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体验到紧张、慌乱,是在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时,按照老师的要求做练习的那一刻。第一次感觉开口说话是如此艰难。
心里反复的思量,张了嘴,又闭上,再张嘴,可还是发不出声音,总觉得哪里不合适,到底怎样说才算有效果,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犹豫再三,脑子里一片空白。心扑通扑通的跳,手不由自主的抖,看着对面在等着自己开口的小组成员们,一狠心一咬牙,那就说吧,却发现自己开口说的第一句话,连声音都是抖的。
实在是太难堪了。当我听到自己蚊子一样的声音,从嗓子眼里挤出来,在空气中半死不活的嗡嗡的时候,真想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我说话的时候,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在看着我,他们一定看到了我颤抖的手,也听出了我声音里的紧张。想着这样糟糕的状态就这样赤裸裸的呈现在组员们的目光之下,想死的心都有了。
“我为什么要在这?为什么?”一瞬间,对于自己想做咨询师的决定,产生了怀疑。
硬着头皮生扛,直到老师说做的还不错的那一刻,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我如同被抽干了最后一丝力气,瘫在椅子上。
以往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与自己的情感链接,可是我一直摸不到门道。经过这一次练习,我才真的懂了什么叫做与自己的情感链接。
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练习时说出口的话,就像是说给我自己听的。我感到小时候的自己被看见、被理解,而成年后的我,终于能放下自己心里多年的包袱,懂得对自己宽容。
忽然就觉得,手抖的我,不再是让自己感到羞耻的。
手抖的那一刻,是多么珍贵。
我在尝试新的事物,我不确定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到,也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就这样犹豫着、慌张着,颤颤巍巍的往前走,很笨拙,很青涩,可是也很美好。
就像一个懵懂幼童颤颤巍巍的迈出第一步时的样子。没有人会嘲笑一个学步的幼童,即使他走出的每一步,在成年人看来都是笨笨的。
学习心理咨询,对我来说是全新的领域,我就是一个学步的孩子。我笨笨的样子并不丑陋,这只是我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我可以多给自己一些宽容、耐心和鼓励。
更何况,我有多久没有体验到这样的心慌和手抖了呢,恐怕上一次体验到这样的时刻,还是在我第一次做项目经理的时候。
一个初出茅庐的职场小白,面对复杂的人事关系以及跨团队的协作,在成本估算、工作流程、业务逻辑一窍不通的情况下,出过糗、踩过坑、挨过骂,各种紧张、慌乱,也曾羡慕前辈的游刃有余,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糟糕,可是回头再看,那其实是我在职场上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经过这个项目,我褪去了青涩,完成了从学生向职场人的过渡。
所以我一直都记得那个项目,和做那个项目时的自己。
后来我负责了很多项目,可是它们在我眼里更像是按部就班就能做完的工作,少了新鲜感,少了挑战,在我的记忆中,它们也不如第一个项目那样鲜活。
我想,当未来的我成为一名成熟的心理咨询师,我不可能记得住每一句和来访者说过的话。但是今天的练习中,我说出的话,在我的记忆中会保持鲜活的色彩,很久很久。
因为那个时刻的我,在直面自己的恐惧,前路如同地图上尚未被探索过的领域,一片未知,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我就这样胆战心惊地趟过去,然后亲手在地图上的空白区域画出它的疆界。
所以,如果未来的我在这个领域里能有所建树,那也是因为每一个努力尝试的当下,我都是如此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