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听线上课,一边回微信,一边和孩子聊天,注意力不时被分散,发现音箱还传出音乐声,赶快关了,减少一个干扰源。
电话刚接通,说了没几句话,老公和孩子一言不合,就下线了。再拉他上来,也不接听,我只好把线上课音量调小,放弃了小组练习,专心陪孩子聊天。
他好奇问我上什么课,我说是行动教练课,正好讲到反馈的艺术,我把积极性反馈的教材拍照发给孩子,给他讲如何通过认可他人的表达方式,来改善人际关系。和家人讲话,也是需要考虑对方的感受的,今天正好可以现身说法。
孩子深知爸爸的沟通一直就是这种风格,他说,不知我将来工作了,会是什么样子的性格。我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性格是天生的,但后天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性格。正好把课上的记录发给他,提问改变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我对他说,每天聊天,对双方都应该是一种滋养,一种能量,让压力得到释放,如果不能做到这样,成为消耗,负能量,就失去了聊天的意义。孩子说,大一就这样了,大二可以改成一周两次通话了。潜意识里,他把聊天当成一种仪式感,睡前的呢喃,有一搭无一搭地说着,有时在写作业,有时在沉默,聊着聊着睡着了。
孩子说今天抢课非常顺利,音乐课只有个位数的名额,居然让他抢到了,不太了解抢课系统的算法是什么,根据同学的情况推算出是跟以往是否drop过选课有些关系,他们这些从没有drop记录的同学,就被排到靠前的位置,可以提前选课,他把课程提前加进选课清单,只等今天系统开放的那一刻,结果抢到了,好开心。这样就不用执行Plan B了,Plan B难度高,三门数学一门物理或二门数学二门物理。
同学和他订了2B2B的公寓,如果同学选课顺利就会回国上线上课,孩子将被放鸽子,得重新找舍友,这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希望同学选不到课,会是多么不善良,但确实是对孩子更有利的,人有时会面临这样的境遇,零和博弈,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更一方的损失,收益 和损失相加总和为零,所以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聊到心理学课程,东西方人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别,我们观察到的和媒体宣传的也有天壤之别,年轻人看世界,观察、体验、思考,打开心扉,提升心智,用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世界,是一门无法取代的社会实践课,未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从这里启航。
聊到最有智慧的人才会研究哲学,哲学研究通透的人,学什么学科都不会差,只是看愿不愿意学。我说最近在重读《西方的智慧》,给他讲苏格拉底的故事,如何不肯逃跑,只为坚持 真理。孩子说罗曼罗兰最近很多人在提起,我说是因为他那句话吗?“世界上只有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他说是的。
天南地北,谈天说地,今天的热线聊足了一百分钟,还有点义犹未尽,虽错过了小组练习,但这是更有意思的真实场景,学以致用,收获更多。
2022年4月2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