己的本心和初衷,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所以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我这里仅是抛砖引玉,跟同学们沟通交流,供参考。另外,我们知道,“矛盾无处不在”,我们只能抓住当前主要矛盾和核心任务,然后协调各种矛盾。作为大学生,学习是核心,成长是目的,希望同学们能广听深思 、目标明确、少走弯路。

1.晚睡问题非小事

听同学讲,当前学生寝室晚睡是正常,按时作息反而是异常。一到晚上,同学们反而精力充沛,有赶作业的,有打游戏追剧的,大部分同学彻底的放松自己。

或许觉得已是深夜,占用的是课余时间,心理上比在上课时间打游戏要心安理得一些,就这样,很多同学乐此不彼。第二天有早课的同学也想早点休息,开始还会相互建议一下,但随着晚睡的同学越来越多,氛围一旦形成,也就是所谓的邪不压正,想早睡的同学也无法早睡,说了也不起作用,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我们说,习惯养成不容易,改变自然也不容易。一旦习惯晚睡,那晚睡造成的连锁反应也成了习惯,那就是无法早起,早课迟到普遍;还有睡眠不足造成的课堂瞌睡普遍;再就是因为睡眠不足造成的身体损害还有精神损害,都在一天一天的累积着,如果量变达到质变,就会出现所谓的“疾病”,身体的或者是心理的。

有同学说,早睡甚至比早起还难,早起可以定闹钟,而想早睡就是定了闹钟也不管用。其实晚睡,究其原因有很多,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所谓的历史因素,可以说是你们初高中繁重的学习压力,已经让大脑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到了大学,迫切需要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哪怕是牺牲睡眠时间;现实因素,大概就是有些同学是白天安排太满,没有给大脑留出空闲时间,到了晚上需要玩手机、看新闻、打游戏,自我放松;而有些同学就是根本没有目标,也不习惯思考,每天就是慵懒的状态,白天上课睡觉,晚上精力过剩,根本睡不着;也有些同学是受环境影响,没有独立意识,大家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

同学们,体会下自己的感受,问问自己,晚睡是哪种原因。晚睡时,自己都在干什么。把晚睡时间要做或者想做的事,提前做了。当然如果时间不够,就要压缩一下。比如想看手机,就在睡觉时间如11点前安排一段时间留给自己看手机;比如要打游戏,那也可以在11点钟之前留点时间给自己,但需要控制度,毕竟时间有限;如果是没完成的作业,那就要找下原因,其它事情应该安排在作业之后。

理解自己,然后控制自己。

克服晚睡的习惯,还要大家一起努力,建议一个寝室,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如11点钟熄灯、上床睡觉,大家相互监督,相互关照,所有活动都安排在11点之前完成,时间久了,也就成自然了。

2.作业拖延背后的原因

有同学反应说,作业总是完成不了,因为完成不了,到交的时候就存在抄袭、不交等现象。

根据现在的培养计划,大学生的学习时间还是比较弹性的,也就是原则上来说,同学们完成规定课程学业时间上应该是搓搓有余。除此之外,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参加一系列的课外活动等。如果作为一名大学生,连必修作业都完成不了,那肯定是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有些同学,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很努力,不缺课,也坚持上晚自习,但实际上,课堂效率极低,也许他并没有睡觉,也在听课,但却只是在被动的听课,没有跟着教师的思路在思考,所以一堂课下来,收获极少,课下做作业前,要从新学习一遍,自然就影响了做作业的速度。

说起课堂效率问题,一方面跟讲课教师有关,现在普遍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也就是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另一方面,也要学生的配合,那就是集中精力,真正的在听课、思考。

这里我想重点说下作为一名学生,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一是要了解教师的讲课风格,跟上教师的思路。二是,为了让听过的内容记忆深刻,要学会记笔记,不是把所有内容都记下来,而是要几下关键的大纲及自己没听懂的地方;三就是要不怕累,不怕苦,其实听课、学习都是很辛苦的事情,要听进去、吸收、消化,把知识变成自己的,绝不是只带着耳朵听听而已。课堂上听懂了,课下作业也就会做了,速度也就上来了。

再说课下做作业,不要人在教室里坐着,一会看看手机,一会胡思乱想一会,一晚上做不了几道题。有这些毛病的同学,要好好调整下,要劳逸结合,更要劳逸分开。一个晚上规定自己两个小时集中精力做作业,然后可以彻底休息10分钟,或者先彻底休息10分钟,把要看的手机看了,然后静音或关机,专心做作业。周末也是一样,你可以规定自己周六上午四个小时,查缺补漏,把未完成的作业、功课完成,下午奖励自己休息调整一下午。

