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天才翻译”金晓宇的故事刷屏,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天才”命运多舛的故事,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父爱深沉的故事,都对!但我也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原生家庭对孩子一生的深远影响。
金父说自己的儿子是个天才,我完全赞同,但是这个天才不是天生的,是优质的基因积累+积极的环境保障+自己超乎想象的努力共同成就的。
如果金晓宇没有发病,即使瞎了一只眼睛,他一样可以在另外的领域做到出类拔萃,因为他的原生家庭给了他很高的起点和积极的氛围保障,他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而且感情深厚,家庭关系和谐温暖,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没有出息才是不正常。
像这般高知的父母毕竟是少数,但是平凡如我们的夫妻如果能用心、用爱去经营家庭,孩子不说有多大成就,至少可以积极乐观地长大,在自己的生活里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这方面,我一直在向我的父母学习,他们是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民,一辈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但他们没有因为起点低而自卑,也没有被疯狂南下的打工热潮影响,除了一直对我们念叨“把书读好才是正道”的同时也尽心尽力给我们营造温暖、向上的家庭氛围,他们把粗茶淡饭做出了人间美味,把贫困艰辛罩上欢声笑语,用世事无常练就从容乐观,在温暖和爱里长大的孩子是幸福的,也是柔软的。可以在父母的关爱和温暖里长大成人,我和哥哥都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不由地又想起上几天看到的西安高管家暴妻子,辱骂女儿的事件,真不知道那个男人是怎么做上公司高管的位置的,他又是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也不敢想象他的行为在女儿的心里投下多大的心理阴影。
原生家庭的福利可以受用终生,原生家庭的毒侵骨入髓,但,它并非无药可解!
如今,原生家庭的影响被过度放大,比如“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让一些原生家庭不幸,恰好自己又在遭受不幸的人对未来几近绝望。
原生家庭的伤已经产生了,为什么一定要去治愈呢?如果用一生的时间也疗愈不了,人活着还有意义吗?这些问题关系着那些童年不幸的人要怎样面对往后余生。
与其困在无法改变的过去,我倒认为,不如勇敢正视它的存在,宽容它对你造成的伤害。伤了就伤了吧,结痂就结痂,把这些疤当成你独一无二的标记,与它一起长大,一起成熟,一起变老才是最好的态度吧!
但不能放任原生家庭的伤在你当下的生活里肆意妄为,它只属于历史,对待历史,反思,自省才是正确的态度。
反思!自省!是一种必备的生活能力,尤其是有着不怎么美好的原生家庭的人。
当你习惯性地照搬你父辈处理问题的方式时,按下暂停键,想想曾经这种方式对你造成的伤害,想想你是否想成为父母那样的人,想想你是否可以让这种“病态”的传承止于你,让你的后代成为幸运的人,拥有被童年治愈的一生。
想事事、时时隔绝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定然是不现实的,要不然怎么会说这些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的伤呢,但至少在人生大事上要反思、自省,这样才能让荒芜的生活里开出那么星星点点的花,感受到人生的希望和美好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