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说了一些关于孤独的理解,当然,如果说到孤独,可能就会很自然想到自由这个命题。
自由这个词,可能是世界上最不自由的词。
让人渴望,让人充满广阔和遐想,让人憧憬,似乎得到了就会达到某种人生境界一样,人们去厌恶社会制度,各方压力,人们去挣扎于生活,好像很难去获得自由,可是等你赚够了钱,也来到了制度自由的国度,似乎好像更感受不到自由,原因无他,因为那时不自由才刚刚开始,因为那是心灵上不自由。
人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吗?这个博弈的命题似乎还要回归到人格独立上去。
有个研究曾这样归纳,自由可能会给人带来正向和负面两种自由效应。
正面影响的就是自由给于人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的力量,更加积极。
负面影响则是人在越自由的情况下会让人感到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在孤独感强烈的时候,没法和自己相处 。
前进的路真实,但是难走,后退容易,所以在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去自主的臣服于权威来获得心灵上的自由,所以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在集权国家里,比如像邻国,民众们如此热爱元帅,但他们却并没有觉得不幸福,这就是典型的负面影响产生的效果, 寻找权威,臣服权威。
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可能更容易说明这个问题,学术上叫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有一群劫匪控制了人质,可人质到最后却去维护劫匪的利益。科学家研究了这个现象,得出了一个结论,人们在极度压抑的情况下,心理会产生微妙变化,会经过反抗,接受,顺从,拥抱等阶段。而这种情况的发展也有一个名词,叫机械屈从,一个人觉得自己寂寞和不合群的时候,就会主动变得和别人一样,合群,但这种改变未必是自己愿意的。
当然有个更有趣的结论,在集权比较集中的国家中,保留自我,与别人不合拍经常会被称为神经病, 而和别人相同,合拍可能才会称为正常人。
人性本质,不过是人身自由过之后,更需要人格独立而已。去中心化的实质趋势已经不可逆转,那么,人的自由发展方向肯定更应该像现在的社群一样,有一群价值观相同的人,在一起。
据说古今中外只有一人获得真正的自由,那个人叫老子,6月7日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