该学习时,要逼自己一把,别怕动脑,别怕辛苦,付出才有回报。另一方面,体谅自己的不容易,留点时间给自己休息,也是为了更好完成学习任务。关键是要把握度,不能走极端,真正的休息是“忙里偷闲”,真正的快乐,是努力付出后的收获。

曝光一个个人习惯,就是上课之余的工作时间,我喜欢首先收心,然后把自己要完成的工作列出来,完成一个就打个勾,很有成就感的样子。常常一年下来,我会收集到一摞纸条,看看,也觉得充实满满。你也可以试试看。

3.不要轻易对己下定论,明心见性为王道

有同学经常说我对XX感兴趣,对xx不感兴趣,我适合学什么,我不适合学什么,小到一门课也好,大到一个专业也好,就这么轻易的说出来的。

对于一门课,常常是考的好的就是感兴趣,考的不好的就是不感兴趣。看起来,没有逻辑错误。其实仔细想来,常常是因为平时不想学,所以认为不感兴趣,然后就考的不好,就更确认了不感兴趣。

兴趣是什么呢?记得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兴趣的文章,兴趣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变化的,也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很多同学所谓的兴趣,是不是再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呢?否则,为什么简单的课程大家都感兴趣,有难度的课程就没兴趣了呢?我至今都不敢说我真正的兴趣到底是什么?我对自己的主业爱好一般,但我却已经从事了接近二十年,并且以此为生。我对文学感兴趣,业余就喜欢写写看看文字,但却不敢说真正的感兴趣,因为我始终是外行。一位数学界的院士说“兴趣,就是长时间的接触和熟练后的精通。”只有你接触多了,精通了之后,你才真正的了解了一门课,了解了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现在感到的不喜欢,有时候恰恰是因为自己的基础、特长所限碰到了难处而已。比如我经常碰到有同学跟我说对“制图”不感兴趣,没有办法学好,这个我很了解,因为当年我也有同感,但这么多年执教制图课,我已经不会再说自己不感兴趣,而是发现当年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欠缺,好在,我没有纵容自己的兴趣,当年还是花了大把力气把它学好了的。

也许我这样说,有些武断,不同的同学对不同的课程,喜好程度肯定是不同的,一般自己擅长的就喜欢,不擅长的或许就不喜欢,我想说的是,不要轻易的对自己的兴趣下定论,更不要纵容自己的兴趣,不喜欢或许就是不擅长,其实不擅长,学业需要、未来需要,那也不能让它成为短板,想办法多花点时间和精力,考试合格还是必须的。退一步说,走向社会,也并不是所有的事情能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

专业也是一样,了解为前提,了解后再说感不感兴趣,再说适不适合学习。一次成绩说明不了什么,一次失败也说明不了什么。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经历、在尝试,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特长,自己的技能,自己的爱好,也就是明心见性。没有十足的把握,别轻易的给自己下定论。

相关文章

  • 大学那点小事,其实并不小

    开学班级例会,同学们已经大一下学期了,对大学生活已不再陌生,甚至不再新鲜,但路还很长,针对同学们反映的几件所谓的小...

  • 大学那点小事

    今天差点忘记更文了,想想好像也没素材了,今晚和室友聊天的时候,突然想起这学期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那个时候刚出复...

  • 2017-12-19

    工作那点小事

  • 有些小事其实不小 - 草稿

    今天早晨也许是我这个冬季起的最早的一次了,没有之一。也许从来没这么早起过,我总以为这个冬天不太冷;但事实是我又一次...

  • 嘿,唱歌比赛那点小事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唱歌比赛的那点小事。 在空叔的大学生涯中,最大的标签莫过于“会唱歌的师兄”了。关于这个标签其实我是...

  • 小事不小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少年,拜在一位师傅门下,想学功夫。但师傅并没有教他,只是要他到山上放猪。 每天清晨,他...

  • 小事不小

    文/雪中萍 做老师,常常可以听到家长说“老师,你多说说我家孩子,他不听我们的,只听老师的。”作为孩子的...

  • 小事不小

    十一黄金周的第一天我收到了姐姐的一条微信 姐姐说这个罚款要交,西充有没有自助缴费机?我回信说:平日里是在手...

  • 小事不小

    不久前,震惊全国的重庆公交坠车一事,让人痛心疾首。十五个鲜活美好的生命,像流星滑过天际,刹那间消失不见。这悲痛...

  • 小事不小

    美的教育,决定孩子的生命质地。 同样,美的行为,可以浸润孩子的灵魂。 深以为然。 小事:今天课堂上第五小组表现极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那点小事,其实并不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ak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