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庆回家,跟姥爷聊天,了解到村里开始卖地,一亩地要卖七八万。然后说到我们几年前卖的那块地(是自己开垦出来的,好像叫自留地,不算在人均分地范围内),一亩多(至少),搁到现在要翻好几倍。
嗯,是呀,那时候急用钱,而且也确实料不到想不到现在的样子。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着在那个时刻认为最正确的事情。这没有错。如果更好一点的话,希望可以放慢脚步,人生很长,不只这一时半刻。(问题:什么是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情呢?如何把眼光放更长远?)
(这好像是跟眼界跟本身格局有关吧,这不是今天讨论的话题。)
2
从小到大,村里变化了很多,我也变了很多,还记得初中时吧,隔壁的大姐姐从城里回家,就说着一口半普通半家乡话,心里很是鄙夷,都回家了还跩“洋文”,没想到后面到了高中,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每天夸那个一口普通话的女生。再后来我也上大学,毕业工作,再回家竟然不得不半普通话半家乡话的跟家人说。因为习惯了。
这只是一个小例子,慢慢的就发现原来非常不赞同的观点都开始非常熟练的讲给别人听。
随着慢慢长大,我们见到的东西越多,对于这个世界,对于自己的认识越多,会慢慢改变原先的一些观念。对于不成熟的,就成了“三观易碎”。后面会慢慢的形成更加成熟的价值观。
3
最近跟着大神学自动化,进了群,让改群名片,才发现我好像是工作年限二长的,内心~~。不过已经想通,很多时候没有办法跟其他人去比较,跟自己比,才是最实在的,学习本身并不会让我们更老,事情本身不会让我们更怎样,而是不可控的时间。
那个学游泳的例子很好:现在30,不会游泳,学了,10年后40,不学,10年后还是40。
时间是拿来干什么的呢?当然是自己觉得有意义自己觉得应该去做的事情。如果出去玩耍会让自己开心,而开心也是自己当下需要的,也是完全可以的。
小记
这仍然是一个随笔,想到了就到这里了。对于自己当下想完成的东西越清晰,我们做起来就会越顺,就好像我们选择了一个目标,随后会选择走哪条路,当对路越明确时,内心在这个过程会越笃定。
我们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